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好癢!測25款驅蚊劑
邊款保護力最強?

根據食環署在2021年至2023年的誘蚊器指數紀錄,每年到了4月白紋伊蚊數量便會開始上升,到6月更會達致高峰。因此,喜愛戶外活動的人士無論是遠足或是帶孩子到公園,都要做足防蚊措施。本會是次測試了25款市面有售的驅蚊劑,在實驗室內以真人實試各樣本是否具有防止蚊子飛上手臂的效能,結果發現不同活性成分的樣本效能存在頗大差異。本會亦邀請專家為消費者提供驅蚊和防蚊的貼士,幫大家免受蚊癢之苦。

持份者意見及回應

預防被蚊子叮咬,可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孕婦及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在一般的情況下,孕婦使用DEET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

如兒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2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DEET產品。關於使用昆蟲驅避劑的詳情和須注意的要點,請參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38927.html)。如果打算前往相關疾病流行的地區或國家,應在出發前6星期或更早諮詢醫生,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避免受到叮咬。

大部分人被蚊叮後的皮膚反應屬輕微,少數人尤其是兒童可能會出現較強烈的反應,例如較大面積的紅腫、疼痛、叮咬處出現小水泡等。輕微的叮咬反應一般會短時間自行消退。患者可以用水及肥皂清洗患處,敷上冰袋或退熱貼,或塗上非處方的止癢產品如薄荷膏等。盡量不要搔抓患處,以免引致皮膚破損受到感染。情況嚴重如大面積紅腫及持續疼痛、大範圍出現蕁痳疹或嚴重的過敏反應等,應立即求醫處理。

「3M」(#1)的代理商交來資料支持其效能聲稱。

「歐護」(#2和#7)的代理商提供其產品的藥效測試報告及毒性測試報告。該公司指其藥效測試報告支持#7的防蚊時間6小時的聲稱,該公司認為,影響藥效測試結果的因素很多,方法或者參數的不同會使測試結果呈現較大差異。該公司又表示,#2適用於2歲以上兒童,但孕婦不宜使用。

「萬寧」(#3和#14)的代理商交來安全性測試報告和文獻,指本會的測試結果及其交來的文件支持其產品具有驅蚊效能。該公司指#3經皮膚專科醫生測試及驗證,可安心使用。該公司又稱#14建議3歲或以上兒童使用。該公司又建議孕婦或授乳媽媽使用其產品前先諮詢醫護人員意見。

「殺牠死」(#5)的代理商交來驅蚊測試報告,分別採用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測試方法和馬來西亞標準的測試方法,分別得出6小時後效能在80%和90%的測試結果,指其測試結果與本會的測試結果有分別,可能由於測試方法不同。該公司又交來皮膚貼布測試報告,指其產品不刺激人體。

「曼秀雷敦」(#6)的代理商交來測試報告,稱其配方有效驅蚊6小時,並通過安全性測試;又交來敏感測試報告,指其產品對敏感肌膚受試者有足夠的安全性。該公司又表示,其產品的配方特別為嬰幼兒及敏感肌而設,無香料、色素、酒精,特別溫和,成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亦得到多個國際權威組織推薦。

「Skin Technology」(#8)的代理商表示,對本會的報告內容無異議,並交來其對該產品對不同種類蚊子的驅蚊測試報告以及主要成分派卡瑞丁的濃度檢測報告,指其產品有效。

「蚊專家」(#9)的代理商表示,其委派的第三方獨立檢測得出的驅蚊測試報告與本會的埃及伊蚊測試結果有明顯分別,情況可能是測試方法不同,該公司提供的報告是以吸血率來計算忌避率,而本會的報告是基於蚊子降落手上的數量而計算忌避率。該公司又稱,其產品的技術特點是遮蓋蚊子本身的嗅覺、味覺及觸覺,從而令其不會叮咬已噴灑產品之皮膚,而不是直接令其死亡或暈倒。

「驅蚊大師」(#10)的代理商表示,本會的驅蚊效能測試結果符合該公司的預期,又指其產品採用德國研發的IR3535配方,已獲世衞、美國CDC及美國EPA等認可,確認安全有效。該公司又指其產品能提供長達8小時免被蚊子及其他昆蟲叮咬的保護,其成分對皮膚溫和,而且不含DEET成分,適合成人、兒童、孕婦及6個月以上嬰幼兒使用。該公司又交來測試報告,指其產品安全。

「莫釘我」(#11)的代理商回覆指,其包裝盒上的成分表是正確的,而樽身上的標籤則需要更新。該公司又交來資料,指其產品所用的成分IR3535安全。

「日本叮叮」(#12)的代理商交來驅蚊測試報告,指其產品的驅避率為96%,平均有效保護時間為8小時。

「博寶兒」(#13)的代理商交來驅蚊測試報告,指其產品對埃及伊蚊及致倦庫蚊有一定程度之忌避效果,於試驗期間均有約60%以上之忌避率。該公司又指,因為其產品成分均屬天然,並無年齡與用量限制,可隨環境、氣候、蚊蟲多寡等情形適量使用,及隨著時間和地點補充噴量。

「珮氏」(#16)的代理商交來驅蚊測試報告支持其聲稱,並表示其產品採用意大利專利成分天然野紅茄提取物IBI-246製成,此成分獲美國環境保護局及歐盟認可。該公司稱,此驅蚊產品系列安全有效,不含化學驅蚊成分避蚊胺及派卡瑞丁,對兒童幼嫩的肌膚溫和安全,適合男女老幼使用,建議6個月以上的嬰兒適用。該公司又稱,有實驗證明IBI-246比含避蚊胺及香茅油產品之驅蚊效果更為顯著。

「屈臣氏」(#17和#21)的代理商交來毒性測試證書和驅蚊測試報告,指其產品安全有效。該公司又稱,其驅蚊水配方溫和,不含DEET,這種溫和的配方可能對某些蚊蟲品種的防護效果較不顯著。該公司認為,#17保護範圍在4小時後下降是正常的,但結果仍然令人滿意,而#21聲稱有效時間為3小時,從第4小時開始下降也是正常的。

「Green Herb」(#18)的生產商表示已安排其產品樣本再進行驅蚊測試。

「EG」(#20)的代理商表示,測試結果或會受環境溫度和濕度、實驗方法有別等影響。該公司認為,測試中使用的蚊子是重複使用,蚊子可能在多次重複測試已具抗藥性,可導致測試結果存在差異;其次,測試使用方法與產品建議使用方法有異,防蚊液需要均勻地噴於外露皮膚上,以防蚊子叮咬。該公司又指,AIC測試較為保守,與實際在野外條件有明顯分別,故測試結果與實際使用效能存在差異。該公司又表示,將來在修訂標籤時,會加上適當的資料。

「Eco.babe」(#22)的代理商表示,其產品的配方基於先進的綠色化學,使用大豆油中的游離脂肪酸妨礙蚊子以嗅覺覓食,而Andiroba Seed Oil因其天然皮膚保濕因子而用作輔助賦形劑,不過該成分對昆蟲沒有吸引力。該公司又表示,曾於2014年在加拿大進行180分鐘測試,指該產品提供30分鐘的卓越保護,到60分鐘時,保護率降至95%以下,但仍接近。

「Mámbino Organics」(#23)的代理商表示,沒有為其產品進行過驅蚊測試,但其主要成分香茅油是廣為人知的經研究的驅蚊物質,有大量政府和科學文獻支持。

「蚊子奇拿」(#24)的代理商指本會的測試結果反映其產品對致倦庫蚊這類型常見蚊子有著長效保護作用,並交來文獻指其天然香茅香薰成分具有防蚊蟲的功效。該公司又指,本會測試的樣本為其舊配方產品,目前已有新配方採用15% Picaridin成分的產品供應。

「趣樂」(#25)的生產商表示,其產品不僅對成年人安全,對嬰兒(包括新生兒)也安全,嚴格來說,它不是一種驅蚊劑,因為它不含有高劑量的強效化學驅蟲成分,而其主要功能是安全的戶外保濕劑,並且在室外逗留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提供一些驅蚊效果。該公司又稱,自2004年推出產品以來,沒有收到客戶的任何不良反應。該公司又表示,在引入該產品到香港時,曾聯絡本港的漁護署及衞生署,獲得回覆指該產品不屬於除害劑或驅蟲劑,因此該公司認為,不應要求該產品通過arm-in-cage這種為驅蟲劑而設的測試。該公司又指,含有10%至50% DEET的驅蟲劑才應預期通過arm-in-cage測試,而該產品只含有少於0.5%檸檬尤加利油,應該不需以此方法測試。(本會按:該產品包括在是次測試之樣本中,因其產品名稱及描述有「防蚊蟲」字眼,而標籤上亦有「有效驅蚊蟲」字句。而據該公司交來的資料,漁護署指其產品直接施用於人體,因而不屬於「除害劑」(pesticide),所以不在《除害劑條例》涵蓋的範圍,而衞生署指其產品不屬於「藥劑製品」(pharmaceutical product),兩者皆沒有表示其產品不是驅蚊劑。)

(本文部分資料由香港醫學會會董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董鄭倩敏藥劑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