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于2009年5月6日的来函,消费者委员会(消委会)有以下两方面的资料提供予委员会参考。
- 弱势社群使用基本银行服务的情况有否改善;及
- 银行调整服务收费和信用卡利率的情况。
弱势社群使用基本银行服务的情况
- 根据金融管理局及香港银行公会的资料,香港银行分行及自动柜员机的整体数目最近两年均有增加 [1] ,部分非分行渠道(如自动柜员机和网上银行服务)的使用率亦高于银行分行柜位服务 [2] 。
- 不过,消委会关注上述情况能否反映弱势社群使用基本银行服务方面的问题已得到改善,包括:新增的分行位置是否在较多低收入人士活动的地区、自动化银行服务对有关社群的使用方便程度,及银行业推出的措施(例如:「提款易」)能否切合弱势社群的需要。
银行新开设及关闭分行情况
- 香港银行分行的整体数目在过去两年虽然有增加,但与2001年的1,460多间分行比较,现时的1,299间,仍相差近160间,与2001年比较减幅超过一成(-11%)。
- 据金融管理局的资料,由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在不同地区新开设的银行分行共67间,但同期内银行关闭了32间分行,令净增加的分行数目只有35间。在67间新开设的分行中,约只有 2/3(即42间)提供一般客户可使用的服务,其余属供特选客户及中小企业使用的分行。
- 地区层面方面,开设新分行的地区在同期内也有关闭分行的情况,例如油尖区开设了8间新分行,但却同时关闭了6间,即实际只增加2间分行。
- 在较多低收入人士活动的地区如观塘、深水埗及屯门区,亦分别增加了1至3间一般客户可使用的分行。不过,向政府工作小组表达意见的弱势社群及社福机构代表 (社福机构代表)表示,在区内(观塘和深水埗)新开设的分行由于须同时服务因邻近分行关闭而转来的客户,以致新分行的排队轮候时间较长,未能为消费者(尤其是长者和肢体伤残人士)带来方便。
- 非旺区(例如:元朗、大埔及离岛)的分行数目在近两年没有增减,而葵青区则出现减少分行的情况。 附表(1) 提供个别地区近年银行分行数目变化的资料。
- 就上述情况,消委会建议政府须继续监察低收入地区市民及弱势社群对银行分行服务的需求,以确保市民能获得基本的银行服务。
非分行渠道提供的银行服务
- 银行公会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消费者转用非分行渠道的银行服务。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分行柜位服务的使用率现时仍占银行交易约 1/5(22%),显示个别人士(尤其是长者和基层市民)仍须透过银行分行来处理日常银行交易事宜,或基于不同原因而无法使用自动化银行服务。
- 虽然银行公会的数据显示,有部分长者选择使用自动化银行服务,但弱势社群(包括低收入和伤残人士)使用非分行渠道的情况亦值得关注,消委会认为有需要探讨银行业推出的便利措施能否有效帮助他们获得基本银行服务。
- 就这方面,向工作小组反映意见的社福机构代表,分享了一些弱势社群使用非分行渠道的意见及所遇到的困难:
- 自动柜员机 - 银行开展简易使用版自动柜员机的教育活动,对推动某一年龄组群的长者(较年青的长者"young-old")认识及使用自动柜员机服务有帮助,但对某些超 过70岁或以上的长者来说,使用自动柜员机仍有很大困难,基于他们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限制,例如:行动缓慢、无法记得私人密码等,令他们未能掌握自动柜员机 的使用程序,或有信心透过自动柜员机取得银行服务。上述种种困难相信会随着香港人口老化而更趋明显。
- 银行电话理财 - 伤残人士(肢体及视障)方面,虽可透过电话理财代替亲身前往分行办理大部分的日常银行交易事宜,但现时的电话理财服务不能提供提款及发出交易收据的功能, 且部分银行的电话理财服务在转帐方面亦设有条件限制,例如:须预先到分行登记转帐户口资料。这些都令到银行电话理财服务不能有效地全面代替分行。
- 透过连锁式零售店提款 - 针对分行减少,银行与商业机构合作推出的「提款易」(即在指定连锁商户使用EPS提取现金),理论上方便市民提款。但据社福机构代表表示,「提款易」设有 提款限额(每次最多只可提取$500)及需要购物,部分零售店如超市的排队时间也较长。他们认为,以此方式提款对使用者(如低收入和伤残人士)既做成不 便,亦涉及时间成本。举例说,若要提取$2,000,便须在零售店购物4次,使用成本未必化算。
- 消委会建议政府与银行业就社福机构代表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有关措施,令其更为便利及有成效,最终令消费者受惠。此外,政府与银行业亦须研究若有某些组群人士未能转用自动化银行服务而受影响的长远解决方法,务求让所有市民都平等地获得基本银行服务。
银行调整服务收费
- 银行服务的可达性并不单指分行是否方便使用,或是否可透过不同渠道提供服务,昂贵的银行服务收费亦可能构成获取基本银行服务上的障碍。
- 多间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已调整各方面的服务收费。据消委会的调查研究,5间银行 [3] 的加费项目超过17项(不包括楼宇按揭和证券服务),升幅由7%至100%不等(见 附表2 )。涉及一般银行户口服务的加费项目包括:退票、汇款、不动户收费、常立指示、自动转帐、补发存折/新卡、本票和礼券等。而有较多银行(5间银行中有4间)增加收费的项目,涉及退票、常立指示和本票等服务。
- 收费调整幅度高达1倍的项目,包括:设立常立指示(由每宗$50增加至$100)、不动户口收费(由每半年$50增加至$100)和发出汇款(由每宗$60增加至$120)。
- 除探讨银行服务收费的变动情况外,消委会于今年5月向17间提供传统的「储蓄提存户口服务」的银行进行调查,以了解开立基本银行户口的门槛是否越来越高。与2008年同类型调查比较(见 附表3 ),消委会最新的调查发现:
- 开户金额要求 - 以往开立银行户口多由客户自行决定金额,近年则改变为银行设定最低「开户金额要求」。在17间银行中,差不多全部(16间)有设定开户要求,金额介 乎$10至$30,000,$1,000至$2,000的有3间银行、$100至$500的有7间、$10的有5间,最高一间为$30,000。与 2008年比较,有2间主要银行的「开户金额要求」大幅上调,分别高达3倍和49倍(1间由原来的$500增至$2,000,另1间由$10增 至$500)。但亦有1间由原先最低$10开户要求改为不设定开户金额。
- 户口结余要求 - 「户口结余要求」及「低结余户口收费」对弱势社群影响最大。17间银行中,近9成(15间)设有「最低结余要求」,金额介乎$5,000 至$30,000,其中较多银行(13间)的结余要求为$5,000,余下2间则分别为$10,000及$30,000,另2间没有设定结余要求。与 2008年的调查结果比较,有2间银行上调了结余要求,分别高达0.66倍和4倍(1间由$3,000增至$5,000,另1间由$1,000增 至$5,000)。
- 低结余户口收费 - 设有「最低结余要求」的15间银行均收取「低结余户口收费」(即当户口平均结余低于银行所指定的金额,便须缴付该项服务费),费用介乎每月$50 至$100。与2008年的调查结果比较,有3间银行增加了费用,增幅由20%至400%(分别由$10/$20/$50调高至$50/$60)。
- 豁免收费政策 - 在15间收取低结余户口收费的银行中,大部分(14间)现时都豁免某些客户的服务费 (即有1间没有提供豁免)。获豁免资格各有不同,14间豁免长者、10间豁免18岁或21岁以下人士、10间豁免领取综缓人士、7间豁免领取伤残津贴人士的收费。
- 尽管银行提供了豁免低结余户口收费的政策,但调查发现部分银行只会因应消费者的查询才作出说明(虽然一般会在银行收费表上注明有关豁免资料),由于不同银行有不同的豁免资格和准则要求,消委会关注弱势社群未必能够清楚知道这些豁免收费措施的内容。
- 消委会建议增加银行豁免收费措施的透明度,银行公会可考虑将各银行提供的豁免收费政策,以及有哪些银行没有向低结余户口收取费用的资料,上载到银行公会及消委会网页,方便有需要的消费者较易取得有关资料,让合资格者可向相关银行申请豁免收费。
信用卡利率和费用
- 消委会于今年5月就本地银行的信用卡服务进行调查,合共收集到10家银行的信用卡利率及收费资料(见 附表4 )。
- 与消委会2006年的信用卡调查结果比较,现时银行的信用卡消费签帐息率一般由年息32厘起,比以往的26厘起,相差高达6厘。现金透支息率方面,由 2006年一般年息约28厘起增至现时约34厘起,差距同样高达6厘。若卡主在到期付款日未能偿还最低还款额,银行征收的息率会更高(可超逾40厘)。
- 信用卡的「逾期费用」和「超额费用」在这几年间亦有大幅调升。在10家银行中,全部(100%)有调升「逾期费用」,费用由$130至$250不等,加幅介乎15%至160%。其中3家银行将信用卡逾期费用按结欠金额分层收费,最高调至每期250元。
- 在「超额费用」方面,5家(50%)在期间将超逾信贷额的收费提高,所收费用由最低的$100至最高$180不等,加幅介乎20%至80%。
- 此外,于柜位缴付卡数的手续费也有增加,从可作比较的7家银行的资料来看,有5家(71%)增加了该项费用,增幅由50%至100%(分别由每次$0/$10/$20调高至$20/$30)。
- 据报章报导,银行增加信用卡利率及费用,作为弥保或控制信用卡坏帐风险上升的措施,但能否有效减低坏帐值得关注。消委会建议,银行可考虑其他措施,例如:调高信用卡每月最低还款额(由现时一般只须缴付3%的结欠回复至以往5%),改善持卡人拖欠还款的问题。
-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银行调整服务收费及信用卡利率时,一般只须遵循资料披露要求。而银行很多时解释调整收费是参照同业收费水平或商业决定,似乎主要并非按其个别营运成本作价竞争,消委会关注,这些服务费用是否定于合理水平,消费者根本无从得知因而难有选择准则。
- 美国政府刚通过了一项有关信用卡改革的法案,这项法案禁止信用卡公司不合理地提高利率、任意加收手续费和罚款等行为。 消委会期望政府能够注视香港市场情况,并作出监察,确保银行调整服务收费和信用卡利率的公平性。
总结
- 最后,消委会期望政府和银行业继续注视弱势社群使用基本银行服务的情况,以及确保所有香港市民都可获得定价合理的银行和信用卡服务。
附表 (1) 银行分行数目(按地区划分)
附表 (2) 银行服务收费
附表 (3) 港元储蓄提存户口服务及收费
附表 (4) 银行信用卡利率及收费
附注:
1. 截至2009年4月,银行分行合共有1,299间,较2007年12月的1,264间,增加了35间(+3%)。自动柜员机在2008年有2,679部,2007年则有2,547部,增加132部(+5%)。
2. 在2008年,以5间主要银行的交易数目计,自动柜员机的使用率占35%、网上银行服务占33%、银行电话理财占7%,而银行分行柜位服务则占22%。
3. 银行包括:中银(香港)、星展、恒生、汇丰及渣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