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及服務資料
本會揀選11個主要供應電影及/或劇集的收費網上影視串流平台,並於今年3月中至4月,透過實試及檢視這些平台的收費、服務條款及細則,讓消費者比較網上點播影片的服務。
收費網上影視串流平台主要分為以訂閱形式點播及單次租借影片。是次揀選的串流平台中,4個平台屬訂閱制,包括「Amazon Prime Video」(#1)、「FOX+」(#2)、「HBO GO」(#3)及「Netflix」(#6);而「Apple iTunes」(#9)、「Google Play」(#10)及「YouTube」(#14)以單次租借影片形式收費;「hmvod」(#4及#11)、「myTV SUPER」(#5及#12)及「Now E」(#7及#13)提供訂閱或單次租借影片兩種選擇;「Viu」(#8)部分影片可免費收看,如欲收看所有影片,需付費成為升級會員。
服務收費
提供訂閱服務的7個平台(#1至#7)一般按月預先收費,月費由約$47﹝「Amazon Prime Video」(#1),以美元收費,每月5.99美元﹞至$138﹝「FOX+」(#2)﹞,當中「Netflix」(#6)設有5個月費計劃,並按熒幕數量、影片畫質及觀看影片的裝置類型而異,月費由$53至$93不等,消費者可按自己收看電影和劇集的習慣及需要訂閱;成為「Viu」(#8)升級會員每月需繳付$28,升級後可取得觀看所有影片的權限、下載影片、影片不插播廣告等服務。
正式訂閱前,消費者或會希望先行體驗平台的影視串流服務。各串流平台中,只有3個平台設有免費試用期,分別為7天〔「Amazon Prime Video」(#1)〕及1個月〔「hmvod」(#4)及「Viu」(#8)〕;但啟動試用服務前,一般需開立帳戶及提交付款資料,例如信用卡資料,消費者確認試用前應留意條款,包括試用期即將完結時會否收到通知、試用完結後會否自動開始訂閱,以及應如何取消試用服務等。
「hmvod」(#4及#11)及「Now E」(#7及#13)部分影片只供單次租借,消費者訂閱前如未有細心留意服務條款,或會誤以為訂閱後可觀看網站內的所有影片。
如果消費者只是偶爾有空餘時間觀看電影,單次租借服務或更合適。每套電影的租借費由$18至$38不等,視乎影片及/或畫質而異,並設有租看有效期。4個平台(#9、#10、#13及#14)付款後可於30天有效期內觀看,但影片會於開始播放後的48小時到期;「hmvod」(#11)及「myTV SUPER」(#12)的租看有效期較短,付款後需於48小時內收看。付款後,所有平台皆會列出各影片的有效期,並分別以最後可觀看的確實日期、尚餘日數或尚餘小時顯示。
支援的裝置
可隨時隨地觀看電影或追看劇集是點播平台的吸引之處。除「myTV SUPER」(#5及#12)及「Netflix」(#6)外,所有串流平台皆同時支援行動裝置(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電腦及智能電視,用戶可隨時切換裝置點播影片。「Netflix」(#6)支援的裝置種類按訂閱計劃而異,「基本」、「標準」及「高級」計劃用戶可在行動裝置、電腦及智能電視上點播,而「行動」及「行動+」計劃分別只支援行動裝置及行動裝置與電腦。「myTV SUPER」(#5及#12)的播放限制相對較多,「應用程式版」及「網頁版」分別只支援行動裝置及電腦,使用電視點播則需選用「解碼器」計劃,將解碼器接駁至電視。
影片類型
訂閱制串流平台的影片庫各有特色,消費者可按個人喜好選擇合適的平台。除「Viu」(#8)未有提供電影外,所有平台皆可收看電影及劇集。「Amazon Prime Video」(#1)及「HBO GO」(#3)主打外語電影及劇集;「Viu」(#8)主打亞洲劇集;其餘平台提供的影片更多元化,既有外語電影及劇集,亦有本地及亞洲影片,當中「myTV SUPER」(#5)提供的影片類型視乎所選的點播組合而異。此外,所有訂閱制的平台皆有推出原創影片以加強獨特性,主要為原創劇集,而「Amazon Prime Video」(#1)、「HBO GO」(#3)及「Netflix」(#6)更同時配備原創電影及/或動畫。
然而,付款訂閱前不一定能瀏覽平台內的完整影片目錄。「Amazon Prime Video」(#1)需先建立帳戶,選取月費計劃及提供付款資料後,方可以免費試用形式瀏覽影片目錄;但注意試用期完結前,如未有適時取消服務,會自動開始訂閱。「FOX+」(#2)及「Netflix」非原創(#6)的影片目錄需於建立帳戶及付款後才能查閱,透明度低。其餘平台可隨時瀏覽影片目錄,方便消費者仔細瞭解及比較後方決定訂閱。
單次租借電影的平台,提供的電影種類相近,涵蓋香港電影、亞洲電影、外語電影及動畫電影。消費者可隨時以訪客身份瀏覽各平台的電影庫,查閱收費、畫質等資訊後,才租借心儀的影片。
影片畫質
影片畫質,亦即解像度,會影響觀看電影或劇集時的體驗。大部分平台提供的影片最高可達高清(High Definition,簡稱HD)或全高清(Full High Definition,簡稱Full HD);「myTV SUPER」(#5)解碼器計劃、「Apple iTunes」(#9)、「Google Play」(#10)及「YouTube」(#14)的部分影片備有更高的畫質選擇,例如4K、4K HDR(4K High Dynamic Range)及UHD(Ultra High Definition),但實際畫質會受使用裝置的性能及網絡連線速度影響。「Netflix」(#6)影片的最高畫質會按客戶訂閱的計劃而異,分別可達標準畫質SD、高畫質HD及超高畫質4K HDR;而供租借的影片會按畫質釐訂租借費,消費者可根據所使用的裝置及網絡連線速度作出選擇。
下載影片離線觀看
網上串流需要連接網絡,串流平台若支援下載影片,可讓用戶控制數據使用量,隨時隨地離線觀看影片。
所有訂閱制平台皆支援於行動裝置下載影片,並一般已包括於訂閱月費中,惟「myTV SUPER」(#5)每月需額外收取$38或每集$2,並需簽訂12個月合約。離線儲存的影片數量需視乎裝置的記憶容量,且只能在下載該影片的裝置上觀賞。5個平台(#1至#4及#6)另有限制離線影片的數量,由最多可下載5部影片﹝「FOX+」(#2)﹞至100部影片﹝「Netflix」(#6)﹞,當中「hmvod」(#4)及「Netflix」(#6)的上限以每部裝置計,有別於其餘平台將所有使用同一帳戶的裝置合併計算。
訂閱平台的影片非無限下載,「FOX+」(#2)每部影片每年只能下載不多於2次,而「HBO GO」(#3)及「Netflix」(#6)部分影片的下載次數有限。消費者亦應留意離線影片保存時限,並於有關時限內播放,逾期需線上觀賞。「Amazon Prime Video」(#1)、「HBO GO」(#3)及「hmvod」會員無限睇影片(#4)的保存期較長,下載當日起計有30天時間觀看;「FOX+」(#2)、「myTV SUPER」(#5)、「Now E」(#7)及「Viu」(#8)影片可離線保存7天;「Netflix」(#6)則視乎個別影片的授權而設有不同的保存期限。值得留意的是,「Amazon Prime Video」(#1)、「FOX+」(#2)、「HBO GO」(#3)及「Netflix」(#6)開始播放離線影片後,會縮短保存期至點擊播放後的48小時。
租借電影平台方面,除「myTV SUPER」(#12)及「YouTube」(#14)不支援下載功能外,其餘4個平台於租借電影後,皆可將影片下載至行動裝置,當中「Apple iTunes」(#9)及「Google Play」(#10)每部影片每次只可下載至1部裝置。離線影片的保存時限一般與租看有效期相同,惟「Now E」即租即睇(#13)按「下載」鍵後會縮短至48小時後到期。
登入帳戶及同步串流的限制
計劃與家人朋友共享訂閱服務或租借影片,以及不時轉換裝置觀看影片的消費者,宜留意串流平台會否有相關限制。「Apple iTunes」(#9)容許最多10部裝置(當中最多5部電腦)登入同一帳戶;「FOX+」(#2)、「HBO GO」(#3)、「hmvod」(#4及#11)及「Now E」(#7及#13)則容許最多5部裝置登入。若註冊裝置數量已達上限,「HBO GO」(#3)及「Now E」(#7及#13)更會限制更換裝置的次數,分別為每個月只能替換1個註冊裝置,及1年內最多移除登記裝置12次。「Viu」(#8)升級會員可使用同一帳戶於3部裝置上登入。「myTV SUPER」(#5及#12)的限制最嚴謹,每帳戶僅能於1部裝置登入,每月切換裝置(適用於「網頁版」用戶)或瀏覽器(適用於「應用程式版」用戶)不可多於3次,擁有較多裝置或切換裝置次數頻密的消費者宜留神。「Amazon Prime Video」(#1)及「Netflix」(#6)則未有相關限制。
平台亦對同步串流有所限制,同步串流是指同時間觀看或下載影片。訂閱制平台對同步串流的限制較寬鬆,「Amazon Prime Video」(#1)按串流的影片數量而定,同時可串流最多3部影片,每部影片可串流至2部裝置;「Netflix」(#6)則根據用戶訂閱的計劃限制串流的熒幕數量,上限分別為1個至4個熒幕。其餘平台以串流裝置為單位,「Viu」(#8)容許同一時間3部裝置觀看不同影片,「FOX+」(#2)、「HBO GO」(#3)、「hmvod」(#4)及「Now E」(#7)只限最多2部裝置;「myTV SUPER」(#5)僅供1部裝置登入帳戶,因此未有支援同步串流。
租借的電影則通常未能同步串流。於「Apple iTunes」(#9)、「Google Play」(#10)、「myTV SUPER」(#12)及「YouTube」(#14)租借影片後,每次只可於1部裝置上收看,當中「Google Play」(#10)將線上及已授權的離線裝置合併計算;只有「hmvod」單點(#11)及「Now E」即租即睇(#13)可於2部裝置上同時觀看。
取消訂閱
所有串流平台皆會自動延續訂閱服務,直至用戶提出取消訂閱,而大部分平台取消訂閱的方法非常簡便,如要取消「Amazon Prime Video」(#1)、「hmvod」(#4)、「Netflix」(#6)及「Now E」(#7)的訂閱服務,可於登入帳戶後,點擊「取消訂閱」按鈕;其餘平台的取消訂閱方法視乎申請訂閱服務的方式而異,包括透過電話熱線或網上即時文字對話向客戶服務提交取消申請、登入帳戶後選取「取消訂閱」等。如經第三方訂閱或付款,例如經Apple iTunes或Google Play、電訊商等,則需按照該第三方的指示取消,提交取消指示的時限或有差異。
「Amazon Prime Video」(#1)、「hmvod」(#4)及「Netflix」(#6)可隨時取消訂閱服務,並會於下一個收費周期生效;「FOX+」(#2)非指定用戶、「HBO GO」(#3)經Now E訂閱、「Now E」(#7)及「Viu」(#8)需於下一個收費周期的1天至2天前提交取消申請;而「FOX+」(#2)指定用戶及經「myTV SUPER」(#5)客戶服務申請取消訂閱,則需提前至少30天。申請取消訂閱服務後,用戶可繼續觀看影片直至目前收費周期結束,但已預繳的月費不會按比例退還。
客戶服務
用戶如對串流平台的服務有疑問,或觀看影片時遇到困難,當然期望盡快取得客戶服務的協助。本會檢視各平台的聯絡方法,發現「YouTube」(#14)的聯繫方法較不方便。「YouTube」(#14)網站的「與我們聯絡」建議瀏覽「說明中心」或「社群說明論壇」,並僅提供海外地址及海外傳真作聯絡之用,消費者或難以短時間內取得客戶服務的協助及跟進。其餘平台的聯繫方式較簡易,「Viu」(#8)提供聯絡電郵,「hmvod」(#4及#11)則可於網站填寫表格,客戶服務員會以電郵回覆;餘下平台皆支援以電話及/或電郵聯絡,當中6個平台(#1、#3、#5至#7、#10、#12及#13)更可在網上即時以文字與客戶服務員通訊,貫徹串流平台快捷方便的特性。
個人資料收集
購買串流平台服務,手續簡單,填寫數項資料已可啟用服務,然而,向第三方提供個人資料時,應留意相關要求是否合理,以及個人私隱會否受到保護。
是次調查發現,無論是訂閱或單次租借影片前,皆需事先開立帳戶,並提供個人資料。開立帳戶時,所有平台皆於當眼位置附上使用條款及細則,以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或私隱政策的連結,消費者同意有關條款後方可使用服務。就個人資料而言,平台一般會列明收集哪類個人資料、收集的方法、如何使用及披露、如何確保資料之安全、用戶更改及要求刪除個人資料的權利等。
由消費者向串流平台提供的個人資料一般包括姓名(可為別名或暱稱)、電郵地址及/或流動電話號碼,以及付款資料(例如信用卡資料及帳單地址)。除「Google Play」(#10)及「YouTube」(#14)外,所有平台皆表明會使用收集到的個人聯絡資料作推廣及/或直接促銷。除「Amazon Prime Video」(#1)外,所有平台均容許消費者於開立帳戶時剔選是否願意接受推廣及/或直接促銷,其後亦可隨時更改設定。為保障個人利益,消費者應該細閱服務供應商收集個人資料的聲明後,方決定是否同意及使用有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