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
調查方法
本會從去年購書費調查中收集到的學校書單,抽出較多中小學選用的印刷版教科書(下稱「廣用書」),並去信相關出版社查詢新學年的書目訂價。撇除將於新學年改版或停刊的書目後,計算出同版廣用書於兩學年間的價格變動。
是次調查涵蓋24間出版社的815本廣用書,包括323本小學用書(初小及高小用書分別佔158及164本,另有1本為初小至高小用書)及492本中學用書(初中及高中用書分別佔208及284本)。當中有21%的中小學用書並非教育局「適用書目表」(Recommended Textbook List, RTL)內的課本,較本會去年調查的比例(29%)低。
本調查的大部分資料由出版社提供。由於「精工出版社」、「文達‧名創教育」及「名創教育‧新亞洲出版社」至截稿前均未有回覆本會,故相關資料是由本會職員於其官方網頁及教育局「適用書目表」網頁取得。當中有6本書目的資料並未於網上公開,因此沒有納入本調查。
調查結果
整體書價上升2.9% 逾9成廣用書加價
調查發現,逾9成(736本)廣用書加價$1至$15不等,加幅為1.2%至8.3%(見表一)。整體書價平均上升2.9%,較同期通脹率1.7%高(詳見「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比較」一段),上升的幅度亦較去年高0.5個百分點。整體平均書價變動幅度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的差距,由去年的2.4個百分點收窄至1.2個百分點。今年加價幅度最顯著的為1套由「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學數學科用書,較去年升幅高出5.9個百分點。此套教科書沒有列入「適用書目表」。
而列入「適用書目表」的書本的平均價格升幅為2.8%,較沒有列入「適用書目表」的書本價格升幅低(3.3%)。
小學廣用書訂價平均上升2.9%
小學廣用教科書訂價平均上升2.9%,當中,近9成半(302本)書本加價1.2%至8.3%。初小及高小平均升幅均為2.9%。
按科目計算,訂價平均上升0.9%(音樂科用書)至5.9%(宗教科用書)不等。以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而言,數學科用書的加幅最高(3.7%),然後依次為中文科(3.4%)、英文科(3.1%)及常識科(1.9%)。
中學廣用書訂價平均上升2.9%
中學廣用書訂價平均上升2.9%,當中,近9成書本加價1.2%至6.6%。初中及高中廣用書訂價的平均加幅分別為2.6%及3.1%。
按科目計算,只有體育科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用書凍價,其餘科目用書的訂價平均上升0.4%至4.9%不等。初中以普通話科用書的加價幅度較為顯著,為4.1%,而高中價格升幅較高的科目有視覺藝術科(4.9%)、中文科(4.6%)、中國文學科(4.5%)和資訊及通訊科技科(4.0%)。
近1成廣用書凍價
於新學年凍結價格的廣用書共有79本,約佔整體調查的815本書目的1成,與去年調查的比例相若。這些書目來自8間出版社,小學用書佔5套合共21本(27%),涵蓋音樂及普通話科,中學用書則佔11套合共58本(73%),主要為數學科、音樂科、物理科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
紙價上升 印刷費與去年相若
書商慣常於1月至5月購買紙張以備印刷今年出售的教科書,有關這段時間的紙價,本會根據回覆的商會、印刷商及紙行提供的資料,與去年同期比較,發現今年書紙及粉紙的平均價格較高,升幅分別為4.8%及5.2%,而印刷費的平均價格則與去年相若。
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比較
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以截至2022年5月止的12個月的平均數與2021年同期的平均數比較),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俗稱通脹率)較去年同期上升1.7%。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率自2007年起均受到數項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如剔除此類影響,今年的相應升幅為1.3%,低於中小學廣用書的平均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