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嚴選陶瓷杯碗
遠離有害重金屬鉛、鎘

嚴選陶瓷杯碗
遠離有害重金屬鉛、鎘

陶瓷餐具歷史悠久,其造型美觀且具備耐高溫、耐磨損和耐酸鹼腐蝕,以及易於清洗等優點,因此成為消費者常用餐具之一。然而,在各地時有查獲釋出過量有害重金屬的陶瓷餐具。鉛和鎘等有害重金屬或會從食具中遷移至食物和飲品,隨之被人體攝入而影響健康;美國便曾有個案指,消費者因長期使用劣質陶瓷餐具而導致鉛中毒。是次測試了15款陶瓷杯和15款陶瓷碗的鉛、鎘釋出量,以了解市面上陶瓷餐具的安全情況。

測試樣本及項目

鑑於市面上陶瓷杯和碗的產品種類繁多,有不同形式、顏色和裝飾圖案,加上中式、日式和西式陶瓷餐具的製造工藝或各有差異,故此,是次測試揀選不同種類的產品作比較,包括一些圖案和色彩豐富的產品。

測試涵蓋15款陶瓷杯和15款陶瓷碗樣本,當中包括一些常見的品牌,主要購自百貨公司和家居用品店。樣本售價差距懸殊,陶瓷杯樣本每款售價由$10至$310不等,當中4款標示微波爐適用;陶瓷碗樣本每款售價由$11至$140不等,當中9款標示微波爐適用及2款附有塑膠上蓋。

陶瓷餐具製作中常有施釉和圖案裝飾的工序,其使用的原材料中或含鉛(lead)或/和鎘(cadmium)等重金屬,若用上劣質的釉料和顏料或製造工藝控制不當,當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屬或會釋出並遷移到食物中繼而被人體攝入。其他因素如食品的種類(例如酸性食品)、接觸的溫度和時間均會影響鉛和鎘的釋出量。

陶瓷餐具一般會用於盛裝或儲存食物,內腔為主要接觸食物的部分。如陶瓷餐具含有鉛和鎘等重金屬,加上製造工藝控制不當,便有機會釋出並污染食物。

另外,當消費者進食時,口唇會接觸到杯和碗的邊緣(尤其是亞洲地區人士的進食習慣),若該等部分釋出鉛和鎘,在使用時也可能會經唾液而攝入。因此,是次測試的所有陶瓷杯和陶瓷碗樣本均會於常溫下進行內腔和口緣位置的鉛和鎘釋出測試。

至於標示微波爐適用的樣本,則會額外在高溫條件下進行內腔的鉛和鎘釋出測試,模擬微波加熱狀況下鉛和鎘的釋出情況。

是次測試參考國際標準ISO 6486-1、內地標準GB 31604.34和GB 31604.24進行,按產品的標籤資料及預計用途進行鉛和鎘的釋出量測試(見表一)。參考ISO 6486-1的要求,每項測試均以4件相同樣本進行,任何1件樣本的鉛和鎘釋出量均不得超出表一所列的要求上限。表二的測試結果以範圍形式標示,下文所提及的測試結果則會以同款樣本中得出的最高鉛、鎘檢出值作比較。

 

測試項目

 

為何陶瓷餐具會含有及釋出鉛和鎘?

要了解陶瓷餐具為何釋出鉛和鎘,就要先了解其製作過程,主要步驟可見下圖*。
 

當中施釉步驟用上的釉料可能含有鉛和鎘,加上如果釉燒和裝飾工序控制不當,則有機會在使用陶瓷餐具時釋出鉛和鎘。

 

為何陶瓷餐具會含有及釋出鉛和鎘?

鉛和鎘對健康的風險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把無機鉛化合物歸類為第2A組(Group 2A,可能令人類患癌物質)。鉛對於胎兒、嬰幼兒和兒童的健康尤其有害。鉛會損害胎兒、嬰幼兒和兒童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導致他們的智力下降、生長遲緩和造成過度活躍等問題。慢性中鉛毒亦可導致貧血、高血壓、消化系統和腎功能障礙和生育能力受損等。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認為目前無法為鉛確定一個可有效保護健康的每周可容忍攝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所以消費者應盡量避免攝入鉛及其化合物。IARC把鎘及其化合物歸類為第1組(Group 1,令人類患癌物質)。此外,鎘可累積於腎臟,長期攝入可能損害腎臟功能,部分研究相信鎘可能妨礙鈣的吸收,並有機會造成軟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