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今日(十月十八日)再次呼吁市民不要从互联网上购买或服用没有标签的减肥药物,原因是有关药物可能含有没有标示的西药,服用后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危险。
卫生署今日与警方采取联合行动,拘捕一名二十二岁女子,怀疑非法售卖药物。行动中,在该女子身上搜获一些怀疑未经注册的药物。卫生署稍后会安排有关药物进行化验。
根据情报,卫生署怀疑有人透过互联网销售据称从泰国一所医院获得的减肥药物,卫生署透过互联网购买有关减肥药物,并送往政府化验所化验。
化验结果显示,两款减肥药物被发现含有西药成份,一款含有需要医生处方的药物「西布曲明」,另一款则含有非处方泻药「比沙可啶」。
卫生署发言人表示,「西布曲明」是一种用于抑压食欲的西药,其副作用包括血压上升、心跳加剧,精神异常和可能导致痉挛,有心脏病的人士不应服用。
「比沙可啶」是一种治疗便秘的西药,其副作用包括引致腹部不适,例如腹痛及抽筋,长期或过量服用会导致严重缺水及流失电解质。
任何含有「西布曲明」或「比沙可啶」的产品必须注册为药剂制品才可发售。此外,「西布曲明」亦须有医生处方及在药剂师监督下方可售卖。
卫生署的调查仍在继续。
有关药物的销售网页已即时从互联网中删除。卫生署会监察互联网有否非法售卖药物,并会即时作出跟进。
发言人表示,根据《药剂业及毒药条例》,销售没有注册的药剂制品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罚则为罚款十万元及监禁两年。
他表示,市民不应售卖或转售成分不明的产品。
市民如有购买有关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如服用后感到不适,应寻求医生意见。
市民可于办公时间内,把有关药物交给卫生署位于九龙南昌街382号公共卫生检测中心三楼的药剂事务部办事处,或将产品销毁。
发言人说:「市民要控制体重,应注意均衡饮食及做适量运动。在服用药物以减低体重前,应先谘询医护人士的意见。」
转载自香港特区政府网页:
http://sc.isd.gov.hk/gb/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010/18/P201010180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