Skip to main content

真無線定頭戴式?45款藍牙耳機性價比新評測

真無線定頭戴式?45款藍牙耳機性價比新評測

聆聽音樂或觀看影片是不少消費者日常的消閒活動。佩戴無線藍牙耳機沒有接線的拘束,方便之餘,部分型號更設有主動式降噪功能,營造寧靜的空間,適合於較嘈雜環境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使用。本會測試了45款不同設計的無線藍牙耳機,主要包括真無線及頭戴款式,發現樣本播放音響的效果及充滿電後的可使用時間差異顯著,當中僅1款真無線型號獲總評最高5星,而頭戴式樣本的整體表現不俗,各類型的耳機都有售價較低而表現出色的型號。

使用及選購貼士

  • 切勿將音量調得太高,以免對聽覺造成永久傷害。建議預設出廠時的輸出限制(使用時不會超出某個音量)。
  • 入耳式耳機須插入耳道中使用,故必須保持耳機清潔,確保衞生;亦不應與他人共用耳機,以免細菌傳播以致耳道受感染。入耳式耳機的軟膠塞通常可以除下,可用水徹底清洗乾淨,待乾透後再套上耳機使用。
  • 確保軟膠塞已牢固安裝在耳機上才插入耳道中,以免軟膠塞在耳道中脫落而難以取出。
  • 不應長時間使用耳機。入耳式耳機的軟膠塞會封閉耳道,妨礙空氣流通,長期佩戴或會令耳道內產生較多耳垢,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耳鳴或耳道感染,如果感到不適或耳朵出現痛楚,應盡快求醫。

 

耳機的保養資料及配件售價

本會向代理商/供應商查詢各測試型號的保養服務、維修費用及配件售價。各測試型號為本地用戶所提供的保用期由1年至2年。在有回覆本會查詢的代理商/供應商中,相關公司表示,若在保用期內出現損壞,視乎損壞情況及保用條款,一些代理商會為用戶提供維修服務,個別代理商稱礙於人手及資源所限,或僅為用戶於保用期內更換耳機。而保用期過後,若出現損壞,用戶一般需要付費維修或更換耳機,有代理商回覆指將會收取由約$400至$2,490,維修真無線耳機的充電盒則由約$119至$1,790,費用普遍低於產品售價。若須要更換耳機的內置充電池,僅#11、#23、#26、#32及#35的代理商表示有提供此服務,費用由約$106至$649。另一方面,左右兩邊的其中一邊真無線耳機以至充電盒一旦掉失或破損,個別代理商提供這些部件的補購,單一邊真無線耳機的售價由約$97至$2,490,充電盒則由約$119至$1,790。

 

本會期望更多的代理商提供完善的耳機產品維修及保養服務,也鼓勵消費者繼續使用仍能維修的產品,減少電子廢物,為可持續消費盡一分力。

真無線型號:「Sony」WF-1000XM5(#1,$2,490)於大部分項目的表現出眾,尤其是音響質素及音效加強設計,成為首選;「soundcore」Liberty 4 NC(#2,$799)、「Denon」PerL(#3,$1,580)和PerL Pro(#6,$2,780)、「Bose」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4,$2,299)、「華為Huawei」FreeBuds Pro 3(#5,$1,688)、「Nothing」Ear (2)(#7,$1,199)及「Jabra」Elite 8 Active(#8,$1,799)的總評分也有4星或以上,音響質素以#2及#3佔優,#8充滿電後的可使用時間較長,售價則以#2較低。

 

頭戴式型號:「Sony」WH-1000XM5(#26,$3,190)、「Bowers & Wilkins」Px7 S2e(#27,$3,380)、「Bose」QuietComfort Headphones(#28,$2,699)和QuietComfort Ultra Headphones(#29,$3,799)同得4.5星總評,當中#26的音響質素尤其出眾,#28的佩戴舒適度較佳。獲4星總評的樣本#30至#36亦可考慮,其中不設主動式降噪功能的「Sony」WH-CH520(#33,$599)售價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