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
處理長者體重的營養諮詢時,不能單以BMI作指標,以蛋白質為例,由於部分長者因不同情況(例如長期病患、牙齒問題、吞嚥問題、曾經中風等)而減少進食肉類,就算BMI屬於正常範圍,蛋白質攝取量仍可能不足。因此,若長者有營養不良及肌肉減少症,營養師會提議在餐單加入一些高營養、蛋白質的食物,若牙齒或吞嚥有問題,營養師除了教授如何把有營養的食物煮至焾身或打成糊狀進食外,也可能會建議進食高蛋白營養補充品,以提供身體所需營養、維持肌肉量,確保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另外,長者肥胖未必一定由食物所致,亦可能與新陳代謝減慢、運動量不足或服用某些藥物有關,因此,長者不應隨便自行減肥,應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
由於一型糖尿病(胰臟未能分泌足夠胰島素)多為年輕患者,需倚賴注射胰島素來穩定血糖水平,在成長過程中除控制血糖外,還要攝入足夠的營養幫助發育,因此在營養諮詢時,家長及小童應一同學習如何調較日常均衡飲食。二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但身體不能有效地運用)則是最常見的類型,患者多為中年以上的人士,特別是有家族病史、肥胖、飲食習慣欠佳或缺乏運動的人士,除了控制血糖外亦要控制體重,而營養師亦會同時評估相關長期病患,例如血壓高、心臟病、痛風或脂肪肝等,以調較合適的飲食餐單及指導。
消費者不宜盲目跟從一些流行的極端飲食方法,包括生酮飲食法(ketogenic diet)及間歇性斷食法。生酮飲食主要透過將日常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降至極低水平,並以大量脂肪取代,當體內由碳水化合物而來的葡萄糖處於極低水平時,細胞便被逼以由脂肪代謝產生的酮類作為燃料,以產生熱量供日常活動使用。生酮飲食法常鼓勵用家刻意進食高脂肪食物(例如肥肉),甚至建議在食物中額外加入油分,例如椰子油、橄欖油,聲稱可使身體進入「生酮狀態」。此飲食方法除聲稱可令體重下跌,改善精神狀態及皮膚,甚至可令糖尿病斷尾或不反彈。但一些較長的研究顯示,跟隨生酮飲食減肥人士的壞膽固醇水平在跟隨6個月後有上升的趨勢,有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間歇性斷食則有多種,包括隔日斷食(alternative day fasting),即一天進食而下一天斷食;或「5:2斷食法」,即5日攝取正常熱量(例如每日1,500千卡)的飲食、2日只攝取正常熱量的三分之一(即每日500千卡)。另外,現時亦流行時間性斷食,例如「16:8減肥法」,即每日只可在8小時內進食一日所需的食物,其餘16小時則斷食。斷食期間若沒有食量限制,如短時間內進食過量食物及飲食不均衡,例如過量吃甜食及進食高脂食物,熱量或會超標和營養不均。
香港營養師協會(HKDA)表示有些研究指短期以上述兩種極端方法控制體重,首3至6個月或有機會令體重下降,但亦有機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不當地進行這些飲食法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疲倦、頭暈、無力、飢餓、過分抑壓食慾丶甚至情緒受影響等,有機會增加患上飲食失調的可能,包括厭食或暴食。糖尿病人和其他長期病患者如沒有諮詢醫生或營養師而自行進行上述飲食,有機會出現血糖低或其他併發症。
網上關於健康、減重等飲食資訊愈來愈多,不少人會在網上分享不同減肥餐單或飲食習慣,例如聲稱食物有分酸鹼性,多吃鹼性食物有益身體,相反多吃酸性食物則有損健康,甚至有患癌風險;另有聲稱指運動後半小時內應進食,並指運動後不吃反而不會瘦。
衞生署表示「多吃鹼性食物有益身體」和「運動後半小時內應進食」的說法並無足夠的研究証據支持。為使代謝反應能正常進行,人體能自行維持血液的酸鹼值於一個理想的水平,因此血液的酸鹼值並不受到進食鹼性或酸性的食物影響;此外,由於運動的强度和時間均影響我們對熱量補充的需要,因此運動後,應按個人需要補充水分和熱量。其實當熱量的消耗較攝取多時,身體便會以脂肪產生能量,體重因而下降,而運動後進食的時間與體重的影響相對較少。
消費者在搜尋網上資訊時,建議應參考官方的衞生機構的網站。如有疑問,應向醫生或醫護人員查詢。
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運動前、中、後段甚麼時候進食,以及進食的分量,跟體能活動量和其時間的長短亦有關係。其實無論運動前、運動期間或運動後也可按個人需要而進食,這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尤其重要,以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性。因此,糖尿病患者宜個別諮詢營養師和物理治療師的意見,不宜盲目跟隨網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