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
收費高即代表計劃好?
是次調查26間機構的33個計劃中,若以每個計劃所顯示的最低價格(如有)作比較,收費由$820「毅力醫護健康集團」(#17)至$8,310「養和醫院/東區醫療中心」(#7)不等,相差逾9倍。其中15間機構提供的18個身體檢查計劃都顯示2項不同的收費,例如「原價/優惠價」,營造出促銷的效果,容易令消費者產生迫切性的感覺。「香港婦檢及駿檢中心」(#15)及「健柏健康管理中心」(#16)甚至只刪除較高的價格,而顯示另一個較低的價格,卻未有標明所代表的意思。
各體檢計劃的收費差距或涉及多項因素,包括檢查項目的數量及複雜性、及撰寫報告的人員的資格等。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體檢計劃時,不應只着眼於計劃的收費及折扣,更要留意計劃涵蓋的檢查項目及種類、負責檢查的人員的專業資格,例如註冊護士、合資格的放射科技師或健康服務員等,並尋求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身體檢查計劃。
調查中有2間機構以刪除價的形式顯示收費,卻沒有說明意思和時限,令消費者難以捉摸是長期折扣價或是營造促銷的手法。
體檢應否按年齡作選擇?
消費者在選擇身體檢查計劃時,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或會是該計劃的內容是否適合自己的年齡。調查中大部分基本計劃的建議適合年齡最低由12歲至20歲或以上,惟「嘉諾撒醫院」(#2)表示消費者需自行與醫院聯絡以了解該計劃適合的人士。此外,個別計劃設有建議年齡上限,例如「明德醫療中心」(#8)稱其計劃適合40歲以下人士;而「聖德肋撒醫院」(#11)指計劃適合18歲至80歲人士。除了年齡外,「仁匯醫務集團」(#13)及「快驗保(香港)有限公司」(#18)則標示其計劃適合首次接受身體檢查的人士使用。
市面上的身體檢查計劃林林總總,如有專人為消費者提供建議檢查內容定會較為合適。最理想的做法當然是由醫生按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及家族病史去建議合適的檢查內容。
加拿大提供清單方便醫生建議消費者進行哪些檢查項目。
檢查項目愈多愈好?
檢查項目並非愈多愈好,原因是進行每一種檢驗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潛在危險或副作用,所以醫生一般會先採用幾乎沒有風險或低風險的檢驗方式,並將那些有較大風險的檢驗(例如腸胃鏡),留待有更大或更明確的需要時才採用。
由於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夠經由健康檢查被發現的,一些發展較為急促的疾病,也可以在健康檢查完成不久之後才出現。因此,即使健康檢查結果理想,也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掉以輕心。如消費者對健康感到疑慮或身體出現未能解釋的變化,例如胃口轉差、體重明顯下降或大便習慣無故改變等,這些異常情況都可能是患上嚴重疾病的先兆,應盡早求診,找出背後的原因並對症下藥,切勿因最近身體檢查結果正常而不加理會。
部分計劃列出的檢驗項目數量眾多,當中有項目會分拆為不同小項,消費者未必能理解當中細節,在選擇前應徵詢專業意見和清楚查詢。
選合適計劃要留意收費細項及諮詢醫生意見?
坊間的身體檢查計劃種類繁多,收費差異大,不少機構更提供各項附加檢查項目予消費者選購(詳情見表二)。一般來說,血液分析、腎功能、肝功能、血脂及空腹血糖等是常見的檢查項目。此外,部分機構或會以附加形式出售檢查項目,此舉雖能彈性配合消費者的需要,但同時會令其基本收費看似較低。例如「毅力醫護健康集團」(#17)的收費$820為是次調查套餐價最低的體檢計劃,但其涵蓋的項目有限,以血脂肪的檢查為例,該計劃只包括總膽固醇,若然消費者希望更深入了解當中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指數以作為較全面的心血管健康評估,或需額外加購這些檢查項目。因此,消費者應細心比較各計劃的內容是否合乎自己的需要,不要被較低的套餐價折扣或限時優惠所吸引。
由於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面對的健康風險各有不同,所需的檢查和化驗項目也會因人而異,例如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及家族病歷而有所不同,故並沒有一套硬性的標準項目必須跟從。消費者應諮詢家庭醫生,並由醫生作風險評估,包括詢問詳細病歷及家族病史,及進行臨床檢查,例如量度體重、身高、血壓和心跳等,再根據其專業意見制定合適的健康評估項目。
一般身體檢查的程序包括:
- 與醫生會面及接受詳細的臨床評估,並分析個人的健康狀況、生活習慣、家族病史及有否出現疾病的徵狀等;
- 因應消費者的需要,建議合適的檢查項目及安排所需的化驗;
- 由醫生解釋檢查結果,並針對所發現的問題商討適切的跟進治療或轉介
基本檢查通常包括哪些項目?為甚麼?
由於大部分身體檢查計劃所包括的檢查項目都不盡相同,根據是次調查結果,本會抽取部分基本身體檢查計劃內較常見的項目,分析這些項目在醫學上的作用。
「健康評估」:較多計劃涵蓋健康問卷調查、病歷評估或健康分析。醫生會考慮消費者的家族病史、個人生活習慣及病徵等因素,才決定進行哪些檢查項目。因此,「健康評估」對之後的檢查相當重要。
「血液分析」:全部調查的計劃都包括全血計算/血全像/血常規,而「嘉諾撒醫院」(#2)、「港怡醫院」(#5)、「養和醫院/東區醫療中心」(#7)、「仁匯醫務集團」(#13)、「香港婦檢及駿檢中心」(#15)、「香港專科」(#24)及「尚至醫療」(#26)的計劃同時包括量度血沉降率。
全血計算/血全像/血常規包括檢查血色素、白/紅血球數量及血小板數量等。通過測試及細胞計算可以得知消費者是否患上貧血。若白血球或血小板異常地增加或減少,便需要作進一步的檢驗,評估是否患上血液或骨髓疾病。另外,血沉降率屬發炎指數之一,用來測試身體是否有發炎症狀。由於很多情況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症及懷孕等都會導致血沉降率上升,需配合其他檢查和臨床診斷作深入化驗。
「血脂肪」:27個計劃都包括檢驗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這些都是一般「血脂肪」涵蓋的檢測項目,用作評估患上心臟病、中風、心肌梗塞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糖尿」:全部調查的計劃都包括檢查空腹血糖或隨機血糖。
血糖指數主要是用來診斷是否患上糖尿病。空腹血糖是指超過8小時未進食的血糖指數;而隨機血糖則是不論空腹或進食後所量度的血糖指數。一般身體檢查會先量度空腹血糖,如空腹血糖的指數已超標,進餐後的血糖指數一般偏高。
「腎功能」:全部調查的計劃都包括尿液常規檢查/尿液分析,有27個計劃都包括量度尿素/血尿素及肌酸酐的數值。「肌酸酐」和「尿素」是用於評估腎功能的2個最常見參數。腎臟通常可以藉尿液將肌酸酐排出體外,若腎臟出現問題,肌酸酐濃度便會上升。而尿素會經血液輸送至腎臟,腎臟能過濾尿素,如肌酸酐或尿素指數偏高或偏低反映腎臟功能或出現問題。另外,「鈉」及「鉀」的水平也常作為腎功能概況的指標之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尿道問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士或需要接受較全面的腎功能檢查。
「肝功能」:28個計劃包括檢驗「谷草轉氨酶」及「谷丙轉氨酶」的水平,此外,分別有18個及24個計劃包括檢驗「鹼性磷酸酶」及「總膽紅素」水平。肝功能檢查基本由「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鹼性磷酸酶」及「總膽紅素」的數值組成,如「谷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的指數過高,代表肝臟正在發炎或受損,長遠有機會惡化至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等。至於「鹼性磷酸酶」的水平過高,主要是由肝臟及骨骼方面的疾病所引致,例如肝癌、肝膽管阻塞或骨折;而總膽紅素含量過高,代表肝臟或不能將廢物排出體外,可能是由於膽管閉塞或肝炎所引起,或是由非肝臟的病因,例如溶血性貧血所導致。
「腸道檢查」:17個計劃包括大便隱血檢查,另有9個包括大便常規檢查。
「大便隱血檢查」的原理是檢查大便樣本裏是否有肉眼看不到的血液,是針對大腸癌的一線篩查試驗。一般而言,50歲或以上的成年人可考慮接受該測試。如出現貧血或肝膽問題,醫生會安排作「大便寄生蟲」檢驗,但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為毫無病徵的人士作該項檢驗。「大便常規檢查」則通過肉眼和顯微鏡檢查,觀察大便樣本的形狀、顏色及細胞等,用作判斷腸道功能。
上述體檢項目適用於一般有需要的消費者,而個別群組或可考慮進行其他檢查項目:
檢查應由醫生或醫護人員作診斷?
要判斷身體狀況是否正常,除了留意驗身報告上的指數外,臨床的觀察和診斷同樣重要,因此,由醫生在身體檢查的過程中作診斷會比較理想。是次調查中,23個計劃都有醫生參與診斷過程,並由護士、健康服務員及/或放射科技師等協助,其餘10個計劃包括「仁匯醫務集團」(#13)、「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集團有限公司」(#14)、「健柏健康管理中心」(#16)、「毅力醫護健康集團」(#17)、「快驗保(香港)有限公司」(#18)、「時代醫療集團」(#19)、「美邦醫學體檢中心」(#20)、「醫薈體檢坊」(#21)及「香港仁和體檢中心」(#23)則表示其基本計劃只由醫護人員、護士、健康助理、放射科技師及/或化驗所人員等負責進行檢查。
可否選擇檢查人員的性別?
驗身時醫護人員與消費者難免會有身體接觸,尤其當檢查一些男性或女性部位例如前列腺或子宮頸等,部分人士或會感到尷尬,如機構容許消費者選擇檢查人員的性別,相信會令人較為自在。「聖德肋撒醫院」(#11)、「仁匯醫務集團」(#13)及「健柏健康管理中心」(#16)都表示消費者不可自行選擇檢查人員的性別,當中「仁匯醫務集團」(#13)稱所有女士驗身計劃或項目 (例如柏氏抹片) 全程由女醫護人員負責。「養和醫院/東區醫療中心」(#7)表示只可在進行體格檢查時選擇醫生性別,但不適用於超聲波檢查;「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集團有限公司」(#14)則視乎檢查項目而定。
消費者能否自行解讀驗身報告?
面對驗身報告上一大堆醫學名詞,對消費者而言或會感到非常陌生,因此,驗身報告最好是由醫生解讀。「嘉諾撒醫院」(#2)、「寶血醫院 (明愛)」(#9)、「快驗保(香港)有限公司」(#18)及「尚至醫療」(#26)的計劃都不包括由醫生講解報告,「美邦醫學體檢中心」(#20)及「香港仁和體檢中心」(#23)則沒有提供相關資料註明報告由醫生解讀。由於每種檢驗都存在技術上的局限,醫生需要配合臨床診斷,才能作出有意義的分析、評估及建議。
檢查結果有機會出現「假陽性 (false positives)」和「假陰性 (false negatives)」兩種誤診的情況。「假陽性」是指檢驗結果錯誤地顯示驗身者已患上某種疾病,但實情並非如此,或需要覆檢或進一步做較複雜的檢驗。額外檢驗除了帶有風險外,亦涉及不必要的金錢損失和焦慮,令人感到精神困擾。「假陰性」則是指檢驗的方法未能正確地查出身體已患上某種疾病,可能因「走漏眼」而引致延誤就醫。因此,驗身報告應由醫生解讀,結合臨床診斷及全面評估,作出準確的判斷,並向消費者解釋身體檢查結果的意義,針對所發現的問題作出輔導,一起商討適切的跟進、治療或轉介。
完成報告需時多久?
消費者如急需驗身報告作特定用途,可留意機構驗身後完成及/或聽取報告所需的時間,由最快的2至3個工作天「寶血醫院 (明愛)」(#9)至4至5星期「聖德肋撒醫院」(#11)不等。「嘉諾撒醫院」(#2)及「播道醫院」(#4)都表示如有緊急需要或報告有異常情況會另行通知;「明德醫療中心」(#8)則指如有需要可安排特快報告,較為方便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