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樣本及項目
營養成分要睇真
作為減重的重要一環,消費者或需依賴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資訊計算每天或每餐所攝入的營養成分,所以標籤上所標示的營養成分的準確性相當重要。有見及此,本會隨機挑選了9款實試所得的營養餐,並送往實驗室作營養成分的測試,檢測涵蓋樣本的所有可食用部分,包括醬汁(如有)。測試項目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及鈉含量。另外,是次研究亦檢視了樣本包裝上的成分資料(詳情見表二)以作比較。
雖然是次測試的大部分樣本都不屬於預先包裝食物,未必需要標示營養標籤,惟該等公司亦應確保所提供的營養成分資訊準確無誤,以供消費者參閱。因此,本會參考《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下稱《技術指引》),該指引內訂明能量、總脂肪和鈉含量的規管容忍限為檢測結果不高於標示值的120%,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規管容忍限為檢測結果不低於標示值的80%。由於「Eatology」(#3)的樣本包裝上未有標示營養標籤,因此該樣本的測試結果未能與其營養素標示值比較。其餘8款樣本均有至少1種標示的營養素含量與檢測結果的差異超出《技術指引》的規管容忍限。除了「Easy Food」(#2)有標示膳食纖維含量及「Fitasty」(#5)有標示鈉含量外,其餘樣本均沒有標示該2種營養素含量,因此其他7款樣本未能就這2種營養素作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