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力煲的操作原理
電壓力煲利用物理學上氣壓與液體沸點成正比的原理操作,以膠圈密封使煲內的氣壓在加熱過程中逐漸升高,水的沸點亦相對提高,從而增加煮食溫度,縮短烹煮時間,節省能源。由於內鍋是密封的,水分流失極少,亦由於烹煮過程密封,使用者或較難掌握烹煮的進度。
烹煮時間雖短 惟升壓及降壓需時
電壓力煲需先進行升壓,當鍋內的壓力升至預設的壓力後,才開始烹煮。完成烹煮後,電壓力煲便會進行排氣以降低鍋內的壓力。電壓力煲烹煮不同食物的整體時間差異頗大,視乎產品的升壓及降壓設計、食材的類別、分量、烹煮模式及預設烹煮時間等而有所分別。然而,降壓可分自然降壓及手動降壓,自然降壓所需的時間會因烹煮模式及產品設計而各有不同,部分型號的降壓時間逾半小時,降壓時會利用餘下的熱力及壓力進一步烹煮食材。

除「飛利浦PHILIPS」(#1)及「法國特福Tefal」(#3)外,其餘樣本均備有排氣按鈕,用戶可於烹煮完成後進行手動降壓。「飛利浦PHILIPS」(#1)則需透過中途加入食材的功能進行手動降壓。若烹煮流質食物例如湯、粥或紅豆沙等,便不宜於烹煮完成後立即手動降壓,因流質食物有機會於高壓下透過排氣孔噴出。
與真空煲的用法不一樣
真空煲包含兩個鍋,外鍋為真空保溫,內鍋則是不銹鋼材質。把食材放入不銹鋼內鍋並以明火煮沸,再把內鍋放回真空保溫鍋,並蓋上隔熱的鍋蓋。兩鍋的中間夾層接近真空狀態,能將熱力傳導及對流的機會降至最低,令內鍋可於數小時內維持高溫以烹煮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