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懂綠茶
學懂綠茶
綠茶為未經發酵的茶,意思是茶葉經採收後馬上被加熱殺菁。殺菁為製茶工序之一,可去除茶葉的草青氣、使茶菁脫水變軟,以及破壞茶葉中的酶(enzyme),從而阻止其繼續發酵。殺菁主要有「炒青」和「蒸青」兩種方法,前者把茶葉放到鍋中炒製,多用於中式綠茶;後者以蒸氣把茶葉加熱,常見於日式綠茶。
一般而言,茗茶的風味取決於當中的化學成分。茶葉中的兒茶素(catechin)和咖啡因(caffeine)是茶湯中苦澀味的主要來源,而茶胺酸(L-Theanine)則帶甘甜的鮮味,於日語中該鮮甜的滋味又稱為「旨味」(umami)。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把茶胺酸轉化成兒茶素,茶農因此在種植高品質的茶葉時會以蘆葦布遮蓋茶菁,阻截陽光照射以減少茶菁的光合作用,務求保留綠茶的甘甜和抑壓苦澀感。以遮光法培植的茶葉需要額外的工序和人手,產量較一般茶葉少,故該等茗茶的售價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