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次實試5大網上超市 小心送貨脫期貨品質素差

首次實試5大網上超市 小心送貨脫期貨品質素差

網上購物已逐漸成為新的消費模式,疫情持續,更令不少人減少外出,盡量避免到人多擠迫的超市購物,網上超市服務的需求因此變得殷切,惟在求過於供的情況下,消費者是否真的可安坐家中,透過網站或手機選購貨品,超市便準時快捷地將物品送到府上? 為了解實際情況,本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於5間本地網上超市進行實試,發現在網上訂購新鮮或冷凍食材的經驗大多欠佳,最差的情況下花了 1整天才完成整個訂購程序;貨物在落單後26天才送到;食材送到時已破爛變壞、不宜食用等。

貨品狀況

實試員於每次實試均花了不少時間選購的15件貨品,究竟最終有多少件能夠成功按照訂單所選的送到實試員手上?

 

「HKTVmall」(#1)在其中1次實試經點算後發現送漏1盒鮮奶和1盒豆漿,實試員即時於帳戶內的預設表格作出申索,3日後從原付款信用卡獲得退款;其餘的實試均成功收到所有訂購貨品。

 

「惠康」(#2)有2次實試在送貨前以電郵或電話通知有1及2件貨品缺貨;另有1次實試經點算後發現送漏1支殺蟲劑,查閱電子發票時發現有關貨品已被刪除線刪除,但送貨前未有任何通知。而#2亦沒有就上述缺貨和送漏貨品收取款項,所以實試員毋須辦理退款。

 

「city'super」(#4)有2次實試在送貨前通知有1件貨品缺貨;有1次則送錯1箱5件新鮮貨品並與另一位顧客的貨品對調;另有1次實試員支付$65訂購了無核紅提,收到貨品時發現標貼上的售價是$47.8,比實際支付的少了逾26%。

 

grape

 

 

「百佳」(#3)只有1次實試能夠送齊15件訂購貨品;有3次實試共10件貨品均在送貨前數小時才通知顧客未能提供;另1次實試則較為混亂,送貨員上門時才發現遺留了鮮奶、豆漿和藍莓,需要回到車上取貨,此外實試員檢查貨品時發現2包沒有訂購不屬於實試員的水餃,而實試員訂購的2件急凍食品則沒有送到。

 

「big big shop」(#5)的表現令人失望,每次實試均有貨品(分別有1、2、7、9及10件)未能送出,均於原定送貨日期前1天才獲告知上述貨品未能送出,着實試員等待送貨通知,隨後商戶卻音訊全無,當中4次實試員由原定送貨日期起計等待10天後申請退款,商戶確認申請後獲告知須等候4至8個星期才收到款項,其中1件於9月28日購買的貨品於10月16日獲商戶確認退款申請,及至11月20日才收到退款;另有1次實試員選擇不申請退款靜候商戶的送貨安排,於落單後第24日才獲電郵通知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送出貨品,但沒有說明送貨日期和時間,落單後第26日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物流公司把10件預先包裝食品和日用品送到實試員所住屋苑的管理處。

實試個案三

實試員於10月5日於「city'super」(#4)完成落單程序,並揀選了於10月6日一次過送貨。送貨當日下午收到客服通知,訂單要分2次送到,惟未有說明原因。貨品分別於當晚7:46及8:00送達,但經點算後發現其中1箱貨品顯示了另一位顧客的名稱、地址及電話,箱內的貨品包括牛肋條、黃春雞和蕃薯並不是實試員選購的,而實試員所訂購的5件肉類和新鮮食品則沒有送到。實試員即時致電送貨員查詢,1小時後送貨員上門收回送錯的貨品,但未有交代欠缺貨品的下落。當晚約10時送貨員致電實試員表示翌日會把欠缺的貨品送到。

 

翌日,即10月7日下午5時實試員仍未獲告知送貨安排,因此致電客服查詢,獲告知當晚會送出貨品。5件欠缺的貨品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況下於晚上7:45突然送到,然而紙箱明顯曾被開啟,貨品質素欠佳,因此實試員透過電郵作出投訴。

 

10月8日下午3時客服回覆實試員並承諾再次送出欠缺的貨品,當晚7:30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況下送到府上。

 

grocery product

 

  1. 紙箱明顯曾被開啟
  2. 豆腐的食用日期為收貨當日,而貨品只能於食用到期日晚上7:45送到
  3. 提子送達前明顯受壓,不合食用
  4. 肉類明顯經解凍,衞生存疑

食物溫度

每次實試購買的貨品中均包括須要冷藏和容易變壞的食品,從而檢視各網上超市有否作出適當措施確保食品送達時的衞生狀況。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的《食物衞生守則》,運送有潛在危害的食物時必須保存食物在4℃或以下或60℃或以上的溫度範圍;必須確保應該冷藏運送的食物,在運送期間保持冷藏狀態;以及使用裝有冷凍設備的車輛去運送須冷凍和有潛在危害的食物。

 

是次實試發現,不少奶製品、豆腐、肉類及冷藏食品送到實試員手上時的溫度偏高,增加了細菌滋生的風險。25次實試中有24次實試均有冷藏或容易變壞的食品送達時的溫度偏高,當中「city'super」(#4)有最多新鮮和冷藏食品送達時溫度在8℃以上,而「百佳」(#3)的食品送達時溫度普遍較合理。

 

容易變壞的食品送達時溫度偏高的例子:

HKTVmall(#1)

鮮奶 16.9℃乳酪 17.0℃

惠康(#2)

乳酪 16.2℃冰鮮豬扒 19.3℃

百佳(#3)

冰鮮雞 15.6℃急凍燒賣 20.8℃

city'super(#4)

豆腐 18.6℃鮮奶 15.6℃

big big shop(#5)

豬肉腸 13.7℃豆腐 11.3℃

最佳食用/使用日期

是次實試所收到的所有食品和日用品均沒有過期。惟「city'super」(#4)提供的9件貨品(包括豆腐、豆漿、方包、肉眼、西冷、豬扒、黃春雞和雞中翼)的食用期太短,收貨當天或1至2日內就到期。「惠康」(#2)送出的方包和豆漿以及「百佳」(#3)送出的方包都在收貨2日後就到期。顧客收到貨品時宜先檢查期最佳食用日期並盡快食用,否則容易造成浪費。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一向有為食物運送與保存制定不同的指引,當中包括食物須存放於安全溫度以及注意個人與環境衞生,以確保食物安全。網店在處理食物時,應採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食品交叉污染,以及防止食品在運輸過程中滋生細菌。同時,市民亦應與網店保持溝通,確保貨物在簽收時存放於合適的溫度。此外,冷藏食物應用正確方法解凍,解凍後的食物一般不宜再次冷藏,除非整件食物的溫度在解凍後仍然保持在4℃以下。食物解凍後就會容易變壞,必須盡快烹製和進食。

貨品狀況

「HKTVmall」(#1)的其中1件午餐肉的罐上發現明顯凹痕,「惠康」(#2)的5盒裝盒紙包裝破裂(圖5),上述2間網上超市的其餘貨品均沒有發現其他問題。

 

「百佳」(#3)在2次實試中所送到的雞蛋均有破裂(圖6),而其餘4間網上超市所送到的雞蛋均完好無缺,運送易碎品的保護較佳。

 

「city'super」(#4)其中1次實試送到的香蕉熟透變黑,並有「出水」情況,標貼顯示該貨品包裝日期是5日前(圖7);如上文提及,「city'super」(#4)送到的貨品亦包括腐爛的提子和已解凍的肉類。

 

「big big shop」(#5)雖然最終只送出了6成貨品,但送到的貨品仍發現不少問題,貨品質素和送貨安排有待改善。當中有急凍餃子已解凍;雪葩已溶解變成液體,包裝破損,糖水流出箱外(圖8);急凍雞柳解凍和包裝已打開,倒汗水沾濕旁邊的牛油(圖9)。

 

product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