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
微生物測試
剛由乳牛生產的牛奶(生乳)含大量細菌及致病原,包括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 spp.)等,所以未經妥善殺菌處理的牛奶和牛奶飲品是高危食品。幸而所有在本地出售的牛奶和牛奶飲品都必須經殺菌處理,從而減低對消費者健康的風險。一般牛奶的加熱殺菌方法大致可分為巴士德消毒法(pasteurization)和消毒法(sterilization)(見表二)。
根據《奶業規例》規定經巴士德消毒法後,該批牛奶或牛奶飲品每毫升總含菌量應少於3萬個細菌。經巴士德消毒法的樣本「M&S Food」(#28)檢出20個細菌菌落,符合以上標準。需氧菌落計數是一個衞生質素的指標,反映食物一般質素和剩餘保質期,從而顯示食物自製成後的儲存和包裝處理的潛在問題。
營養素含量測試
牛奶的營養素含量取決於乳牛的品種、飼養方法、生產季節、牛奶的消毒處理方法等因素。是次測試了3種主要的營養素含量供消費者參考。
蛋白質
牛奶及牛奶飲品屬於「蛋白質來源」食物嗎?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下稱標籤規例),蛋白質的營養素參考值為60克,如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5%(即3克),屬於「蛋白質來源」食物;而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10%(即6克),便屬於「高蛋白質」食物。
測試結果顯示,除了2款牛奶飲品樣本「明治CP-meiji」(#31)及「子母」(#26),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分別只有2.1克及2.5克,其餘樣本均屬「蛋白質來源」食物。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樣本為「雀巢牛奶公司」(#40),每100毫升含4.5克蛋白質,而蛋白質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CP-meiji」(#31)。
經超高溫和巴士德消毒方法處理的牛奶和牛奶飲品,其蛋白質含量是否相差很遠?
以每100毫升計,經超高溫處理的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為3.4克,而經巴士德消毒方法處理的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則為3.3克,兩者的平均蛋白質含量相若。
全脂牛奶、脫脂牛奶,以及牛奶飲品的蛋白質含量相差大嗎?
測試結果顯示,全脂牛奶類別樣本、脫脂牛奶類別樣本,以及牛奶飲品類別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分別為3.5克、3.4克及3.3克,該3類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亦分別不大。
飲用1份奶類佔人體每日所需蛋白質攝入量多少?
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的1份奶類標準分量為200毫升至250毫升。是次測試中有標示食用分量的樣本經四捨五入所計算得的食用分量平均值為235毫升,與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分量相若。以全部樣本的平均蛋白質含量(每100毫升含3.4克)計算,飲用235毫升可攝入約8.0克蛋白質,佔男性成人每日蛋白質參考攝入量(65克)的12.3%,亦佔女性成人每日蛋白質參考攝入量(55克)的14.5%。沒有單一食物或食品能滿足每日所需的營養素,消費者應保持健康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
總脂肪
全脂牛奶含有多少脂肪?
根據標籤規例,奶類所含奶脂不得少於3.25%。測試結果顯示,全脂牛奶類別樣本的總脂肪含量介乎每100毫升3.4克至4.3克,全部都符合奶脂不得少於3.25%的要求。總脂肪含量最高的全脂牛奶樣本為「Jersey Dairy」(#8),每100毫升含4.3克總脂肪,符合其包裝上「4.3%」的標示。
脫脂牛奶是否真的脫脂?
全部脫脂牛奶類別樣本均沒有檢出脂肪,符合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中,脫脂奶所含奶脂不得多於0.3%的要求。脫脂牛奶類別樣本亦是總脂肪含量最低的類別樣本。
經超高溫和巴士德消毒方法處理的全脂牛奶的總脂肪含量是否有差別?
測試結果顯示,經超高溫處理的全脂牛奶樣本的平均總脂肪含量為每100毫升含3.7克,而經巴士德消毒方法處理的全脂牛奶樣本的平均總脂肪含量則為每100毫升含3.6克,兩者相若。
「低脂」與「較低脂」的牛奶飲品的脂肪含量有什麼不同?
根據食安中心的資料,每100毫升食物含超過20克總脂肪,屬「高脂」食物;而根據標籤規例,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超過1.5克總脂肪,屬於「低脂」食物。以每100毫升計,測試結果顯示,「低脂」牛奶飲品類別樣本(包括高鈣類樣本)的平均脂肪含量每100毫升為1.1克,而「較低脂」牛奶飲品類別樣本(包括高鈣類樣本)的平均總脂肪含量則每100毫升為2.1克。至於標示為「較低脂」的牛奶飲品類別樣本,根據標籤規例,「較低脂」屬營養比較聲稱,被比較的食物之間的總脂肪含量差額的相對值不得少於25%,換言之,若有關的牛奶飲品的總脂肪含量較一般的牛奶飲品少25%,便符合法例要求作「較低脂」聲稱,不過有相關聲稱的牛奶飲品的總脂肪含量可以比「低脂」牛奶飲品類別樣本高出約1倍,消費者選購時要注意包裝上的產品名稱及營養標籤。
鈣
牛奶及牛奶飲品是否全部都屬於「高鈣」食物?
牛奶一般被認為含豐富的鈣質,而鈣質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根據標籤規例,鈣的營養素參考值為800毫克,而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15%(即120毫克)屬於「高鈣」食物;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7.5%(即60毫克),屬於「鈣的來源」食物。
全部樣本中,有13款樣本(#1、#2、#8、#23至#26、#29、#30、#37至#40)屬「高鈣」食物,由每100毫升含121毫克至239毫克;餘下的27款樣本的鈣含量,由每100毫升含99.4毫克至119毫克,屬「鈣的來源」食物。
飲用1份奶類可以吸收多少鈣質?
鈣含量最高的樣本為「子母」(#26),每100毫升含239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25毫升)即攝入約538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800毫克)的67%。鈣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 CP-meiji」(#31),每100毫升含99.4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36毫升),攝入約235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的29%。
高鈣牛奶飲品是否比普通沒有加鈣的牛奶更適合發育中的兒童?
根據衞生署的意見,牛奶的最大好處是含有豐富鈣質,以幫助骨骼成長及牙齒健康。市面上的牛奶,大致分為全脂奶、低脂奶和脫脂奶,這3種奶類的主要分別在於脂肪含量,但鈣質含量大致相同。根據是次測試結果,以每100毫升計,全脂牛奶類別樣本的平均鈣含量為113毫克(104毫克至122毫克),脫脂牛奶類別樣本的平均鈣含量為116毫克(112毫克至122毫克),牛奶飲品類別樣本(包括脫脂、低脂及較低脂)的平均鈣含量為113毫克(99.4毫克至128毫克),上述3個類別的鈣含量平均值相若。至於高鈣牛奶飲品類別樣本(包括脫脂、低脂及較低脂)的平均鈣含量為178毫克(127毫克至239毫克),較以上3個類別的平均值高約5成,當中部分高鈣牛奶飲品類別樣本(#23、#24、#25、#26、#37、#38及#40)的成分表標示添加了磷酸鈣、乳鈣或礦物質,使其鈣含量比其他樣本高。「高鈣」樣本間的鈣含量差異較大,注意鈣含量的消費者應細心選擇。
衞生署給予的意見是高鈣低脂牛奶飲品或普通沒有加鈣的牛奶皆是鈣質的來源。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1至3歲的幼兒每日需要600毫克鈣質,4至6歲則需要800毫克;2歲後可飲用熱量較低的低脂奶;5歲後可飲用脫脂奶。2至5歲的幼兒每天飲奶的分量為480毫升。高鈣低脂牛奶的含鈣量比普通牛奶略高,對於一些飲奶分量較少的幼兒,飲用高鈣低脂牛奶有助他們得到多些鈣質,但兒童若跟隨健康飲食的原則,可從進食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乳酪、加鈣豆奶、板豆腐、深綠色蔬菜等,以攝取足夠的鈣質,便不需要刻意選用高鈣奶。成人則可飲用低脂奶或脫脂奶以攝取足夠的鈣質。
成人比較少飲用牛奶,除了直接飲用牛奶及牛奶飲品外,可如何將它們融入日常生活飲食中?
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每日攝入800毫克鈣。要預防患上骨質疏鬆,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吸收足夠的鈣質。成人一般較小孩少飲用牛奶,其實除了直接飲用牛奶外,成人亦可將它融入日常飲食:
- 將水果及低脂奶或脫脂奶混合打成奶昔;又或者在飲用咖啡奶茶時,以低脂奶或脫脂奶取代植脂奶,可以增加鈣質的吸收。
- 煮麥皮時,以低脂奶或脫脂奶取代水,再以乾果代替砂糖,既可以增加鈣質的吸收,又能減少攝取游離糖,一舉兩得。
- 想炒蛋更嫩滑,除了加水加忌廉,亦可以選擇加入低脂奶或脫脂奶,比忌廉低脂,又比水多鈣質。
營養標籤標示值與測試結果的差距
根據標籤規例,除了獲豁免的產品,預先包裝食品需標示能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鈉及糖。根據技術指引的內容,能量數值/營養素含量與標籤數值的差距應符合規管容忍限(見表五);另外,如產品的包裝上附有營養素含量聲稱,其營養素含量須達到相關要求(見表六)。
根據技術指引,在營養素含量聲稱中的「含」字樣,其意思等同於「來源」聲稱用語。「明治CP-meiji」(#31)的包裝上附有「含蛋白質」的營養素含量聲稱,但測試結果顯示該樣本每100毫升只含2.1克蛋白質,未達到標示「蛋白質來源」聲稱的要求(即每100毫升含3克蛋白質),而其蛋白質的標示值亦比測試結果少30%,另外,「滋味」(#36)的包裝上同時附有2個營養素含量聲稱,分別是「high calcium」(高鈣)及「source of calcium」(鈣的來源),而測試結果顯示其鈣含量為每100毫升含111毫克,只達到標示「鈣的來源」聲稱的要求(即每100毫升含60毫克鈣),但未達到標示「高鈣」聲稱的要求(即每100毫升含120毫克鈣)。「M&S Food」(#28)的鈣含量亦未達到標示「高鈣」聲稱的要求。以上樣本的相關資料已轉交食安中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