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页显示
无限可能:煲剧睇戏 此刻你或许在枪战中心,下一刻你正和偶像穿越到古代韩国,展开浪漫的冒险故事...现在串流煲剧睇戏慢慢成为主流,不同平台各有王牌节目,例如「Amazon Prime Video」和「HBO GO」主打外语电影剧集、「Viu」主打亚洲剧集、「Netflix」丰富的原创剧集也让人爱不释手,观众们可以按自己口味订阅。儘管部分平台需在付费后才能浏览影片目录,透明度低,不过用户多数可以免费试用一段短时间。如果你试用后不想继续订阅,记得在试用期完结前取消服务,否则系统或会自动收费。最好在试用前细阅条款,了解如何取消服务及何时提出取消指示。如果你的空閒时间不多,也可以选择某些平台的单次租片服务,便不用担心每个月「白交」费用。 不少人会和家人朋友共用串流帐户,甚至「搭上搭」共用,期望减省订阅的开支。如果你是此类用户,记得留意各个平台的限制,有些会限制同时登入的装置数量,有些会限制同一时间串流观看的影片数量,也有平台会以萤幕数量为单位设置串流上限。一般而言,如果是租借影片而非订阅服务,多数不能提供同步串流,每次只能在一部装置上收看。 喜爱煲剧睇戏的你,难免会心思思想订阅更多平台。究竟是「隔离饭香」,还是别的平台比较优胜?【523期《选择》月刊:煲剧睇戏 11影视串流平台收费条款要留神】和你一次过详尽分析各个平台的收费、画质和服务限制,你又怎能错过! 紧张刺激:遊戏娱乐 从以前的Candy Crush到近年的「食鸡」,俘虏了不同年龄的玩家。玩了这么多遊戏,你又有无曾经「课金」呢?「课金」本身绝无问题,不少遊戏都提供免费下载;然而世上当然没有免费午餐,除了遊戏内的广告外,开发商会设计各种收费的虚拟物品,令你的角色能穿上更引人注目的服装、提供抽奖机会、甚至得到帮助过关的道具。 各位玩家记得留意开发商的承诺能否兑现,自己付出的时间、心机和金钱又有没有保障。例如曾有玩家因伺服器故障,其账号突然消失,一切努力付诸流水;又有些厂商表明课金后「更大机会获得稀有角色和物件」,那么是多大的机会?物品又有多稀有?这些都可能非常模糊,让玩家们不停付费仍期望落空。以下四个真实个案反映出虚拟消费的几个盲点,及早知道才能避免发生在自己身上:【479期《选择》月刊:手机遊戏热潮升温 「虚拟消费」要谨慎 】。 近年虚拟实境(VR)遊戏虽然不及几年前热门,但依然偶有佳作,加上彷如置身另一世界,始终吸引到一班忠实玩家。有些人玩完VR会觉得晕眩,甚至即时呕吐,究竟是VR的健康隐憂,还是身体短期不适应的反应?为什么儿童又特别应该避免VR遊戏呢?一起看看 【480期《选择》月刊:头戴式VR遊戏装置 儿童不宜?】,让专家现身说法。 放鬆冥想:瑜伽 瑜伽不仅能够锻炼核心肌肉、增加柔软度,同时能够舒缓都市人的紧张情绪,成为不少都市人下班后的首选。试想象你贴着瑜伽垫伸展,重複深嘑吸时,有机会正在吸入有害物质「甲酰胺」或「萘」。萘属于或可能令人类致癌物质,长时间接触亦有可能引起皮肤反应。而另一种化学物甲酰胺,则是在製造瑜伽垫时有机会产生的物质。部分动物研究指出,这种物质有机会对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构成负面影响。儘管透过皮肤接触而摄入的分量非常有限,但是甲酰胺有挥发性,可以经由嘑吸摄入。在空气不流通、高温等情况下,甲酰胺的释放便会增加,长远的健康隐憂不容忽视。 想用得安心,除了要选择物料安全的产品之外,亦建议将新买的瑜伽垫打开通风数天才使用,定时清洁也非常重要。练习时难免会有汗水污垢沾上瑜伽垫,不但会影响瑜伽垫外观,还有机会成为细菌温床,散发出阵阵异味。最轻鬆简单的办法,可以用消毒酒精喷雾和消毒湿纸巾清洁表面,抹走明显的污迹,如果你的运动量大,可以加入清洁剂和暖水,轻轻浸洗瑜伽垫。记紧要把清洁剂冲洗干净!消委会早前检测了30款瑜伽垫,部分样本检出有害物质。如果你不肯定自己的瑜伽垫是否安全,事不宜迟,应立即参阅【520期《选择》月刊:瑜伽垫验出多款有害物质 9款甲酰胺含量较高】! 文化气息:阅读电子书 可能现代人怕麻烦、怕屋企无地方收藏,实体书买少见少,取而代之的便是方便的电子书!拿着一部薄薄的阅读器,便能看尽不同书籍,难怪近年越来越多人採用。 其实香港公共图书馆亦有不少电子书及杂誌可供大众借阅。只需公共图书馆电子帐户,便可透过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于网上书库借书,非常方便。香港公共图书馆便有5个中文电子书库、5个英文电子书库;还有一个线上有声图书馆,主要是英语有声书,也有法、德、葡等不同语言读物。以上书库更设有儿童读物,让家长可安坐家中与小朋友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器看起来大同小异,都是黑色边框加上屏幕,然而用起来就会发现大有学问。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是在阳光、幽暗等不同环境下都能清晰显示内容。现在很多厂商都採用的「电子墨水」屏幕,让图片和文字看起来更像真,读起来更舒适。 其次要考虑的就是一些使用上的方便程度,例如揭页的反应、载入电子书的容易程度、日常触控、其他额外功能;如果你打算使用有声书,也要考虑音讯连接,例如蓝牙等。想一次过比较9款常见的电子阅读器优劣,立即看看【522期《选择》月刊:9款优质电子书阅读器+轻鬆借阅图书馆电子书】。
(一)令人又爱又恨的加工肉类食材 部队锅、餐蛋治...加工肉类已经成为香港人日常餐单一部份,但你真的「认识」加工肉类吗?众所周知,长期大量食用加工肉类,更会增加肥胖、冠心病、高胆固醇、高血压等风险,但绝少人知道加工肉类更会增加癌症风险! 增加患大肠癌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5年发表报告,宣布有充分证据显示加工肉类令人类罹患癌症,尤其是结肠直肠癌。所谓结肠直肠癌,其实就是长期盘据香港致命癌症头三位的大肠癌。进食加工肉类,每年导致全球约34,000宗癌症死亡个案。数字这么吓人,全因只要每日食用每50克加工肉,患上结肠直肠癌的风险便会增加约18%。 加工肉类缺乏安全水平 由于现时加工肉类没有安全水平,大家还是少食为妙。如果你对加工肉品的爱无人能阻,那么你要学懂选择对健康影响较少的产品,例如不同的午餐肉,钠含量可以相差超过1倍,部份更含残留抗生素呢!立即看看488期《选择》月刊:午餐肉肠仔高钠高脂损健康 1款更含抗生素,了解33款加工猪肉罐头的详细评测。 (二)无声无息的低调杀手...有害食盐! 有谁想过食盐这种毫不起眼的烹饪必需品,竟然也有机会致癌?!近年市面的食盐花款越来越多,常见的选择有餐桌盐、海盐,更有加碘盐、烧盐和烟熏盐等,各有不同的功能和味道。经消委会测试,部份食盐产品竟带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重金属「砷」和「多环芳香烃」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致癌物。 食盐随时变食砒霜? 「砷」或许有点陌生,但砒霜听过了吧!砒霜就是砷的一种了,砷可以导致人类肺癌、皮肤癌等。而「多环芳香烃」则有机会从未充分燃烧的燃料,吸附在食物表面,当中部分具致癌性及基因毒性,建议应尽量减少摄入。而近年大热的烟熏盐的制造原理,是将海盐以炭火低温烟熏,从而增加烟熏香气,但同时也有机会令致癌的多环芳香烃依附在盐分。 微塑胶及相关污染物 除了「砷」和「多环芳香烃」之外,塑胶污染一向是全球社会一直关注的环保议题,而食盐当中的原料可能会受到天然环境、产品的塑料包装或生产过程中的「微塑胶」所污染。消委会测试发现,部分海盐检出微塑胶,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次是聚丙烯(PP),估计可能与不同种类塑胶的使用率、回收弃置率、化学结构在不同环境包括热力、紫外线及氧化等下的稳定性有关。 虽然进食微塑胶对人体的影响仍未有一个定论,但微塑胶会吸附有害化学物质及释放微塑胶里面本身的添加剂,长期食用或会影响人类健康。 看到这里你也无须害怕!因为人的身体是需要盐分,只需识拣有质素的食盐产品就可以了。不妨参阅522期《选择》月刊:逾6成食盐检出金属污染物 两成海盐检出微塑胶 (三)香料背后暗藏危机 提到香料你会想起哪一种?咖喱粉?辣椒粉?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烹饪的人,家中摆放十支八支香料粉是家常便饭。虽然香料本身并不是一道菜的主角,但若果能够加以运用,随时能够煮出千变万化,味道层次丰富的菜式。不过,部分香料因其生长环境或储存不当引致较易产生霉菌毒素,当中包括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的黄曲霉毒素以及赭曲霉毒素A。 认识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普遍出现于天气炎热及潮湿地方,部分收成后的农作物一旦发霉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加上其耐热性高,即使高温烹调亦未必能去除毒素。经消委会测试,市面上部分豆蔻粉的黄曲霉毒素总含量超出安全标准,服食过量有机会导致肝癌或影响胎儿发育。 甚么是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A亦是另一种常见的毒素,由几组不同的真菌组成。据本会测试结果显示,部分红椒粉及肉豆蔻的赭曲霉毒素A最高含量更超出欧盟法例要求2倍!开始不敢再用香料?先不用太担心,立即进入516期《选择》月刊:15款香料验出致癌黄曲霉毒素,查看一下自己使用的香料是否安全及符合资格吧! (四)烹调不当,容易致癌! 炸鸡、炸薯条,你我都钟意食。无论大人还是小朋友,香脆可口的煎炸美食总是令人食指大动。我们都知道烧焦食材会致癌,但原来即使无烧焦,如烹调方法不当,也会有致癌的风险? 食物原来怕热的? 不论你技术了得、时间火候控制得刚刚好,抑或购买坊间蔬菜脆片及薯片,同样有机会摄取致癌物。食物在受热时表面会形成「丙烯酰胺」,并会因油温、烹调时间、食物类型(特别是薯仔、芋头等碳水化合物)而急升。因此,不宜用猛火及过长时间炸食物,或以中火走油不超过一分钟,大大减低产生丙烯酰胺的机会。 想知道如何食得有「营」健康?立即到360期《选择》月刊:测试油炸烤焗小食的致癌物—丙烯酰胺 及 515期《选择》月刊:比较基因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蔬菜脆片比薯片高逾1倍了解一下。 因应烹调方法选择食油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高温油炸产生的油烟,列为可致癌物质;加上用错油,随时释放大量油烟,长期吸入后果不堪设想。食油于加热后开始冒烟的最低温度称为「烟点」,而「烟点」则决定其最佳的烹调方法。 例如初榨橄榄油的烟点较低,若以高温烹调会破坏食油中有用的抗氧化物质,并容易释放大量油烟,因此比较适合于制作沙律、凉拌及调校酱汁等用途;相反花生油、粟米油等等较适合日常家庭的煎炒煮炸等烹调方法,难怪入厨高手的厨房中总是摆放多款食油呢!到底不同食油实际的烟点差别有多大?立即看看489期《选择》月刊:不同种类食油的营养价值 甚么?连镬铲都怕热? 作为一个烹饪爱好者,一个好用的镬铲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用的是胶镬铲,就要注意一下了。经本会测试后,部分胶镬铲头的塑胶部分遇到高温时有可能被热溶或变形,甚至会释出初级芳香胺(primary aromatic amines,简称PAA)等含胺类的化学物质。虽然大部分PAA均不会威胁人类健康,但亦有少数PAA,例如4,4’-methylenedianiline (简称4,4’- MDA),被国际癌病研究组织(IARC)定为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长期摄入或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胶镬铲在高温下或会释出过量杂质,应避免长时间接触热油、酸性或含酒精食物,或置于煮食器皿内与食物一同加热。 (五)酱油:「色」字头上一把刀 「这支用来蒸鱼」、「这支用来食寿司」 大家都是酱油,有必要分得那么细吗?对烹饪有种执着的你,当然有必要吧!不过当你正在品尝酱油为食物带来那份鲜味的同时,分分钟也将致癌物一同摄取。 了解色素代号 如果大家有细心留意酱油背后的成份标签,相信会发现除了水、大豆、盐等主要成份之外;还会看到E150a、E150b、E150c、E150d等代码,这些令人疑惑的代码其实是色素的一种,大多酱油于加工时都会加入焦糖色素,增加棕色酱油的颜色强度。不过,若果见到酱色III及酱色IV就要小心!这两种色素是由铵类化合物及碳水化合物在高温高压下制成,过程中有机会产生可能致癌的化学污染物「4-甲基咪唑」,不宜长期过量进食。 除此之外,酱油的钠含量亦不能忽视。根据世卫建议,16岁或以上的健康人士每日应摄入少于2,000毫克的钠,即约1平茶匙(5克)的盐。消费者应注意食用分量,过量摄取钠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 与其担心,不如看看478期《选择》月刊:多款酱油验出微量可能致癌物质,了解如何选购酱油吧! 一道菜肴的味道固然重要,但想要煮得健康,烹饪过程绝对不能马虎!无论你是入厨高手抑或新手,亲手煮出的食物令人食得健康又开心,相信是每位热爱烹饪的所向往。 【图解烹饪致癌物! 】
越来越多注重健康的人开始自己下厨烹饪,食材和煮食用具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保障大家的健康,消委会搜罗了一系列厨具、家电和食材的测试报告供大家查阅,让你变身成烹饪达人 ! 糖「粉」注意!夏日饮品含糖量揭秘 5种烹饪隐藏致癌物!你也可以轻鬆避开 新年食得健康特集 甜蜜蜜特集 继续消暑特集 夏日凉浸浸特集 食得健康过肥年特集 贺年特集 点先可以健康食雪糕?(2020.06|524期) 有营豆腐篇 EP1- 豆腐营养成份大不同 (2020.01│519期) 小心干香料的霉菌毒素 (2019.10│516期) 边款抽油烟机最抽得 (2012.15│518期) 盐糖要识减 健康有得拣 (2019.08│514期) 素肉冷知识 (2019.08│514期) 洗碗碟机大比拼 (2019.06│512期) 多功能电热盘大比拼 (2018.12│506期) 易洁镬表现大比拼 (2018.11│505期) 豆腐安全及营养大比拼 (2018.10│504期) 厨师刀测试 《十三道锋利》(2018.08│502期) 蜂蜜品质大比拼 (2018.07│501期) 洗洁精测试 (2018.03│497期) 《选择》食油测试 (2017.07│489期) 双头气体煮食炉测试 (2017.03│485期) 鸡肉耐药肠桿菌科细菌测试结果 (2016.12│482期) 消委会蔬菜大检查 (2016.03│473期) 家用雪榚机小贴士 (2015.08│466期) 半数胶镬铲杂质释出量超标 1款热熔变形 (2020.05│523期) 逾6成食盐检出金属污染物 两成海盐检出微塑胶 (2020.04│522期) 油烟可致癌 5款抽油烟机抽力强 (2019.12│518期) 冬日打边炉必备电磁炉 2款安全不过关 3款高效且价钱低至$350 (2019.12│518期) 测试保鲜纸、密实袋及保鲜袋 2款保鲜纸释出较多杂质 (2019.12│518期) 5款厨房纸含菌量超标 吸水量参差 (2019.04│510期) 40款豆腐只有2款验出属「高钙」 仅四分一为「低脂」食品 (2018.10│504期) 不銹钢刀vs陶瓷刀锋利度参差 $300买到平靓正之选 (2018.08│502期) 蒸焗炉平贵表现不相伯仲 (2017.08│490期) 60款食油大检测!哪款检出塑化剂、污染物或致癌物?(2017.07│489期) 煤气及石油气煮食炉加热效率差异大 (2017.03│485期) 厨具用品五花八门 谨慎选购实用为先 (2017.03│485期) 认识芝士种类 不同吃法提升享受(2017.01│483期) 测试100款生鸡翼及全鸡 6成验出ESBL耐药细菌 (2016.12│482期) 真空低温烹调安全贴士 (2016.11│485期) 选购不銹钢厨具要诀 (2016.11│481期) 迷你饭煲vs蒸煮饭盒—速度与耗电比试 (2016.04│474期) 多种常吃蔬菜验出除害剂及重金属镉 (2016.03│473期) 鸡粉/鱼露/鸡汁/酱油钠含量高 慎防过量摄取 (2015.09│467期) 电汤煲及电炖盅炖汤效率愈高愈省电 (2015.09│467期) 选择和应用矽胶厨具的安全要点 (2015.08│466期) 麵包机焗製不同麵包效果参差 (2014.02│453期) 严选悭电又安全的电饭煲 (2014.02│448期) 10款光波炉/气炸锅/小型焗炉安全测试 多款待改善 (2014.01│447期) 3款食米镉含量超标 摄入过多镉会伤肾 (2013.12│446期) 贵价电蒸炉蒸煮食物表现不一 (2012.03│425期)
食盆菜须彻底翻热 食物放入盆菜之前一般都已经预先煮熟,但可能会因过早配制食材以致存放室温过久,食物安全的危险温度范围为4℃至60℃,细菌容易滋生;另外 放在最上层的食物例如切鸡较难加热,或易变坏的食物例如豆腐、枝竹等豆制品也较高危,如果翻热不够彻底,便会较容易滋生例如沙门氏菌等细菌,而部分细菌包括金黄葡萄球菌可产生有害的毒素。如消费者食用了受足够数量的细菌或细菌产生的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可引致食物中毒,特别是身体抵抗力较弱者例如长者、孕妇和小孩,常见的征状是肚泻及呕吐。 彻底翻热盆菜使其中心温度达75℃或以上,或以慢火完全煮沸并再加热约 5至10分钟。分量较大的盆菜需要较长的时间翻热,才可令食物热透。在加热过程中,应不时翻转放在上层和下层的食物,令食物可更充分翻热。进食时应使用公筷和公羹,避免交叉污染。盆菜在彻底翻热后应立即进食,并一次过吃完,避免将食物重复翻热。 免费下载更多资讯:学懂加热盆菜小贴士 免食物中毒 食曲奇、蛋卷、甜酥饼适可而止 消委会测试市面上58款曲奇及甜酥饼样本,结果发现全属「高糖」或「高脂」食物;48款属「高糖」食物(即每100克固体食物含超过15克糖),在附有营养标签预先包装样本中,以朱古力味曲奇样本的平均糖含量为所有组别中最高。另外,46款样本既高糖又高脂,是样本总数的79%;消费者须留意,长期大量进食高脂肪食物,增加患上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至于高糖食物,会增加超重、肥胖、和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以及增加蛀牙的机会,大家进食时要适可而止。 更多资讯请参阅507期《选择》月刊: 贺年选购曲奇、蝴蝶酥、蛋卷 多款验出污染物及基因致癌物! 薯片含致癌物丙烯酰胺较高 过时过节或开派对,薯片、薯条和各式零食脆片,是不少人的至爱。不过这些食物经高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基因致癌物丙烯酰胺,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摄取越少越好。消委会过去测试了市面上90款样本,包括香脆零食、炸薯、焗薯、饼干和谷类早餐等,发现薯片样本的丙烯酰胺含量普遍较高,而其中一款薯片含量最高,达每公斤3,000微克。同类产品中,亦有丙烯酰胺含量较低的样本(每公斤含160微克),两者相差近18倍。同一测试中,有一款虾片被列作检测不到丙烯酰胺的样本,显示相关含量低于每公斤3微克的水平。 免费下载更多资讯:多款香脆零食验出可致癌物丙烯酰胺 朱古力的健康迷思 朱古力内的抗氧化物对心血管有益,不过同时含有不少卡路里、脂肪和糖,不建议大量进食。黑朱古力的可可含量较高(度数较高),矿物质以及存在于非脂可可内的抗氧化物含量较多,但度数较高的同时,卡路里及总脂肪含量亦较高; 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显示食用朱古力会增加长暗疮的机会或导致暗疮恶化。暗疮问题可与个人卫生及日常饮食有关,但进食高升糖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皮脂分泌变得旺盛而长暗疮;另外对某些人而言,朱古力是导致偏头痛的其中一个元凶,其他因素还包括朱古力的浓度及食用分量。如果怀疑朱古力是偏头痛的诱因,建议患者作长期的自我观察,留意每次进食朱古力后的24小时内有没有发生偏头痛。如果发现进食朱古力会触发偏头痛,便应避免食用。 黑朱古力及牛奶朱古力含有咖啡因,儿童较容易受咖啡因影响,因此,儿童、孕妇和授乳妇女不应大量进食朱古力。但一般正常食用的话,不会超过建议摄入量。 更多资讯请参阅518期《选择》月刊: 黑白牛奶朱古力哪种较健康? 庚子年大扫除特集
甲醛致癌 空气中的甲醛会刺激呼吸道,包括鼻和咽喉,眼睛亦会受影响。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资料,有足够证据显示甲醛是致癌物,可引致鼻咽癌、白血病及鼻窦癌等。电子烟释出的甲醛有可能是在甘油和丙二醇加热时产生出来。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指出,电子烟的高温可产生一种新形式的甲醛,称为甲醛半缩醛,能与电子烟中其他粒子结合,有机会比气态甲醛在肺部沉积更深,可能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重金属引发多种疾病 一直以来也有研究显示电子烟会释出重金属,其中一个来源可能是装置内的加热线圈,它释出的重金属种类繁多,例如锡、镍、铜、铅、铬等,而大多数重金属均对人体有害,例如铅会损害人体的神经,也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的风险。世卫指出,不少研究从电子烟发现重金属物质,不过其存在的形式和浓度都有差异。一般而言,那些研究显示电子烟气雾的重金属水平与传统烟差不多或较少,但有研究显示铜则较传统烟高6倍,又有研究指吸食电子烟后,室内空气中的铝会升高2倍。 气雾微粒可致心血管吸呼吸道疾病 世卫又指,不同的研究均从电子烟的气雾中发现微粒,虽然从电子烟的气雾中发现的微粒的大小和数量差异很大,但世卫提醒,微粒的大小和数量并没有安全水平,而受微粒污染的空气可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肺癌和哮喘发作的风险,并影响肺部发育和运作。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何世贤博士指出,虽然电子烟出现的时间只有十多年,但近年已有研究显示,吸食电子烟的烟民的呼吸系统出现与长期吸烟的烟民相似的征状。 尼古丁令人上瘾 尼古丁是烟草中令人上瘾的物质。世卫报告指出,一些研究发现不同电子烟品牌和烟油产品中尼古丁浓度存在很大差异,亦有研究发现一些声称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含有尼古丁,部分产品的尼古丁浓度甚至属于高。亦有研究发现,不同品牌的电子烟产品,尽管其标示的尼古丁强度一样,但实际的尼古丁浓度的差异可以高达3倍。所以奉劝大家,别误信电子烟不含尼古丁,小心上瘾,否则欲罢不能,最终吸入大量有害物质,损害身体健康。 资料来源:506期《选择》月刊 (2018年12月) 立即登入全新《选择》订阅网站https://www.consumer.org.hk/sc/subscription-plan/online 更多《电子烟的糖衣陷阱》 电子烟、传统烟同样危害健康!
加热烟同样可释出有害物质 加热烟含有烟草,与传统烟不同之处,是加热烟透过电子装置加热烟草至大约350°C以产生烟雾,而不需要像吸食传统烟般点燃(温度可高至大约600至800°C)。加热烟产品声称的好处是,烟草在较低温度下加热,释放的有害物质会较传统卷烟少,烟草商声称对吸食者的健康影响相对较少。不过,以烟草制成的加热烟产品其实与传统烟一样,含有可成瘾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 尼古丁和焦油含量相约 政府曾在2017年化验加热烟,并发现所有气雾样本均含有尼古丁和焦油,其含量亦与部份本地出售的卷烟相若。虽然烟草业界声称这些产品所产生的有害烟雾成分较传统卷烟为少,不过世卫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加热烟的危害小于传统烟草制品。此外,世卫认为,不论以何种方式使用烟草(包括使用加热烟),都对身体有害。 增加患致命疾病的风险 政府在2015年从市面购入电子烟样本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多个样本含有甲醛。化验结果与世卫的意见一致,即电子烟的气雾并非如产品推销时所声称的只是水蒸气。世卫已重申,电子烟不可能是无害的,长期吸用会增加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其他与吸烟有关连的疾病的风险。另外,不论独立或由烟草业界所资助的研究均发现加热烟的气雾含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焦油、致癌的烟草特异性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简称TSNA)、羰基化合物 (carbonyl compound)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等。 入门效应危害大 除了影响健康外,世卫也关注由电子烟和加热烟所产生的门户效应,尤其是烟草业界以产品设计及销售手法以吸引年轻一代。青少年特别容易受视觉暗示和社会规范影响,而年轻人也易受创新科技产品吸引。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报告显示,近年当地吸食电子烟的青少年人数急升,总数约有三百万。当地亦有研究指出,吸食电子烟的青少年最终成为传统卷烟吸烟者的机会比没有使用过电子烟的青少年更高。此外,美国曾有调查指,有些高中生甚至使用电子烟作为吸食大麻的工具。因此,必须小心防范电子烟可衍生的社会问题。 吸食电子烟无助戒烟 世卫的报告指出,不少烟民在吸食电子烟后并没有戒掉传统烟,而是继续两者皆用。而同时吸食传统烟和电子烟的烟民更会增加损害健康的风险。有外国研究显示,即使每日吸数支烟,患上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较非吸烟人士为高。亦有不同的研究显示,吸食电子烟一年后,大多数烟民对吸食传统烟的数量没有大幅削减,显示吸食电子烟与减少吸烟量并无关系。 彻底戒烟保健康 对吸烟人士来说,保障健康的最好方法是完全戒烟。卫生署、医院管理局、东华三院及博爱医院等均为吸烟人士提供戒烟服务。如需借助药物戒烟,可向相关医护人员查询。市民若想了解更多有关戒烟的料,可致电卫生署戒烟热线1833 183,或浏览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的网页,其网址为 http://www.taco.gov.hk。 全面禁止新型烟草产品 根据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校调查,在曾经吸传统烟及使用电子烟的小学生当中,约七成是先尝试电子烟。有见及此,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认为政府及立法会应尽快通过和落实法例,全面禁止电子烟和包括加热烟在内的新烟草产品,以保障市民健康,尤其是保护年轻一代免受烟害。 资料来源:506期《选择》月刊 (2018年12月) 立即登入全新《选择》订阅网站https://www.consumer.org.hk/sc/subscription-plan/online 更多《电子烟的糖衣陷阱》 电子烟致命风险知多少?
食得健康过肥年特集 电汤煲及电炖盅点拣好? 「油」其重要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