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好痒!测25款驱蚊剂
边款保护力最强?

根据食环署在2021年至2023年的诱蚊器指数纪录,每年到了4月白纹伊蚊数量便会开始上升,到6月更会达致高峰。因此,喜爱户外活动的人士无论是远足或是带孩子到公园,都要做足防蚊措施。本会是次测试了25款市面有售的驱蚊剂,在实验室内以真人实试各样本是否具有防止蚊子飞上手臂的效能,结果发现不同活性成分的样本效能存在颇大差异。本会亦邀请专家为消费者提供驱蚊和防蚊的贴士,帮大家免受蚊痒之苦。

持份者意见及回应

预防被蚊子叮咬,可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涂上含DEET成分的昆虫驱避剂。孕妇及6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DEET成分的昆虫驱避剂。在一般的情况下,孕妇使用DEET的浓度上限是30%,儿童则为10%。

如儿童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机会被蚊叮咬,2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DEET产品。关于使用昆虫驱避剂的详情和须注意的要点,请参阅「使用昆虫驱避剂的注意事项」(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38927.html)。如果打算前往相关疾病流行的地区或国家,应在出发前6星期或更早谘询医生,并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避免受到叮咬。

大部分人被蚊叮后的皮肤反应属轻微,少数人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出现较强烈的反应,例如较大面积的红肿、疼痛、叮咬处出现小水泡等。轻微的叮咬反应一般会短时间自行消退。患者可以用水及肥皂清洗患处,敷上冰袋或退热贴,或涂上非处方的止痒产品如薄荷膏等。尽量不要搔抓患处,以免引致皮肤破损受到感染。情况严重如大面积红肿及持续疼痛、大范围出现荨麻疹或严重的过敏反应等,应立即求医处理。

「3M」(#1)的代理商交来资料支持其效能声称。

「欧护」(#2和#7)的代理商提供其产品的药效测试报告及毒性测试报告。该公司指其药效测试报告支持#7的防蚊时间6小时的声称,该公司认为,影响药效测试结果的因素很多,方法或者参数的不同会使测试结果呈现较大差异。该公司又表示,#2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但孕妇不宜使用。

「万宁」(#3和#14)的代理商交来安全性测试报告和文献,指本会的测试结果及其交来的文件支持其产品具有驱蚊效能。该公司指#3经皮肤专科医生测试及验证,可安心使用。该公司又称#14建议3岁或以上儿童使用。该公司又建议孕妇或授乳妈妈使用其产品前先谘询医护人员意见。

「杀它死」(#5)的代理商交来驱蚊测试报告,分别采用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测试方法和马来西亚标准的测试方法,分别得出6小时后效能在80%和90%的测试结果,指其测试结果与本会的测试结果有分别,可能由于测试方法不同。该公司又交来皮肤贴布测试报告,指其产品不刺激人体。

「曼秀雷敦」(#6)的代理商交来测试报告,称其配方有效驱蚊6小时,并通过安全性测试;又交来敏感测试报告,指其产品对敏感肌肤受试者有足够的安全性。该公司又表示,其产品的配方特别为婴幼儿及敏感肌而设,无香料、色素、酒精,特别温和,成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亦得到多个国际权威组织推荐。

「Skin Technology」(#8)的代理商表示,对本会的报告内容无异议,并交来其对该产品对不同种类蚊子的驱蚊测试报告以及主要成分派卡瑞丁的浓度检测报告,指其产品有效。

「蚊专家」(#9)的代理商表示,其委派的第三方独立检测得出的驱蚊测试报告与本会的埃及伊蚊测试结果有明显分别,情况可能是测试方法不同,该公司提供的报告是以吸血率来计算忌避率,而本会的报告是基于蚊子降落手上的数量而计算忌避率。该公司又称,其产品的技术特点是遮盖蚊子本身的嗅觉、味觉及触觉,从而令其不会叮咬已喷洒产品之皮肤,而不是直接令其死亡或晕倒。

「驱蚊大师」(#10)的代理商表示,本会的驱蚊效能测试结果符合该公司的预期,又指其产品采用德国研发的IR3535配方,已获世卫、美国CDC及美国EPA等认可,确认安全有效。该公司又指其产品能提供长达8小时免被蚊子及其他昆虫叮咬的保护,其成分对皮肤温和,而且不含DEET成分,适合成人、儿童、孕妇及6个月以上婴幼儿使用。该公司又交来测试报告,指其产品安全。

「莫钉我」(#11)的代理商回复指,其包装盒上的成分表是正确的,而樽身上的标签则需要更新。该公司又交来资料,指其产品所用的成分IR3535安全。

「日本叮叮」(#12)的代理商交来驱蚊测试报告,指其产品的驱避率为96%,平均有效保护时间为8小时。

「博宝儿」(#13)的代理商交来驱蚊测试报告,指其产品对埃及伊蚊及致倦库蚊有一定程度之忌避效果,于试验期间均有约60%以上之忌避率。该公司又指,因为其产品成分均属天然,并无年龄与用量限制,可随环境、气候、蚊虫多寡等情形适量使用,及随着时间和地点补充喷量。

「佩氏」(#16)的代理商交来驱蚊测试报告支持其声称,并表示其产品采用意大利专利成分天然野红茄提取物IBI-246制成,此成分获美国环境保护局及欧盟认可。该公司称,此驱蚊产品系列安全有效,不含化学驱蚊成分避蚊胺及派卡瑞丁,对儿童幼嫩的肌肤温和安全,适合男女老幼使用,建议6个月以上的婴儿适用。该公司又称,有实验证明IBI-246比含避蚊胺及香茅油产品之驱蚊效果更为显著。

「屈臣氏」(#17和#21)的代理商交来毒性测试证书和驱蚊测试报告,指其产品安全有效。该公司又称,其驱蚊水配方温和,不含DEET,这种温和的配方可能对某些蚊虫品种的防护效果较不显著。该公司认为,#17保护范围在4小时后下降是正常的,但结果仍然令人满意,而#21声称有效时间为3小时,从第4小时开始下降也是正常的。

「Green Herb」(#18)的生产商表示已安排其产品样本再进行驱蚊测试。

「EG」(#20)的代理商表示,测试结果或会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实验方法有别等影响。该公司认为,测试中使用的蚊子是重复使用,蚊子可能在多次重复测试已具抗药性,可导致测试结果存在差异;其次,测试使用方法与产品建议使用方法有异,防蚊液需要均匀地喷于外露皮肤上,以防蚊子叮咬。该公司又指,AIC测试较为保守,与实际在野外条件有明显分别,故测试结果与实际使用效能存在差异。该公司又表示,将来在修订标签时,会加上适当的资料。

「Eco.babe」(#22)的代理商表示,其产品的配方基于先进的绿色化学,使用大豆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妨碍蚊子以嗅觉觅食,而Andiroba Seed Oil因其天然皮肤保湿因子而用作辅助赋形剂,不过该成分对昆虫没有吸引力。该公司又表示,曾于2014年在加拿大进行180分钟测试,指该产品提供30分钟的卓越保护,到60分钟时,保护率降至95%以下,但仍接近。

「Mámbino Organics」(#23)的代理商表示,没有为其产品进行过驱蚊测试,但其主要成分香茅油是广为人知的经研究的驱蚊物质,有大量政府和科学文献支持。

「蚊子奇拿」(#24)的代理商指本会的测试结果反映其产品对致倦库蚊这类型常见蚊子有着长效保护作用,并交来文献指其天然香茅香薰成分具有防蚊虫的功效。该公司又指,本会测试的样本为其旧配方产品,目前已有新配方采用15% Picaridin成分的产品供应。

「趣乐」(#25)的生产商表示,其产品不仅对成年人安全,对婴儿(包括新生儿)也安全,严格来说,它不是一种驱蚊剂,因为它不含有高剂量的强效化学驱虫成分,而其主要功能是安全的户外保湿剂,并且在室外逗留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供一些驱蚊效果。该公司又称,自2004年推出产品以来,没有收到客户的任何不良反应。该公司又表示,在引入该产品到香港时,曾联络本港的渔护署及卫生署,获得回复指该产品不属于除害剂或驱虫剂,因此该公司认为,不应要求该产品通过arm-in-cage这种为驱虫剂而设的测试。该公司又指,含有10%至50% DEET的驱虫剂才应预期通过arm-in-cage测试,而该产品只含有少于0.5%柠檬尤加利油,应该不需以此方法测试。(本会按:该产品包括在是次测试之样本中,因其产品名称及描述有「防蚊虫」字眼,而标签上亦有「有效驱蚊虫」字句。而据该公司交来的资料,渔护署指其产品直接施用于人体,因而不属于「除害剂」(pesticide),所以不在《除害剂条例》涵盖的范围,而卫生署指其产品不属于「药剂制品」(pharmaceutical product),两者皆没有表示其产品不是驱蚊剂。)

(本文部分资料由香港医学会会董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董郑倩敏药剂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