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善用乐龄科技 构建智能安老新生态

善用乐龄科技 构建智能安老新生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香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转变。根据政府2023年人力推算报告,香港65岁以上的长者人口高达170万人,占总人口23%;预计到2028年,该数字更会净增加38万人,届时长者人口比例更将攀升至28%。消委会于2018年发表的《共建长者友善消费环境》研究报告内,亦有指出不少长者即使已经退休,在消费市场上仍然活跃,年长消费者逐渐形成庞大和具有消费潜力的群体,足见关注银发消费及乐龄科技发展的重要。

 

2024年的施政报告提出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循五个范畴推动银发经济,当中强调要发展「银色产业」,推动乐龄产品市场化及产业化。事实上,近年市面上亦出现愈来愈多因应银发族的需求而设计和开发,结合创新科技和安老、复康元素的智能产品,涵盖医疗保健、饮食、起居、交通出行等四大生活范畴。岭南大学政策研究院的「赛马会乐龄科技与智友安居计划」于2024年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半受访者对乐龄科技产品的应用前景持积极态度,反映市民普遍支持透过使用乐龄科技产品协助长者居家安老。

长者及院舍的应用

本地的安老政策的方针是「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居家安老作为主流的养老模式,乐龄科技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科技既能提升他们晚年的自理能力,又能减低无人照料所带来的风险。

长者在社区生活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如长者行动不便、记忆力衰退等更会迎来更大的挑战。科技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令长者活得更自主自在。透过适老化、无障碍和智能化改造的家居环境,长者可以透过语音或应用程式更便捷地管理居所内的生活设备。

创新科技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为长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保障。以生产力局研发的「疗愈新视界」为例,面对脑退化症病例日益增加,该项目通过手眼协调花艺布置混合现实(MR)游戏,能达到认知刺激疗法的效果,从而帮助患者的肌肉和大脑功能恢复。该项目还支持远程治疗,并且可以通过眼球追踪来监测患者的恢复进度。自动屈光度调整和手部追踪更可以模仿现实操作,提升系统可操作性。

 

生产力局研发的「疗愈新视界」通过手眼协调花艺布置混合现实(MR)游戏,达到认知刺激疗法效果。

生产力局研发的「疗愈新视界」通过手眼协调花艺布置混合现实(MR)游戏,
达到认知刺激疗法效果。

除针对需要被照顾的群体外,乐龄科技还可以纾缓照顾者的负担。特区政府早于2018年推出「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资助安老及康复院舍申请购置、租借和试用包括多感治疗设备、电动位置转移辅助器、床边监察系统等各类型的科技产品,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生产力局亦推动不少专为安老院舍和医疗系统而开发的乐龄科技方案。其中「智能床边管理系统 - 老人及康复宿舍」运用物联网技术纾缓院舍人手不足的问题,前线和行政人员均表示该系统可以提高监控效率和减少其工作量。该系统透过床边传感器和互联网应用程式,监测院友的动作和身体状况,实现实时和个人化的集中监控,并已在本地的日间护理中心和长者院舍内投入使用。另外,「智能无线护士站呼叫系统」能应对医疗系统内突发床位需求增高的情况。公立医院在高峰时期的病床占用率长期超出100%,因应环境所限,临时病床未能配备有线护士呼叫系统。无线护士站呼叫系统的便携式设计能在医院环境内远距离稳定传输讯号,亦能应用于安老院舍当中。

「智能无线护士站呼叫系统」的便携式设计能在医院环境内远距离稳定传输讯号,应对医疗系统内突发床位需求增高的情况。

「智能无线护士站呼叫系统」的便携式设计能在医院环境内远距离稳定传输讯号,
应对医疗系统内突发床位需求增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