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99款素菜總脂肪及鈉含量差異大 芋頭魚最高脂 素漢堡包最高鈉

99款素菜總脂肪及鈉含量差異大 芋頭魚最高脂 素漢堡包最高鈉

素食泛指一種以植物為主要食糧,同時不進食部分或全部動物製品的飲食模式。由於植物性食物大都是高纖、低脂和低能量值,且不含膽固醇,因此不少人相信素食有益健康,近年愈趨流行。然而為了令素菜更美味和增加飽肚感,製作時可能會加入各種含鹽或鈉的調味料、糖和油等材料,惟經常攝取過量鈉和脂肪等會影響健康。本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了99款本地食肆供應的素菜樣本的鈉、糖、脂肪及能量的含量等,結果發現一般素菜的鈉和脂肪含量不算高,而大部分更屬低糖、低飽和脂肪酸及不含反式脂肪酸。然而,有個別素菜含較高鈉或脂肪,消費者進食該等素菜要適可而止。

日常用餐例子比較

參考本會與食安中心於2017年合作進行的《本地港式小菜的營養含量》測試(刊登於第493期《選擇》月刊),模擬在食肆進食晚膳,並假設兩人進食量相同,共享三餸的情景,看看平均每人攝入鈉和其他營養素的情況,並與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作比較(以每日三餐計)。

 

在晚膳例子一中,兩人共享兩種平均鈉含量分別最高(粟米素魚塊)及最低(菠蘿素咕嚕肉)的中式素菜,再加一碟較清淡的走鹽走油灼菜心及每人一碗白飯,可反映一般人外出進食晚膳的情況。結果顯示,進食一整餐後,每人平均便會攝入世衞建議每日鈉攝取限量的61%,超出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此外,一般人外出進食晚餐可能會另外點湯水,由於湯水亦是鈉的來源,這會增加鈉攝取量。

 

除鈉之外,每人平均會分別攝入世衞建議每日糖、總脂肪和能量攝取限量的51%、69%及49%,亦超出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值得留意的是,以上例子假設兩人進食了整餐中所有食物,因此可能會高估每人平均攝取量。

 

此外,例子二又模擬一人在食肆進食西式素菜的情景,包括一個素漢堡包,再加一份薯條及一罐低糖汽水。進食一整餐後,便會攝入世衞建議每日鈉攝取限量的67%,亦超過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

 

在上述兩個例子中,進食一餐後的鈉攝入量便已超出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消費者外出用膳時,除了要留意不同素菜的選材、烹調方法及其營養成分外,亦應留意及減少當日從另外兩餐的鈉攝取量,以免超出世衞建議的每日攝取限量。而業界應該透過改良食譜或改變烹調方法製作減鹽菜式,從而幫助消費者逐步減少外出用膳的鈉攝取量。

 

除鈉之外,糖、總脂肪和能量的攝入量在以上兩個例子中亦超出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

 

例子一:2人外出用膳分享素菜

菜式及食品

總計一餐每人平均攝取量◆1

(毫克)

(克)

總脂肪

(克)

飽和脂肪

(克)

能量

(千卡)

粟米素魚塊(一碟)◆2

1200

(=0.61平
茶匙鹽)

26

(=5.1粒
方糖)

45

7.1

990

菠蘿素咕嚕肉(一碟)◆2

灼菜心(走鹽走油)(一碟)◆3

白飯(每人一碗)◆4

佔世衞建議的每日攝取限量(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計)百分比

61%

51%

69%

32%

49%

◆1: 在計算過程中以實際數字計算,但表內數值以兩位有效數字顯示。

◆2: 是次研究從食肆抽取該種素菜的樣本,以每份可食用部分的平均營養含量計算。

◆3: 引用食安中心營養資料查詢系統的數據,並假設以本研究69款中式素食小菜樣本中,
每份可食用部分的平均總重量(即458克)作為一碟的分量計算。

◆4: 引用食安中心營養資料查詢系統的數據,並以一碗重200克計算。

例子二:1人進食1份西式素菜

菜式及食品

總計一餐攝取量◆1

(毫克)

(克)

總脂肪

(克)

飽和脂肪

(克)

能量

(千卡)

素漢堡包 (一個)◆2

1300

(=0.67平
茶匙鹽)

26

(=5.3粒
方糖)

42

15

860

薯條 (一份)◆3

低糖汽水 (一罐)◆4

佔世衞建議的每日攝取限量(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計)百分比

67%

53%

63%

68%

43%

◆1: 在計算過程中以實際數字計算,但表內數值以兩位有效數字顯示。

◆2: 是次從食肆抽取的10款素漢堡包樣本,以每份可食用部分的平均營養含量計算。

◆3: 引用食安中心營養資料查詢系統的數據,並參考快餐店一份細薯條的分量,以一份重
71克計算。

◆4: 引用食安中心營養資料查詢系統的數據,並以一罐為330毫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