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飲水思源
30款瓶裝水口味、礦物、安全檢測

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市場上有琳瑯滿目、不同來源地和容量的瓶裝水,方便消費者選擇,而本會亦時有收到瓶裝水安全相關的查詢,例如:致癌物有否超標?微生物污染及衞生情況如何?本會在市面搜羅了30款較常見的瓶裝水樣本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樣本整體安全程度令人滿意。不過,樣本間影響水的口味及顏色的TDS含量差異大,而礦物質含量也大不同。另外,水的微塑膠雖可經一般水的處理技術去除,但在環保及愛惜水資源的前題下,簡單如飲水,消費者也應三思。

持份者意見及回應

就消委會轉介涉及標籤事宜的產品,食安中心已分別檢視營養標籤上的標示值及抽取樣本進行檢測,結果符合法例規定。


食安中心在2021年至今(截至4月)共抽取90個瓶裝水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檢測,所有樣本通過檢測,結果與消委會測試結果相若。

香港是世界上食水最安全的地方之一,而且價格便宜。水務署嚴格處理和消毒食水,採用預防性風險管理和多重屏障的食水水質管理系統,每年從源頭到水龍頭檢測水質約60萬次,並每半年在網頁上公布水質數據。監察包括香港食水標準、監察名單和觀察名單以及感官準則中共約800多個指標,遠超「世衞」的95個,是全球最全面的水質標準之一。部分指標更是超越了「世衞」的準則值。例如近期受關注的污染物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它被廣泛用於日常用品,包括易潔廚具、衣物、化妝品等。PFAS較難分解,環境中發現微量PFAS並不罕見。常見的PFAS有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現時,世衞正檢視PFAS的數據,尚未訂出標準。但國家和歐盟已對食水中的PFAS訂立標準。水務署自2013年開始監測PFOA和PFOS,並在2022年把20種PFAS總和納入觀察名單中作恆常監測,結果顯示這些PFAS均低於國家及歐盟標準。而且香港濾水廠的活性炭吸附技術能有效去除PFAS。水務署會適時調整處理過程,確保食水安全。相比瓶裝水一般沒有監控PFAS等的潛在污染物,香港食水更安全、環保又便宜。。

「屈臣氏」(#1及#7)的製造商表示該公司有生產及品質監控,除內部定期檢測外,亦定期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產品質量檢測。而每項檢測均確認所有產品質量是完全符合香港法規及國際安全食用標準。


「維他」(#2)的製造商表示生產過程受嚴格品質管理,本會測試報告顯示產品沒有檢出重金屬、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消毒劑殘餘、微塑膠和塑化劑DEHP、BBP及DIDP等污染物,而DBP和DINP的檢出量非常低,遠低於食安中心訂定的行動水平,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Meadows」(#3)的代理商表示產品符合香港法規及要求。


「怡寶」(#4)的製造商表示本會測試結果顯示其產品符合香港法規,亦達到世衞等國際通用標準要求,而酸鹼值測試結果與該公司的同批次產品數據相比偏低,可能與兩地實驗室測試溫度差異有關。是次測試的測試溫度為19.4℃,而內地實驗室的測試溫度為25℃。


「759阿信屋」(#5)的製造商表示本會測試結果證明產品符合香港法規要求。


「美果」(#6)的分銷商表示再沒有在市場供應該款產品。


「清涼」(#8)的製造商表示該公司有嚴謹的產品檢測程序,包括定期內部檢測及委託獨立檢測機構,以確保產品品質符合香港法規及國際安全標準。


「飛雪」(#9)的製造商表示本會測試結果顯示產品符合香港法規要求,及該公司內部的品質與安全標準。


「Vittel」(#10)及「Perrier」(#28)的代理商表示其製造商確認產品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亦符合香港、歐盟及法國法規要求,沒有食安問題。


「Solan De Cabras」(#11)的製造商表示產品的水源位於西班牙昆卡(Cuenca),本會測試結果顯示產品符合香港法規要求,可安心飲用。


「依雲」(#15)的代理商表示廠商每天均為水源及產品進行測試,確保產品符合質量標準。產品屬於天然礦泉水,從水源直接入樽,不經任何人工處理,當中的一些礦物質有周期恆定水平,而含有源頭的本土微生物亦為正常現象,測試結果顯示產品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和歐盟相關法規要求。


「LOTTE」(#21)的製造商表示產品標籤的數值以每100毫升為單位,而報告顯示數值以每公升為單位。


「北海道大雪山」(#22)的代理商表示該公司會多留意產品資訊及檢查營養標籤,依據香港政府當局的指引作出改善。


「農夫山泉」(#26)的製造商表示該公司嚴於律己,致力於提供安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