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即将来临,香港的严寒日子不多,加上大部分人家居面积有限,因此具备冷暖功能及灵活性较高的无叶风扇愈趋普及。消费者委员会测试了市面上11款冷暖无叶风扇,发现不论在暖风加热速度、凉风送风量及能源效率方面,各样本之间的表现均颇为悬殊。在冬天不少消费者会开启风扇的暖风功能,然而各样本的暖风加热时间由1.8分钟至6.8分钟不等,相差约2.8倍,当中有2款需时6分钟以上才能加热至最高温度的9成,与消委会2016年测试的15款传统暖风机相比,是次的无叶风扇样本的加热速度普遍较慢。此外,消费者或会认为使用无叶风扇取暖会较省电,但若以一部暖风输入功率2,000瓦特的无叶风扇为例,以每晚使用5小时及每度电$1.6计算,一个月(30天)的电费可高达$480,而事实上在同一制暖量下使用冷暖空调机的暖风功能会较无叶冷暖风扇来得省电[1];至于凉风送风量则介乎每分钟5.4立方米至25.8立方米,可相差约3.8倍;凉风的能源效率亦颇为参差,各样本每瓦特可产生的送风量由每分钟0.19立方米至0.86立方米,差异逾3.5倍。
消委会测试了市面上11款配备暖风及凉风功能的无叶风扇,当中有6款随机附送HEPA过滤器,声称备有空气净化功能,各样本售价介乎$699至$6,988。无叶风扇的风扇摩打及扇叶藏于机身底部,每当开动风扇时,底部的摩打会带动扇叶转动,将空气从风扇底部吸入,再经由机身上方的出风口送风。是次测试委托独立实验室进行,测试项目包括暖风及凉风表现、待机耗电量、宁静程度和使用方便程度等。
2款加热需逾6分钟 2款热力分布较不均匀
在寒冷的日子,消费者的期望自然是能够迅速提升室内温度。测试参考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IEC 60675进行,比较各样本暖风的加热速度、热力均匀度及耗电量。11款样本量得出风口最热位置的最高温度升幅由52.3K至91.3K(1K等于1°C)不等。另外,各样本的加热时间(即由室温上升至最高温度的90%的所需时间)悬殊,介乎1.8分钟至6.8分钟,当中有2款需要逾6分钟才能加热至相应温度,相反,2款加热较快的样本,需时不多于2分钟。消委会于2016年曾测试15款传统暖风机,当时的结果显示各样本的加热时间由15秒至3分钟不等,当中有10款样本的加热时间为1分钟或以下,相比之下,是次的无叶风扇样本的加热速度普遍较慢。
若风扇的暖风分布不均,用家会较为不适。样本在室温环境、停止摆动及以最高暖风的设定下操作,测试人员将15个温度感应器安装在哑黑色木板上,并将木板分别摆放在距离样本0.5米及1米的位置,量度木板上不同位置的暖风温度。测试发现各样本的平均最高温度相若,介乎34.3°C至41.5°C;有2款样本热力分布较不均匀,当摆放在距离木板0.5米时,木板不同位置所量得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升幅差异,分别达约20K及24K。此外,当样本与木板相距0.5米时,木板不同位置所量得的最高与最低温度升幅差异均较1米时大,由此可见,当摆放距离较远(1米)时,暖风所能吹及木板的范围较广,相对上热力分布会较均匀,消费者在使用时可注意摆放位置,以达至理想温度及舒适体感。
冷暖空调暖风功能的能源效益较无叶风扇的高
由于暖风功能的发热原理乃由输入的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故IEC国际标准没有量度暖风的能源效率,所以消费者要留意产品的输入功率(即耗电量)。是次测试以本港电压220伏特去量度各样本暖风功能的耗电量,量得的功率由1,257瓦特至2,164瓦特不等。若以每晚使用5小时暖风功能及每度电$1.6计算,视乎不同样本的输入功率,一晚即耗用6.3度至10.8度电,换算成一个月(30天)的最高电费由约$302至$519。一般而言,暖风功能的输入功率愈高,电费便会愈贵。
很多消费者或会认为,冬天使用无叶风扇的暖风功能必定会较开启冷暖空调机更省电,但事实上冷暖空调机制暖的能源效率较无叶风扇的为高,因此在同一制暖量下, 使用冷暖空调机的暖风功能会比冷暖无叶风扇较为省电。
凉风送风量最多差逾3.8倍 能源效率参差
本港天气温暖炎热的日子较长,消费者会多使用凉风功能。送风量高低直接影响是否够「凉爽」的感觉。 测试参考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IEC 60879进行,以4个风速计量度样本在设置了最高风速档及停止摆动时的送风量,发现各样本的送风量介乎每分钟5.4立方米至25.8立方米,最高与最低相差3.8倍,当中3款送风量较逊色,每分钟仅为10立方米或以下,而2款样本,每分钟的送风量表现超过23立方米。整体来说,11款样本平均送风量为每分钟16.1立方米。
消费者或会认为这类风扇的能源效率相若,但结果是颇参差。各样本的凉风能源效率非常参差,以每瓦特可产生的每分钟凉风送风量计算,由0.19立方米至0.86立方米不等,相差逾3.5倍,平均0.62立方米;有2款能达至0.83立方米或以上的送风量,但3款则只可产生0.39立方米或以下的送风量,表现较逊色。
与2023年消委会所测试的12款循环扇比较,循环扇量得的平均送风量较是次测试的11款冷暖无叶风扇略低,为每分钟15.1立方米,而量得的平均能源效率则稍高于冷暖无叶风扇,为每瓦特可产生每分钟0.73立方米。
在没有连接Wi-Fi无线网络的情况下,11款样本所量得的待机耗电量介乎0.16瓦特至1.46瓦特,换算成一个月(30天)的耗电量为0.1度电至1.1度电。有5款样本可以透过应用程式遥距操作风扇,消费者需留意,样本的待机耗电量在连接Wi-Fi无线网络时会稍高。
电风扇目前并不纳入于机电工程署的能源效益标签计划内。虽然电风扇耗电量低,但根据消委会于2023年循环扇及是次无叶风扇的测试结果,均发现样本间的送风量及能源效率颇参差。如为电风扇张贴能源标签及效能表现的测试数值,将能有助消费者购买时比较不同产品效能,亦可推动厂商改善产品效能表现,因此消委会建议机电工程署可考虑将不同类别的电风扇纳入「自愿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
消费者在选购及日常使用冷暖无叶风扇时,可留意以下事项:
- 挑选时可根据暖风功能的额定输入功率来估算风扇所能达到的制暖量,并按家居需要选择合适的制暖产品;
- 暖风功能输入功率普遍较高,应使用独立电源插座,不应与其他高耗电量电器共用,亦不宜使用拖板;
- 切勿以暖风功能烘干衣物,以免酿成火灾,易燃物品如窗帘、地毯和报纸杂物等必须远离出风口;
- 使用暖风功能时,切勿让小孩触摸出风口,其高温有机会灼伤皮肤;
- 若发现风扇异常,如噪音或震动过大或有异味,应立即停用并安排维修;
- 避免将风扇放置于不平的地面,应预留足够空间让风扇顺畅摆动及散热,亦不应于浴室中使用,以免不慎入水引致触电风险;
- 善用暖风的温度设定功能,调校至合适温度,并在需遥距操控无叶风扇时才连接Wi-Fi无线网络,有助省电;及
- 若风扇配有空气净化功能,应定期按照产品说明书清洁及更换过滤器。
订阅全文:https://ccchoice.org/577-bladeless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
[1] 参考机电工程署「强制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的表列型号纪录册,较新型号的冷暖空调机供暖季节性表现系数由4.0至5.6不等,即每1,000瓦特耗电量可转化为约4,000至5,600瓦特制暖量,而无叶风扇一般每1,000瓦特只可转化为约1,000瓦特制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