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紅肉?白肉? 點揀點食較健康

紅肉?白肉? 點揀點食較健康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紅肉歸類為「可能令人類患癌」物質,令大眾聞之色變。坊間普遍認為白肉較紅肉健康,但在營養學的角度如何界定紅肉和白肉?如果要從肉、魚或其他代替品來攝取必須的營養,以達致均衡飲食,當中又有甚麼需要留意呢?

營養價值

國際間尚未對魚肉和甲殼類動物的食用部分是否歸類為白肉有明確的定論。根據食物安全中心於2021年發布的《第二次全港性食物消費量調查》,每日平均食用量較多的禽畜(雜臟除外)和魚類,由多至少依次排序為豬、魚、雞和牛。因此,本會參考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素資料數據庫(FoodData Central)和澳洲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的資料,截取了10款肉類及代替品於未經烹煮時的營養素資料,包括7款未煮的禽畜肉:豬大里脊肉塊(新鮮,連骨,瘦肉)、豬腩排(新鮮,半肥瘦)、牛柳(去骨,瘦肉)、牛上後腰脊肉(半肥瘦,肥肉削切至1/8吋)、雞腿肉(連皮和去皮)、雞胸肉(去皮)和雞翼(連皮和去皮);同為本港常見、大眾普遍視為白肉的2款食材:大西洋三文魚和蝦;以及部分素食者和健身人士,用作補充蛋白質的雞蛋,供消費者參考。

 

不同肉類及代替品 營養價值有甚麼分別?

脂肪攝取量不容忽視

檢視10款肉類及代替品相關的營養素資料顯示,各種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方面,以100克計,紅肉的鐵含量由0.65毫克至2.2毫克,而白肉、三文魚、蝦和雞蛋的鐵含量則由0.21毫克至1.75毫克;紅肉的鋅含量由1.86毫克至3.8毫克,雞、三文魚、蝦和雞蛋的鋅含量則由0.36毫克至1.76毫克。由此可見,紅肉的鐵和鋅含量普遍較高。

 

在攝取蛋白質、鐵和鋅的同時,消費者仍需要注意,各款肉類及代替品的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十分懸殊,當中以豬腩排(新鮮,半肥瘦)的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最高。以1個每日需要攝取1,550千卡能量的65歲女士而言,假如1日內食用240克豬腩排(相等於約6隻麻將牌大小),所攝入的總脂肪(56.2克)和飽和脂肪(18.1克),已超出其每日建議攝取上限約9%和5%。長者長期攝取過量總脂肪和飽和脂肪,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

 

蝦的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為10款表列食物中最低,總脂肪含量達低脂水平(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多於3克)。至於表列的紅肉和白肉中,瘦肉和去皮雞肉的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都較低,而去皮雞胸肉也是低脂的選擇;瘦牛柳的鐵和鋅含量最高,適量食用可作相關礦物質的來源。

血液中膽固醇水平 受不同因素影響

表列的10款食物中,雞蛋的膽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的含量為372毫克,而排第二的是蝦,每100克含126毫克膽固醇。有研究結果指,增加攝入飽和脂肪或會令人體製造更多膽固醇,令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上升;而反式脂肪除了會令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上升外,同時會降低好膽固醇的水平。換言之,攝入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對身體的不良影響亦不容忽視。

 

對一般身體健康的人士而言,人體可有效調節血液的膽固醇水平,所以可根據「肉、魚、蛋及代替品」的建議分量,食用雞蛋、蝦、墨魚、蟹等高膳食膽固醇但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並遵從多元化飲食的原則適量食用。血液內膽固醇水平過高、長者或患有慢性疾病等高風險人士,若經常食用高膳食膽固醇食物,會引致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上升,長遠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類人士需要限制進食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並定期諮詢醫生和註冊營養師的意見。

 

血液中膽固醇水平 受不同因素影響

衞生署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如下:

 

肉、魚、蛋及代替品 每天應該食用多少?

 

1兩肉相等於:

 

  • 40克生肉
  • 30克煮熟的肉(約1個乒乓球大小)
  • 1隻雞蛋
  • 1/4磚硬豆腐
  • 約4湯匙煮熟黃豆,或6至8湯匙其他煮熟豆類
  • 40克乾焗原味果仁

 

    另外,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建議成年人每周最少吃2次約3安士(約85克)含高奧米加-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的魚類,例如三文魚、鯷魚、鯖魚,以攝取足夠的奧米加-3脂肪酸。另外,世衞強調多吃蔬果和少吃紅肉及加工肉類,對預防多種癌症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