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椅非人人合用
个人、环境、电动轮椅 三者相配合
一般人或以为任何行动不便的人都可以使用电动轮椅代步,然而香港职业治疗学会会长方少丽指出,用者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居和常到之处的环境以挑选适合的电动轮椅,三者互相配合,并且谨记「安全使用」为原则,才可令用者和家属放心,同时不致酿出意外或危及他人。
部分慢性病患者未必适合操作电动轮椅
某些慢性病可能会影响行动不便人士操控电动轮椅的能力,例如:
- 未受控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以致可能突然晕眩或昏倒,失去活动能力;
- 认知障碍或精神紊乱;及
- 任何导致肌肉不受控制、触觉迟钝及反应慢的状况。
如患有视力问题,必须佩戴准确验配的眼镜或其他矫正视力镜片,以协助认清四周环境才可驾驶电动轮椅。
另外,中风虽是常见疾病,但因应其成因、受影响脑部部位及影响程度的不同,所引致不同的身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操控电动轮椅的能力。中风的较常见的后遗症,除了表达障碍及吞咽障碍外,还包括:
- 半侧空间忽略:一侧大脑半球受损而导致对身体另一侧的视觉、听觉等出现无意识或意识缺失;
- 认知障碍:注意力、记忆力、方向感都会减弱,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及
- 身体瘫痪:严重患者会出现单侧上下肢体瘫痪,肌肉无力或高张力等情况。
当中以视觉及感知的障碍和半侧空间忽略的身体功能障碍会较影响患者操控电动轮椅的能力,用者或需接受适当的训练以补偿技术才可顺利操控电动轮椅。此外,如患有脑痫(俗称「发羊吊」)而未受控,可能令患者出现眼睛失焦及手脚不受控抽搐等征状,那就不应考虑使用电动轮椅代步。
应先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评估及训练
每人都有其独特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某些残疾可能妨碍他们在不危及公众安全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电动轮椅,如果从未用过电动轮椅,最好先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评估及训练,待使用者有足够信心可以安全地自行控制电动轮椅进出家居,才决定租赁或购买电动轮椅。
评估一般包括:
- 身体状况,例如病患和伤残程度;
- 有没有特别疼痛关节,如髋、膝关节痛会影响体位转移方法;
- 头、颈及躯干控制能力;
- 上肢和下肢控制能力;
- 平衡力;
- 使用者由一个座位转移至另一个座位的方法;
- 可靠的控制电动轮椅方法;
- 认知感知能力;
- 衣食住行的生活模式及环境;
- 家人和照顾者对电池保养、正确充电的支援;及
- 基本维修和保养的认识。
除评估外,使用者还须进行基本操控电动轮椅技能培训。职业治疗师能为使用者和护理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和练习,当中包括:安全转向、准确停泊电动轮椅、进出房间、使用者所住地方、使用升降机;安全过马路,甚至使用交通工具。方少丽建议照顾者和电动轮椅使用者可参加由职业治疗师提供的训练,最少2次至4次为佳。
对于中风患者,评估还须涉及有否视觉及感知的障碍,尤其是有没有半侧空间忽略的情况,如有需要,应训练其补偿技术或再三考虑是否适合使用电动轮椅。此外,过于肥胖的患者,还应考虑电动轮椅的承重能力,从而作出适当的选择。
了解家居情况和常到之处
注意家居:
- 是否有足够摆放电动轮椅的位置?
- 是否有可供充电的位置和电源插位?
- 是否有可供清洁和保养电动轮椅的位置?
- 是否有充足空间让轮椅使用者从轮椅及床转移位置?
- 洗手间可否配合到使用者由电动轮椅转移至坐厕或沐浴的位置?
- 大门口可否安装斜台以跨越门槛?
常到之处是否容易让电动轮椅出入:
- 大厦出入口有否安装斜台以协助跨越门槛或石壆?
- 是否够位进出升降机?
- 使用者坐在电动轮椅上可以自行或透过辅助器具按升降机按钮吗?
- 经常前往的地点方便电动轮椅出入吗?
- 沿途能安全地过马路吗?有否斜坡或石壆?
- 使用者能乘搭可容纳电动轮椅的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该等地点吗?
使用者还需学习其他方法召唤交通工具,运用资源如复康巴士及了解如何防止意外等。如需前往陌生的地点,家人最好预早探访一次,并记录沿途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早商量解决方法或寻求协助。
挑选电动轮椅安全至上
拣选电动轮椅型号时,除了因应身材和健康状况,也要考虑家居和工作环境的空间大小。例如空间有限,便需要考量轮椅可否折叠;如经常需要坐在桌旁,便要考虑控制杆部件可否向后或向侧移,以容许使用者更靠近桌子。
检查电动轮椅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设施,例如:
- 适当的安全带和体位固定装置;
- 轮椅制动器;
- 适当的系紧系统供扣紧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 应安装防倾装置(例如防反轮),并正确使用。
上述安全装置也要配合使用者的身体状况,例如电动轮椅的制动器要放在正确位置,尤其是如果使用者在中风后出现偏瘫情况,制动器应避免放在患侧。
租用前可向供应商查问其电动轮椅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有没有相关证书,例如国际标准ISO 7176、欧洲标准EN 12184或内地标准GB/T 18029等。
根据使用者需求设置轮椅制动模式,例如供初学者使用的电动轮椅,应调校至最低速度,待有足够经验后,才在有需要时逐渐加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