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香料種類
胡椒(Pepper)
根據衞生署《香港中藥材標準》網上檢索系統的資料,胡椒是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根據採收時間及加工工序,主要分為黑胡椒和白胡椒。在胡椒果實將近成熟,表面呈暗綠色時採收,曬乾後便成黑胡椒。黑胡椒呈球形,表面是黑棕色,質地硬,氣芳香,味辛辣。當果實成熟,表面呈紅色時採收,用水浸漬數日,再擦去果肉,曬乾後便成白胡椒。白胡椒沒有外果皮,表面是灰白色或淡黃白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資料,胡椒性熱、味辛,歸胃、大腸經,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的功用,主治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欲不振、癲癇痰多。
在檢視樣本的包裝資料時發現,有部分白胡椒粉樣本的產品名稱雖為白胡椒粉,外觀亦與其他白胡椒粉樣本無異,但配料表卻顯示除了白胡椒粉,亦加入了米和指天椒。因此打算購買純正白胡椒粉的消費者在選購時應細心查看包裝上的配料表,確認只有白胡椒為單一配料,另外,如果預先包裝食物只含有單一種配料(例如白胡椒)時,配料表的標籤可獲豁免,所以純正100%白胡椒粉產品的包裝上可能不會載有配料表。
蒜(Garlic)
根據香港浸會大學《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的資料,大蒜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的鱗莖,主要產自山東、福建、河南等地。在5月時葉枯時從泥土中採挖,除去鱗莖及泥土,晾乾。
大蒜味辛,性溫,有毒。具有解毒殺蟲、行滯氣,以及暖脾胃的功效,主治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白禿癬瘡,以及蛇蟲咬傷。陰虛火旺、肝熱、目疾、口齒、喉舌諸患,以及在患時行病(註:季節流行疾病如夏季的中暑)後均忌食。
薑(Ginger)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資料,薑為薑科植物薑(Zingiber officinale)的根莖。通常在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薑的表面是褐黃色或灰棕色,根莖折斷面呈淺黃色。薑肉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可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主治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薑與薑黃(Tumeric)同屬薑科,外形有幾分相似,但薑黃的表面是深黃色,根莖折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氣香獨特,苦味而帶辛。
以上的香料如作為藥材使用,消費者使用前應諮詢中醫師的意見。
咖喱(Curry)
有別於以上三種香料,咖喱並不是一種單一香料,而是由多種的香料混合而成,不同品牌、店舖或地區咖喱各有其獨特配方,主要香料為薑黃、辣椒、芫茜等。咖喱為南亞的菜餚,常見於印度、日本等地。咖喱可與不同食材配搭,例如咖喱雞、咖喱牛腩、咖喱豬排或咖喱素菜,通常會伴著白飯一起進食。烹煮時通常會加入洋蔥、馬鈴薯等食材,有時候亦會加入蘋果或提子乾以調和及帶出辛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