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冷凍溶脂非人人啱做
潛在風險不可不知!

運動或節食有助減肥。但手臂上的「拜拜肉」、腰間贅肉、胃腩、雙下巴等部位的脂肪,卻往往難以精準地消除。如選擇抽脂,風險高又花費大,而且康復需時,以往更曾發生致命事故。近年坊間興起標榜非手術性、「無創傷」、不用開刀或麻醉,毋須時間復原的「冷凍溶脂」程序,雖然潛在風險較抽脂低,但海外亦有出現嚴重凍傷的個案,另有個案指經處理的皮膚出現多個增厚的硬塊。本會於去年11至12月間,派員以消費者身份,實地到訪7間有提供「冷凍溶脂」程序的美容中心和診所,查詢服務詳情,發現大部分美容中心都指程序副作用輕微,要處理上臂位置的脂肪約需$4,900至接近$48,000,差異極大。本會呼籲消費者在接受程序前,必須先了解相關限制和風險,作明智之選!

程序的限制

2015年美國一份就「冷凍溶脂」作減脂和塑身用途的安全性和效能評估的系統性研究報告(systematic review)指出,「冷凍溶脂」程序的效果相對溫和,比較適合期望定點減脂(spot reduction)而脂肪量屬中等程度的人士。

 

與抽脂程序比較,「冷凍溶脂」並不能有效減重,只能用於消減局部範圍的脂肪(localized fat reduction)。故此,並不適合癡肥(obese)或者嚴重超重人士(significantly overweight)。如欲使用這種程序作身體減脂用途,則符合或接近理想體重(ideal body weight)、膚色理想,以及皮膚鬆弛問題不大的人士較為適合,用於改善即使定期做運動並維持健康飲食,仍有明顯脂肪突起(noticeable fat bulges)等脂肪較頑固的部位。

 

在本會職員向多間美容中心/診所的查詢過程中,多間公司指如欲處理的部位屬於肌肉型(例如小腿位置),或者皮膚有嚴重鬆弛問題,都未必適合接受「冷凍溶脂」程序。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資料顯示,被該局許可(cleared)用於進行冷輔助脂肪分解程序(cold-assisted lipolysis)的儀器,是供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相等或少於46.2人士,處理雙下巴及下頜位置(submental and submandibular areas)的脂肪,改善該部位鬆弛組織的外觀;亦可用於供BMI相等或少於30的人士,用作處理上臂、背部、臀部以下位置、大腿、腹部、側腰腹(flanks)等部位的脂肪。而相關儀器亦是本港部分美容中心/診所聲稱採用的儀器。

 

此外,美國一份美容外科醫學期刊指出,如欲接受程序的部位脂肪層不足,並不適宜接受相關程序,否則可能影響儀器操作時探頭的位置。若果皮膚有嚴重鬆弛問題亦不合適。而且程序亦只可能處理皮下脂肪,並不可以減少腹內脂肪;如果腹部隆起的問題是由腹直肌舒張(diastasis of recti muscles)所致,接受「冷凍溶脂」程序並無助於改善問題。換言之,要評估是否適合接受程序需要考慮多個因素。

如何計算體重指數?

成年人可按個人體重和身高計算出體重指數(BMI),並按所得指數粗略評估體重水平:

 

如何計算體重指數?

 

如果以身高1.7米,體重達230磅(相等於約104.5公斤)的女士而言,計算所得的BMI約為36,並不屬於適合接受「冷凍溶脂」程序處理身體脂肪的理想人選。

事實上,不同美容中心/診所向本會職員所提出的療程建議亦各有不同。若以同一位職員,欲以接受「冷凍溶脂」程序處理上臂部位的脂肪,不同美容中心/診所建議需要接受程序2至6次,而每次要相隔1星期至2個月不等。換言之,要完成其建議的所有程序需時最少1個月至6個月。

 

而各美容中心/診所建議需要施行程序的部位亦略有不同,3間公司聲稱只需處理俗稱「拜拜肉」的位置;另有3間指需要同時處理「拜拜肉」和手臂外側2個位置;餘下1間則建議每邊手臂都需要圍繞整個手臂分5格處理,其中1格更需要接受程序2次(詳細資料見表一)。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ssociation)指,如以非入侵性(non-invasive)方法去除脂肪,最快可能要3星期才開始見到效果,而大部分人可能需要在接受最後一次程序後3至6個月才見到較全面的效果。如選擇採用「冷凍溶脂」程序,一般需要接受程序2次,而受影響的脂肪細胞需要4至6個月時間逐漸被身體排走,在這段時間或會見到隆起脂肪的尺寸有所縮減。

 

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指,經過程序處理的皮下脂肪組織並不會即時消減,而是需要時間透過身體代謝而逐步被排走。一般而言,第一次程序可能處理較淺層的脂肪組織,而隨後的程序則用於對付相對較深層的皮下脂肪組織。故此,脂肪量較多的部位或需要接受多次程序才可達致較顯著的減脂效果,期間亦要相隔足夠時間才可以接受下一次程序。否則,如果同一部位太頻密接受程序有機會增加出現不良副作用的風險。如以美國FDA許可用於相關程序的儀器為例,一般要相隔數星期才進行下一次程序。而多個其他因素例如血管分布和新陳代謝速度,都可能影響局部範圍脂肪消減情況。 

 

以手臂而言,普遍美容中心說明需以程序處理「拜拜肉」和手臂外側。

以手臂而言,普遍美容中心說明需以程序處理「拜拜肉」和手臂外側。

 

不同美容中心/診所就本會指定職員上臂提出的「冷凍溶脂」療程建議及詳細資料

 

 

部分美容中心/診所的網頁資料標榜「1次程序可以減少約27%脂肪」或「減少治療部位的脂肪達27%」,但以較細小的字體說明所指的是「減少脂肪細胞」。換言之,所指的是減少接受程序處理部位的脂肪細胞,並不是身體的整體脂肪量。惟網頁資料普遍沒有說明如何量度脂肪細胞的減少幅度。 

 

部分美容中心標榜1次程序可以「消除27%脂肪」,但實際所指是消除該特定部位的脂肪細胞量,並不是整個身體的脂肪量。

部分美容中心標榜1次程序可以「消除27%脂肪」,但實際所指是消除該特定部位的脂肪細胞量,並不是整個身體的脂肪量。

本會職員查詢時,有部分美容中心表示,接受程序後經處理部位的脂肪細胞減少幅度由18%至最多27%不等,不過實際減幅可能因應不同部位而有所不同,效果亦因人而異。當本會職員查詢如何評估程序成效時,部分美容中心指會以接受程序前後所拍的照片作比對,或以目測的方法評估程序成效,更有少數美容中心指客人自己會「感覺得到效果」,評估效果的方法較粗疏及難以量化。

另一方面,本會檢視過往接獲「冷凍溶脂」程序相關的投訴個案,發現部分投訴人指即使接受了多次程序,但效果仍遜預期,甚或全無效果。考慮到有海外研究指出,以不同身體部位接受程序所減少脂肪細胞的效果差異亦很大,而且效果會因人而異。為了減少消費爭議,本會認為,服務供應商有責任向消費者清楚說明程序成效的量度方法,以及見到較顯著效果所需的時間,例如量度體重及計算身體脂肪比例、以卡尺(caliper)量度尺寸等,讓消費者了解具體評估程序成效的方法。

身體成分分析儀量度數據未必能用於評估程序成效

在評估需要接受程序的位置和次數期間,部分美容中心要求本會職員「上磅」,以身體成分分析儀(body composition analyser)量度、評估和分析其體重、脂肪量、肌肉量、水分等數據。事實上,這類儀器利用生物電阻(bioelectrical impedance),以微量電流流經身體及量度所得的電阻數值,來評估人體各種組合成分的含量。所得的數據雖然可以大概評估客人身體的脂肪重量等數值,不過,消費者需留意,飲食、體溫、皮膚水分等多個因素都可能影響量度所得的數值。故此,本會並不建議消費者單靠參考該些數據來評估程序是否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