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营养饮食谘询价钱可丰俭由人 认清资历保服务质素

营养饮食谘询价钱可丰俭由人 认清资历保服务质素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遗传、身体机能衰退、长期饮食习惯不良和缺乏运动都可诱发都市病或长期病患,例如体重问题、糖尿病和肾病等。面对慢性疾病年轻化,除了药物治疗外,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习惯亦是重要一环。

 

市面上营养饮食谘询服务五花八门,收费由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当中包括逐次计的营养谘询服务,亦有套餐计划兼有医生谘询、体检及运动指导等其他服务。消费者如何选择?收费愈高、服务项目愈多并不代表一定愈好,最重要是切合个人需要及经济能力。

小知识

处理长者体重的营养谘询时,不能单以BMI作指标,以蛋白质为例,由于部分长者因不同情况(例如长期病患、牙齿问题、吞咽问题、曾经中风等)而减少进食肉类,就算BMI属于正常范围,蛋白质摄取量仍可能不足。因此,若长者有营养不良及肌肉减少症,营养师会提议在餐单加入一些高营养、蛋白质的食物,若牙齿或吞咽有问题,营养师除了教授如何把有营养的食物煮至焾身或打成糊状进食外,也可能会建议进食高蛋白营养补充品,以提供身体所需营养、维持肌肉量,确保身体机能正常运作。另外,长者肥胖未必一定由食物所致,亦可能与新陈代谢减慢、运动量不足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因此,长者不应随便自行减肥,应先谘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由于一型糖尿病(胰脏未能分泌足够胰岛素)多为年轻患者,需倚赖注射胰岛素来稳定血糖水平,在成长过程中除控制血糖外,还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帮助发育,因此在营养谘询时,家长及小童应一同学习如何调较日常均衡饮食。二型糖尿病(胰脏分泌胰岛素但身体不能有效地运用)则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为中年以上的人士,特别是有家族病史、肥胖、饮食习惯欠佳或缺乏运动的人士,除了控制血糖外亦要控制体重,而营养师亦会同时评估相关长期病患,例如血压高、心脏病、痛风或脂肪肝等,以调较合适的饮食餐单及指导。

消费者不宜盲目跟从一些流行的极端饮食方法,包括生酮饮食法(ketogenic diet)及间歇性断食法。生酮饮食主要透过将日常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降至极低水平,并以大量脂肪取代,当体内由碳水化合物而来的葡萄糖处于极低水平时,细胞便被逼以由脂肪代谢产生的酮类作为燃料,以产生热量供日常活动使用。生酮饮食法常鼓励用家刻意进食高脂肪食物(例如肥肉),甚至建议在食物中额外加入油分,例如椰子油、橄榄油,声称可使身体进入「生酮状态」。此饮食方法除声称可令体重下跌,改善精神状态及皮肤,甚至可令糖尿病断尾或不反弹。但一些较长的研究显示,跟随生酮饮食减肥人士的坏胆固醇水平在跟随6个月后有上升的趋势,有机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间歇性断食则有多种,包括隔日断食(alternative day fasting),即一天进食而下一天断食;或「5:2断食法」,即5日摄取正常热量(例如每日1,500千卡)的饮食、2日只摄取正常热量的三分之一(即每日500千卡)。另外,现时亦流行时间性断食,例如「16:8减肥法」,即每日只可在8小时内进食一日所需的食物,其余16小时则断食。断食期间若没有食量限制,如短时间内进食过量食物及饮食不均衡,例如过量吃甜食及进食高脂食物,热量或会超标和营养不均。

 

香港营养师协会(HKDA)表示有些研究指短期以上述两种极端方法控制体重,首3至6个月或有机会令体重下降,但亦有机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不当地进行这些饮食法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疲倦、头晕、无力、饥饿、过分抑压食欲丶甚至情绪受影响等,有机会增加患上饮食失调的可能,包括厌食或暴食。糖尿病人和其他长期病患者如没有谘询医生或营养师而自行进行上述饮食,有机会出现血糖低或其他并发症。

网上关于健康、减重等饮食资讯愈来愈多,不少人会在网上分享不同减肥餐单或饮食习惯,例如声称食物有分酸硷性,多吃硷性食物有益身体,相反多吃酸性食物则有损健康,甚至有患癌风险;另有声称指运动后半小时内应进食,并指运动后不吃反而不会瘦。

 

衞生署表示「多吃硷性食物有益身体」和「运动后半小时内应进食」的说法并无足够的研究证据支持。为使代谢反应能正常进行,人体能自行维持血液的酸硷值于一个理想的水平,因此血液的酸硷值并不受到进食硷性或酸性的食物影响;此外,由于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均影响我们对热量补充的需要,因此运动后,应按个人需要补充水分和热量。其实当热量的消耗较摄取多时,身体便会以脂肪产生能量,体重因而下降,而运动后进食的时间与体重的影响相对较少。

 

消费者在搜寻网上资讯时,建议应参考官方的衞生机构的网站。如有疑问,应向医生或医护人员查询。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运动前、中、后段甚么时候进食,以及进食的分量,跟体能活动量和其时间的长短亦有关系。其实无论运动前、运动期间或运动后也可按个人需要而进食,这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尤其重要,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性。因此,糖尿病患者宜个别谘询营养师和物理治疗师的意见,不宜盲目跟随网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