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數及長度
消委會檢測發現,不同牌子的廁紙,每卷平均張數多則有300多張,少則不到200張,相差百多張。每卷的總長度亦頗參差,由20米至40米不等,可相差1倍;
2. 淨重
由於各品牌廁紙的長、闊、厚度都不盡相同,所以除了以每卷的總長度去衡量它是否便宜外,我們亦可留意其淨重。市面上的廁紙,除去包裝及紙筒後的淨重,最輕可由80多克至最重近200克。而以每100克淨重費用去計算,就得出最便宜的$1.6至最貴的$3.6,相差可愈1倍;
3. 紙質
當然,單憑計算淨重費用亦未能完全反映其性價比,我們還要考慮廁紙的紙質。普遍來說,4層紙較3層紙強韌。市面上大部份經消委會測試的廁紙樣本,吸濕效能和柔軟度都不俗;
4. 12卷裝 vs. 10卷裝哪款較抵?
精明消費者也被考起的問題:究竟選擇10卷裝還是12卷裝較抵?消委會抽取了有推出2種卷裝的品牌的產品作測試,比較兩者淨重會否有分別。結果發現,2種卷裝的每卷平均淨重和價錢都是相若。總括而言,12卷裝的廁紙還是較為抵買!
5. 揀對地方買廁紙
平時你較常去超市還是藥房買廁紙?在消委會的調查中,發現藥行、藥房或家品店的衞生紙價格一般較超巿穩定,但供應的牌子和型號可能較少。此外,超巿會在不同時間推出不同牌子型號的優惠,通常是買2抽或3 抽價格較便宜,所以選購時不妨貨比三家,花時間多作比較自然會慳得更多金錢!
6. 廁所水沖力較弱?要特別注意廁紙的容易沖散程度!
特別提示,假如每次如廁時習慣用較多廁紙,而家中廁所水沖力又較弱,或廁所渠道容易出現淤塞,選購廁紙時就要特別留意產品是否容易被沖散,易於排入污水渠。消委會曾進行測試,將不同品牌的廁紙放到水中攪動,發現市面上某些牌子的樣本經過8分鐘的攪動後,雖有破爛,但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片的紙屑,所需的沖散時間也較長;
除了以上幾項指標外,消委會亦發現通常每抽較重、捲得緊密、用手壓不易下陷,而且紙卷直徑大但紙筒細的產品較為抵買。有壓花的廁紙則通常捲得比較鬆。
7. 環保也可以是考慮因素
同時,你更可從環保的方向作考慮。廁紙不像其他紙張能回收重用,試想想如果廁紙全數用木材製造,樹木被砍伐的速度會有多快。可是,目前本港的廁紙巿場含再造成分(recycled)的廁紙還是較少見。不過都有少數是標明採用經第三方機構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認證,來自人工植林或經認證管理的樹木製造,避免過度砍伐樹木,下次不妨考慮使用這些附有FSC認證的廁紙。
除了木漿外,你或許見過竹製的原色廁紙。竹子的生長速度較樹木快,生長周期亦較短,可減少部分砍伐樹木的需求。廁紙保留了原色,不用漂白及熒光增白劑,大大減少了生產過程所產生的污染物,降低對環境和樹林的損害,更可減低人體接觸化學物的機會。
最後,不要錯過【499期《選擇》月刊 測試廁紙拉力、柔軟度及衛生 2款品質較佳】。消委會檢測市面上25款廁紙,比較它們的強韌度、柔軟度和吸濕效能。看完這份報告,就知哪款廁紙表現較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