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輪椅非人人合用
個人、環境、電動輪椅 三者相配合
一般人或以為任何行動不便的人都可以使用電動輪椅代步,然而香港職業治療學會會長方少麗指出,用者需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居和常到之處的環境以挑選適合的電動輪椅,三者互相配合,並且謹記「安全使用」為原則,才可令用者和家屬放心,同時不致釀出意外或危及他人。
部分慢性病患者未必適合操作電動輪椅
某些慢性病可能會影響行動不便人士操控電動輪椅的能力,例如:
- 未受控的糖尿病、高血壓等,以致可能突然暈眩或昏倒,失去活動能力;
- 認知障礙或精神紊亂;及
- 任何導致肌肉不受控制、觸覺遲鈍及反應慢的狀況。
如患有視力問題,必須佩戴準確驗配的眼鏡或其他矯正視力鏡片,以協助認清四周環境才可駕駛電動輪椅。
另外,中風雖是常見疾病,但因應其成因、受影響腦部部位及影響程度的不同,所引致不同的身體功能障礙也會影響操控電動輪椅的能力。中風的較常見的後遺症,除了表達障礙及吞嚥障礙外,還包括:
- 半側空間忽略:一側大腦半球受損而導致對身體另一側的視覺、聽覺等出現無意識或意識缺失;
- 認知障礙:注意力、記憶力、方向感都會減弱,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獨立性;及
- 身體癱瘓:嚴重患者會出現單側上下肢體癱瘓,肌肉無力或高張力等情況。
當中以視覺及感知的障礙和半側空間忽略的身體功能障礙會較影響患者操控電動輪椅的能力,用者或需接受適當的訓練以補償技術才可順利操控電動輪椅。此外,如患有腦癇(俗稱「發羊吊」)而未受控,可能令患者出現眼睛失焦及手腳不受控抽搐等徵狀,那就不應考慮使用電動輪椅代步。
應先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評估及訓練
每人都有其獨特的身體狀況和需要,某些殘疾可能妨礙他們在不危及公眾安全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電動輪椅,如果從未用過電動輪椅,最好先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評估及訓練,待使用者有足夠信心可以安全地自行控制電動輪椅進出家居,才決定租賃或購買電動輪椅。
評估一般包括:
- 身體狀況,例如病患和傷殘程度;
- 有沒有特別疼痛關節,如髖、膝關節痛會影響體位轉移方法;
- 頭、頸及軀幹控制能力;
- 上肢和下肢控制能力;
- 平衡力;
- 使用者由一個座位轉移至另一個座位的方法;
- 可靠的控制電動輪椅方法;
- 認知感知能力;
- 衣食住行的生活模式及環境;
- 家人和照顧者對電池保養、正確充電的支援;及
- 基本維修和保養的認識。
除評估外,使用者還須進行基本操控電動輪椅技能培訓。職業治療師能為使用者和護理人員提供適當的培訓和練習,當中包括:安全轉向、準確停泊電動輪椅、進出房間、使用者所住地方、使用升降機;安全過馬路,甚至使用交通工具。方少麗建議照顧者和電動輪椅使用者可參加由職業治療師提供的訓練,最少2次至4次為佳。
對於中風患者,評估還須涉及有否視覺及感知的障礙,尤其是有沒有半側空間忽略的情況,如有需要,應訓練其補償技術或再三考慮是否適合使用電動輪椅。此外,過於肥胖的患者,還應考慮電動輪椅的承重能力,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
了解家居情況和常到之處
注意家居:
- 是否有足夠擺放電動輪椅的位置?
- 是否有可供充電的位置和電源插位?
- 是否有可供清潔和保養電動輪椅的位置?
- 是否有充足空間讓輪椅使用者從輪椅及床轉移位置?
- 洗手間可否配合到使用者由電動輪椅轉移至坐廁或沐浴的位置?
- 大門口可否安裝斜台以跨越門檻?
常到之處是否容易讓電動輪椅出入:
- 大廈出入口有否安裝斜台以協助跨越門檻或石壆?
- 是否夠位進出升降機?
- 使用者坐在電動輪椅上可以自行或透過輔助器具按升降機按鈕嗎?
- 經常前往的地點方便電動輪椅出入嗎?
- 沿途能安全地過馬路嗎?有否斜坡或石壆?
- 使用者能乘搭可容納電動輪椅的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該等地點嗎?
使用者還需學習其他方法召喚交通工具,運用資源如復康巴士及了解如何防止意外等。如需前往陌生的地點,家人最好預早探訪一次,並記錄沿途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早商量解決方法或尋求協助。
挑選電動輪椅安全至上
揀選電動輪椅型號時,除了因應身材和健康狀況,也要考慮家居和工作環境的空間大小。例如空間有限,便需要考量輪椅可否摺疊;如經常需要坐在桌旁,便要考慮控制桿部件可否向後或向側移,以容許使用者更靠近桌子。
檢查電動輪椅是否有足夠的安全設施,例如:
- 適當的安全帶和體位固定裝置;
- 輪椅制動器;
- 適當的繫緊系統供扣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 應安裝防傾裝置(例如防反輪),並正確使用。
上述安全裝置也要配合使用者的身體狀況,例如電動輪椅的制動器要放在正確位置,尤其是如果使用者在中風後出現偏癱情況,制動器應避免放在患側。
租用前可向供應商查問其電動輪椅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有沒有相關證書,例如國際標準ISO 7176、歐洲標準EN 12184或內地標準GB/T 18029等。
根據使用者需求設置輪椅制動模式,例如供初學者使用的電動輪椅,應調校至最低速度,待有足夠經驗後,才在有需要時逐漸加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