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好客之道由心出發顯質素
優質服務傳口碑帶動經濟

好客之道由心出發顯質素
優質服務傳口碑帶動經濟

「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唔夠㗎!」這句深入民心、出自2002年「優質服務致勝之道」宣傳片的經典對白,不知不覺間已經有二十多年歷史。當年正值赤鱲角新機場啟用不久,本港接待旅客的能力大幅提升,同時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洗禮後,旅遊業正高速反彈。由1998年至2002年間,訪港旅客總人次平均每年以13%增長。內地當局亦於2002年取消「香港遊」的配額限制,內地旅客人數一年間激增逾5成。當時旅客源源不絕來港消費,為展現本港是「好客之都」,與旅遊相關的行業不論零售、餐飲和娛樂,均大力投放資源,提升服務質素。

編者的話

「熱情」、「好客」一直是本港服務業的生存之道。八、九十年代本港經濟起飛,各行各業蓬勃發展,不論是來港做生意的商人、被「東方之珠」、「購物之都」所吸引慕名而來的旅客,還是受惠於樓市股市暢旺的本地消費者,均帶動酒店、零售、餐飲等服務業的需求增加。除了「量」之外,「質」亦不斷提升。作為國際大都會,本港的服務業從業員普遍見多識廣,並具備一定程度的英語能力,還學懂其他語言照顧來自世界各地的客群;即使不流利,仍可利用身體語言和親切笑容「搭夠」,秉持專業精神及以禮待人的價值觀,便能讓旅客與消費者均感受到由心出發的真摰服務態度。時移世易,本港在經濟及社會結構上經歷了這三十年的變遷,面對租金及成本上漲、數碼消費蓬勃發展、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等各種問題,一向以優質服務為傲的服務業可能是時候檢視其服務質素能否跟上消費者需求的問題。

近年服務業屢受批評,不時有旅客及本地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反映在消費時遇上態度欠佳的前線人員,遭到不禮貌對待,例如到食肆用膳入座多時久久未有侍應招呼、落單或要求服務時被呼喝、於預定用餐時限內被催趕「埋單交枱」、購物時被當作羊牯宰割、的士揀客或拒載、及「黑的」劏客等。儘管此等惡行屬個別事件,然而一小撮害群之馬的不良手法經社交媒體發酵後,會令香港的形象大打折扣。事實上,本會接獲的消費投訴中,與服務質素相關的正在不斷上升,單是2023 年已較對上一年增加28%。香港生活指數在全球名列前茅,不論飲食、零售價格均因為人工、租金昂貴而相對較高,消費者對服務有更高期望是可以理解的。若服務業未能正視問題,消費者只會以行為發聲抗議,最終受損的仍是商戶和香港經濟。本會認為服務業要重振以禮待人的卓越形象,及整個業界對「好客之道」的共鳴感。

要落實「無處不旅遊」這個理念,政府各個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於6月初展開全新的「好客之道」運動,希望各行各業均發揮熱情好客的精神,重振香港好客之都的美譽。旅遊業界亦推出各種活動,發揮協同效應,同時加強培訓前線人員及旅遊義工,鼓勵大眾「行多一步,好客之道」。然而,禮貌待客絕對不是純粹工作要求,而應該是社會上每一個人發自內心、身體力行的文化和態度,要從小培養。除了教育局會為學校提供資源,推動與禮貌主題相關的學習活動,好讓學生知禮守規外,18區民政事務處亦會在各區籌辦活動,宣揚友善和禮貌文化,在地區層面廣泛宣揚信息。本會深信一連串鋪天蓋地的宣傳及教育活動,將有助喚起潛藏在香港多年的「好客」根基,加快回復經濟發展的步伐。

然而,即使大眾齊心「行多一步」,發揮好客精神,服務業人手短缺仍是不爭的事實。各行各業採用科技協助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是無可避免的,例如要求顧客以二維碼自行落單、自助付款等,雖然消費者初期或會感到麻煩或服務不夠人性化,然而亦應給予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業界加快電子轉型後,騰空出來的人手應集中火力將其餘人對人的服務質素做到最好,令消費者有窩心的整體消費體驗。

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喜好不斷變化,服務業必須緊隨消費者的需要,以適切的方法及態度為他們提供最佳的消費體驗,熠耀東方之珠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