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电压力煲升降压费时 烹煮表现参差

电压力煲升降压费时 烹煮表现参差

电压力煲标榜「高效率」,声称可于短时间内烹煮各款美食,例如焖牛腩、煲老火汤、粥甚至红豆沙等,用途广泛,故愈来愈受家庭主妇欢迎。本会测试10款电压力煲的电气安全、效能及内锅耐用程度,结果发现样本间烹煮杂菜炆牛肋条及红豆沙的表现参差,而且整体烹煮时间不短,煲汤后自然降压平均需逾半小时。然而,各样本的整体表现相若,反映价格较低的型号亦有好选择。

电压力煲的操作原理

电压力煲利用物理学上气压与液体沸点成正比的原理操作,以胶圈密封使煲内的气压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升高,水的沸点亦相对提高,从而增加煮食温度,缩短烹煮时间,节省能源。由于内锅是密封的,水分流失极少,亦由于烹煮过程密封,使用者或较难掌握烹煮的进度。

烹煮时间虽短 惟升压及降压需时

电压力煲需先进行升压,当锅内的压力升至预设的压力后,才开始烹煮。完成烹煮后,电压力煲便会进行排气以降低锅内的压力。电压力煲烹煮不同食物的整体时间差异颇大,视乎产品的升压及降压设计、食材的类别、分量、烹煮模式及预设烹煮时间等而有所分别。然而,降压可分自然降压及手动降压,自然降压所需的时间会因烹煮模式及产品设计而各有不同,部分型号的降压时间逾半小时,降压时会利用余下的热力及压力进一步烹煮食材。

 

除「飞利浦PHILIPS」(#1)及「法国特福Tefal」(#3)外,其余样本均备有排气按钮,用户可于烹煮完成后进行手动降压。「飞利浦PHILIPS」(#1)则需透过中途加入食材的功能进行手动降压。若烹煮流质食物例如汤、粥或红豆沙等,便不宜于烹煮完成后立即手动降压,因流质食物有机会于高压下透过排气孔喷出。

与真空煲的用法不一样

真空煲包含两个锅,外锅为真空保温,内锅则是不锈钢材质。把食材放入不锈钢内锅并以明火煮沸,再把内锅放回真空保温锅,并盖上隔热的锅盖。两锅的中间夹层接近真空状态,能将热力传导及对流的机会降至最低,令内锅可于数小时内维持高温以烹煮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