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測試結果
糖分
進食過量糖分(包括游離糖)可引致肥胖,進食過量游離糖更會增加蛀牙的機會,而患肥胖症的人士會較易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資料,游離糖(free sugars)是指所有由製造商、廚師和消費者在食物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蜜糖、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天然含有的糖。成分表上如有列出白砂糖、高果糖糖漿、蔗糖、濃縮蘋果汁等,該產品便屬於含有游離糖,而水果乾所含的天然糖分則非游離糖。世衞建議成人和兒童的游離糖攝取量應減至每日能量總攝取量的10%以內。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的成年人為例,每日游離糖的攝取量應少於50克(即約10粒方糖)。世衞亦建議將游離糖攝取量進一步減至每日能量總攝取量的5%以內,以帶來額外的健康好處。由於測試未能分辨出水果乾中所含的糖分屬天然糖分抑或添加糖分,是次研究只能按包裝上的成分表及廠商提供的資料,判斷產品有沒有添加糖分。
成分表上列出的添加糖分
提子乾
提子乾的平均糖分含量為6類水果乾中最高,每100克平均含量為57.4克。其中1款樣本,「迪士尼Disney」(#28)檢出的糖分高於包裝上標示的糖分含量逾19倍,遠超香港《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下稱《技術指引》)訂明的規管容忍限(即⩽標示值的120%)。
《規例》訂明,乾的水果若包裝在無載有其他配料的容器內,及沒有添加其他配料(即含有單一種配料的食物),則可獲豁免標示配料表及營養標籤的項目。樣本中,「佳之選Select」(#20)沒有於包裝上提供營養標籤,其包裝上亦未有提供成分表,若該樣本為無添加其他配料的單一成分水果乾,可獲豁免標示配料表及營養標籤。儘管如此,本會鼓勵業界主動為可獲豁免標示配料表及營養標籤的食品提供營養資料,讓消費者能取得更多產品資訊,知所選擇。
杏脯
研究發現杏脯樣本的平均糖分含量為6類水果乾中最低,每100克的平均含量為35.8克。其中1款樣本「Biomen」(#4)檢出的糖分含量比其營養標籤上的標示值高327.8%,超出《技術指引》內不應高於營養標籤標示值的120%的規管容忍限,另外,此樣本的成分表上未有列出添加糖分,但其檢出的糖分含量比另外3款成分表上未有列出添加糖分的杏脯樣本高,該3款樣本檢出的糖分含量由20.7克至32.0克不等;而「Biomen」(#4)檢出的糖分為46.2克,與另1款「759阿信屋759 Store」(#2)有於成分表中列出添加糖分的樣本所檢出的糖分含量(52.4克)較為接近,惟檢測方法未能分辨糖分是添加抑或天然存在。上述樣本的資料已交予食安中心跟進。
藍莓乾、小紅莓乾
是次測試的5款藍莓乾和4款小紅莓乾均有標示添加糖分。由於藍莓和小紅莓味道較酸,故該2類水果乾一般會添加糖分以中和其酸味。藍莓乾和小紅莓乾的每100克糖分含量分別介乎45.0克至54.2克及49.4克至57.4克。
芒果乾
4款芒果乾樣本中,除「綠日堂Green Sun Garden」(#18)沒有於包裝上列出成分表外,其餘3款均於成分表上標示有添加糖分。根據《規例》,如果食品並非單一成分(即只含芒果)的產品,應於包裝上列出成分表。「綠日堂Green Sun Garden」(#18)每100克含有62.0克糖,是4款芒果乾樣本中最高,較其營養標籤上所標示的糖分含量(每100克含10克糖)高520%,超出《技術指引》內不應高於營養標籤標示值的120%規管容忍限。
士多啤梨乾
「鯉魚門紹香園」(#31)的士多啤梨乾檢出的糖分含量高於包裝上標示的糖分含量約162.8%,超出《技術指引》內不應高於營養標籤標示值的120%規管容忍限。
糖分含量標示值與實際含量有差距
以上4款實際糖分含量與標示值相差超出《技術指引》的120%規管容忍限的水果乾樣本已交予食安中心跟進。另一方面,是次研究亦發現部分樣本所檢出的糖分含量遠低於其標示的含量,差距較大的樣本為「点点綠Green dot dot」(#30)和「Sunny Fruit」(#5),實際糖分含量比標示值分別低68.4%及60.2%。雖然《技術指引》未有為標示的糖分含量高於實際糖分含量設立規定,惟營養標籤上的糖分含量不準確的話,或會令原本想選購該等產品的消費者因誤以為其糖分太高而卻步,令消費者的選擇減少。因此,本會希望業界不單要提供合乎規例的標籤,亦應盡力確保標籤的內容準確。
建議業界提供添加糖分的含量
即使水果乾包裝上附有營養標籤,但由於其標示的糖分含量亦可能包含水果天然含有的糖分,故消費者未能單從其營養標籤得知添加糖分的含量。美國新版營養標籤規定除了單一成分的糖製品,例如楓糖漿、餐桌糖、蜜糖及特定小紅莓產品外,必需於營養標籤上列出食品的添加糖分(added sugars)含量,惟香港則未有此規定。「Kirkland Signature」(#10)和「Crunchies」(#29)於營養標籤上標示了添加糖分的含量,相信是根據美國最新的要求而提供。本會建議業界在營養標籤中列出添加糖分的含量,使消費者能選擇較為健康的產品之餘,亦鼓勵業界生產或進口游離糖含量較少的產品。
營養標籤上列出添加糖分含量
水果乾糖分較高 需留意食用分量
根據衞生署的《學生小食營養指引》,如學童選擇以水果乾作小食,建議購買無添加油、鹽和糖的水果乾,並限量進食(例如︰1湯匙的提子乾或4件杏脯)。生果含有天然糖分,當水分被抽乾後,水果乾內的果糖濃縮而會令其糖分含量比例上升,參考食安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的「高糖」食物糖分參考水平(每100克固體食物超過15克糖),是次研究的樣本全屬高糖;加上水果乾的飽腹感比新鮮水果低,而藍莓乾、小紅莓乾及提子乾等體積較細小,消費者或會在不為意的情況下過量攝取糖分。即使樣本沒有添加糖分,仍需要注意食用分量。
部分產品於包裝上提供每次的食用分量供消費者參考。若包裝上或廠商未有提供,是次研究以過半數有標示食用分量的樣本所使用的食用分量,即40克,作為該樣本的每食用分量。以每食用分量計算,食用1份「鯉魚門紹香園」(#31)的士多啤梨乾所攝入的糖分最高,為31.5克。以每1克糖提供4千卡能量計算,40克樣本的糖分含量提供126千卡能量。假設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以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步行每1公里可消耗約70千卡(約20分鐘),該成年人需要步行1.8公里(約36分鐘)以消耗1份水果乾的糖分所提供的能量。
多酚
植物化合物(phytochemicals)是指一些由水果、蔬菜、穀物等植物中製造出來保護自己,對抗細菌和真菌等的物質,多具有抗氧化作用,被認為能改善健康,減低患病風險。多酚是其中一種植物化合物,而類黃酮(flavonoids)、花青素(anthocyanins)、白藜蘆醇(resveratrol)都是屬於多酚類物質。
食物中多酚的含量和類型取決於不同因素,包括食物的來源、成熟度,以及運輸、儲存過程等;多酚具有抗氧化功效,能抑制自由基(free radicals)破壞細胞。自由基於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能氧化及破壞細胞,即癌症及血管硬化栓塞形成的其中一個過程。水果是攝取多酚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現時有不同的研究指出不同類型的多酚具有不同的功效,惟每日需要攝入多少分量的多酚才能發揮效用亦各有不同的說法,現時各地區並未有為多酚訂立每日建議攝取量。
測試結果顯示,樣本間的多酚含量十分懸殊,每100克介乎549.9毫克至4,516毫克,相差逾7倍。2款士多啤梨乾及1款藍莓乾的多酚含量較高,包括「Crunchies」(#29)、「点点綠Green dot dot」(#30)及「Eden」(#6),每100克樣本分別含4,516毫克、2,371毫克和1,651毫克多酚。平均每100克多酚含量較高的水果乾類別則為士多啤梨乾、藍莓乾和小紅莓乾,含量分別為2,681.3毫克、1,094.3毫克和931.7毫克。
由於不同種類的水果能提供不同分量和類型的多酚和其他營養素,消費者應選擇及進食不同種類的水果,以攝取更全面的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