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
營養餐概覽
餐單聲稱由專業人士設計
是次調查的餐單,大部分都標榜使用健康食材,營養素經過專業人士精心設計及計算,能令身體攝取均衡營養,從而達致理想體重。「Fitasty」(#5)表示餐單由註冊營養師計算營養素,食物沒有添加防腐劑和味精,並以少油、少鹽和少糖的原則烹調;「Fittery」(#6)表示餐單是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營養指引訂立;「Mealthy」(#7)表示餐單屬高蛋白質,有助瘦身,並聲稱餐單的營養資料乃根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營養資料查詢系統」而訂;「NOSH」(#8)稱餐單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之飲食建議而訂立,並由合作的專業營養師驗證。「Bain Marie」(#1)、「Eatology」(#3)、「EatUP」(#4)及「Nutrition Kitchen」(#9)則表示由營養師、私人教練、廚師或身體組成分析專家設計。
如消費者希望先諮詢營養師意見,以判斷哪些餐單較適合自己,「Eatology」(#3)、「Fittery」(#6)及「NOSH」(#8)可提供營養師諮詢服務;而「Bain Marie」(#1)及「Mealthy」(#7)雖然沒有提供此服務,但可轉介營養師予消費者。
部分餐單以卡路里計算
除了「Fitasty」(#5)、「Mealthy」(#7)和「NOSH」(#8)只提供1款營養種類的餐單外,其餘6間公司都有提供不同卡路里的餐單以供選擇,例如「Bain Marie」(#1)提供每天1,200或1,450卡路里的餐膳;而「Nutrition Kitchen」(#9)則提供每餐約350或487卡路里的餐膳,分別為較靜態的女性及男性而設,消費者可視乎需要作選擇。
訂餐細節要留神
收費懸殊 平均每餐$64至$219
消費者如有意長期食用這些營養餐,相信收費會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根據是次調查所得,訂購此類營養餐並不像一般外賣點餐每次只購買1餐的分量。每次最少的訂餐分量由每天1餐,最少訂2天起「Easy Food」(#2)至2星期共20餐「Mealthy」(#7)。初次訂餐人士若然希望每天進食1餐營養餐,調查中只有「Easy Food」(#2)及「Fitasty」(#5)提供此項選擇。綜合全部營養餐的資料,收費一般視乎訂購日數及/或餐單的卡路里而定,平均每餐為$64至$219。
最長提供5星期餐單
除了營養,餐膳是否合乎個人口味亦是另一考慮因素。調查的9間公司全部都有在網站上列明餐單,由1星期「Easy Food」(#2)及「Eatology」(#3)至5星期「Fitasty」(#5)不等,供消費者查閱。餐單一般不包括飲品,種類方面尚算多元化,涵蓋不同肉類,包括牛肉、豬肉、雞肉或魚類,菜式則以西式、泰式或日式為主。
部分地區不設送餐服務
是次調查的所有公司都有提供營養餐送遞上門服務,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享用食物,非常方便,但要留意並非所有地區都設有送遞服務。「Eatology」(#3)會送餐到全港大部分區域,「Fitasty」(#5)、「Fittery」(#6)、「Mealthy」(#7)、「NOSH」(#8)及「Nutrition Kitchen」(#9)會對個別地區設送餐限制,例如流浮山、落馬洲等偏遠地區不設送餐服務;「Bain Marie」(#1)及「EatUP」(#4)則不會送餐至新界區。除了餐膳的基本收費外,消費者還需留意部分公司或會對特定送餐地點收取送餐費用。「NOSH」(#8)會對部分新界地區例如將軍澳、愉景灣等收取每天$25至$100送餐費;「Nutrition Kitchen」(#9)則會對愉景灣及山頂分別收取每天$40及$100送餐費;而在「Mealthy」(#7)訂餐超過$500則豁免送餐費。消費者在選擇服務時應先了解清楚運費詳情,以免大失預算。
留意截單及送餐時間
與一般外賣點餐不同,訂購營養餐並不設即時送餐。由下單至送餐,由最快約1天「Bain Marie」(#1)及「Easy Food」(#2)至4天「EatUP」(#4)及「Mealthy」(#7)不等。
送餐時間方面,「Easy Food」(#2)分別對港島、九龍及新界區的客戶提供不同時段以供選擇;「Bain Marie」(#1)及「EatUP」(#4)會在上午8時前送餐;「Fitasty」(#5)、「Fittery」(#6)及「NOSH」(#8)則表示除部分地區外,一般送餐時段由上午7時至下午6時不等;「Eatology」(#3)則容許消費者選擇由上午7時至11時的任何半小時接收食物,亦可選擇由下午5時半至7時半起接收翌日的食物,送餐時間較具彈性。
留意運送設備確保食物衞生
製作好的營養餐一般會冷凍或冷藏儲存,消費者進食前需自行加熱,因此,運送過程的保溫設備尤其重要。「Fitasty」(#5)、「Fittery」(#6)和「Mealthy」(#7)都表示會以冷凍車、冷藏車及/或保溫袋運輸,以確保食物安全。「Easy Food」(#2)、「Eatology」(#3)、「EatUP」(#4)、「NOSH」(#8)及「Nutrition Kitchen」(#9)則以保溫袋及/或保溫箱盛載餐膳,惟「Bain Marie」(#1)只以紙袋運送食物,處理方式有欠理想。
每次送餐數量
若然消費者訂購每天多餐,公司會否逐餐送遞呢?「Fitasty」(#5)和「Mealthy」(#7)的餐膳屬密封及可冷凍,保存期限相對較長,因此,「Fitasty」(#5)會每3至4天送餐1次,而「Mealthy」(#7)則會在2星期內送餐4次,一般在星期一及星期四送餐。餘下的公司則表示每天會送餐1次。
儲存及翻熱
消費者在收到食物時如非立即食用,便需妥善儲存,以免滋生細菌。「Easy Food」(#2)、「Eatology」(#3)及「Nutrition Kitchen」(#9)都沒有在其公司網站或食物包裝上指示消費者如何儲存餐膳,當中「Easy Food」(#2)亦沒有在公司網站或食物包裝上指示如何翻熱食物,本會建議上述3間公司盡快作出相應的改善。是次調查中以「Fitasty」(#5)的指示最清晰,不論在其公司的網站內或餐膳的包裝上均清楚列明如何儲存及翻熱食物。
「Fitasty」(#5)在包裝上(左圖)及其網站內(右圖)的儲存及翻熱食物的指示最為清晰。
餐盒物料多屬即棄
除了「EasyFood」(#2)及「EatUP」(#4)沒有提供資料,「Fitasty」(#5)不設餐盒外,其餘公司都表示餐盒屬可降解或可回收物料,例如「NOSH」(#8)及「Nutrition Kitchen」(#9)均表示餐盒由甘蔗及/或PLA塑料製成,當中「NOSH」(#8)稱餐盒在100天內便會分解;「Nutrition Kitchen」(#9)則表示會使用由環保紙製成的包裝袋;「Bain Marie」(#1)聲稱餐盒由植物製成;「Eatology」(#3)及「Mealthy」(#7)表示餐盒屬可降解物料;「Fittery」(#6)則表示餐盒屬可回收的5號塑料。雖然大部分公司一般都採用較環保的餐盒,但該等餐盒大多是用完即棄,會為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至於餐具一般需由消費者自備。
特別要求及安排
更改、暫停或取消訂單
如消費者在下單後希望更改訂單內容,「Bain Marie」(#1)、「Eatology」(#3)、「EatUP」(#4)、「Fitasty」(#5)、「Fittery」(#6)、「NOSH」(#8)及「Nutrition Kitchen」(#9)都表示需要在1至3個工作天前向公司提出,個別公司更設有特定條款,例如「EatUP」(#4)表示只有購買20天及60天套餐才可更改送餐日期。
如消費者因個人原因需要暫停食用餐膳,「Bain Marie」(#1)、「Eatology」(#3)、「Fitasty」(#5)、「Fittery」(#6)及「NOSH」(#8)都可以暫停送餐,較為靈活,但要留意延長套餐限期一般由2星期至1年不等,視乎訂購餐單的日數而定。當中「Bain Marie」(#1)表示套餐不設限期;「Eatology」(#3)建議聯絡公司商討安排,以免過期後浪費金錢。
至於下單後如需取消訂單,「Eatology」(#3)、「Fitasty」(#5)、「NOSH」(#8)及「Nutrition Kitchen」(#9)都設有取消政策。當中「Eatology」(#3)及「Nutrition Kitchen」(#9)需分別收取$300和$100行政費。此外,「Eatology」(#3)及「Mealthy」(#7)表示公司一旦開始製作餐膳便不能退款。「EatUP」(#4)及「Fittery」(#6)不設取消機制,但「EatUP」(#4)容許消費者將訂單轉讓他人使用。
調整餐單食材
如消費者對某類食物敏感或希望稍為調整餐單內的食材,是次調查中的全部公司都可因應消費者的要求而作出相應調整。不過,部分公司會收取額外費用,例如「Eatology」(#3)會對每項剔除的食材收取每天$35附加費。如無法在主菜中剔除某種食材,「Nutrition Kitchen」(#9)容許消費者從當天的餐單中選擇另一款作為代替,安排較有彈性。
送餐時無人接收的處理方法
部分送餐時段長達數小時,消費者未必時刻在場等候。如送餐時沒有人接收的話,處理方法大致有兩種。「Bain Marie」(#1)、「Fittery」(#6)、「NOSH」(#8)及「Nutrition Kitchen」(#9)會將餐膳放在門外、大堂或接待處;而「Fitasty」(#5)及「Mealthy」(#7)則會送回公司待翌日再派送。由於這些營養餐一般需冷凍或冷藏,建議消費者在送餐時段盡量留意通知,如果不是即時食用,收到食物後應盡快放入雪櫃或冰箱,以免變壞。
疫情下的措施
近期疫情雖稍為緩和,但大眾仍然需要時刻注意保持衞生,是次調查亦有向公司了解其防疫措施,「Bain Marie」(#1)、「Eatology」(#3)、「Fittery」(#6)、「Mealthy」(#7)、「NOSH」(#8)及「Nutrition Kitchen」(#9)有向本會提供疫情下特別安排的資料。當中以「NOSH」(#8)提供的資料較為詳盡,例如員工會每天量度體溫和進行快速測試、運送食物的隔熱袋會預先消毒、暫停回收隔熱袋及只送餐至指定地點或大堂。公司如有採取相關防疫措施,相信消費者會較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