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食环署公布内地食品化验结果

  • 2004.06.19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今日(六月十九日)公布针对内地进口食品进行的一次特别食物监察行动的化验结果。

食环署上月在市面多个零售点抽取了一百三十三个食物样本作防腐剂、添加剂及污染物化验。

食环署助理署长锺伟雄医生在记者会上公布化验结果时表示:「在全部食物样本中,有七个样本的化学物含量超出香港的法定标准。」

除较早前公布含过量黄曲霉毒素的一种花生产品外,另有三种调味汁的苯甲酸含量达百万分之五百三十、百万分之五百九十及百万分之七百五十;而一腌制食品的苯甲酸含量为百万分之一千七百,另一腌制食品的铬含量为百万分之一点九;而一个即食食品的山梨酸含量则为百万分之六百六十。

锺医生说:「除黄曲霉毒素外,其他食物样本的化学物超标情况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苯甲酸及山梨酸是常用的防腐剂,在饮品、腌制水果及调味汁等食物中广泛使用。根据香港的食物法例,这两种防腐剂在部分食物的准许使用量可达百万分之一千。它们的毒性很低,在有关食物样本中出现的超标情况,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十分低。」

锺医生解释说:「铬是天然存在於自然环境,长期暴露於过量的铬之下,可对肾及肝脏造成影响。但在该食物样本中检测到的铬含量,造成急性中毒的可能性很低。」

食环署已要求有关的零售商停售该些产品,并加强巡查在港出售的食品,以确保食物安全。

他说:「我们已把七种食物样本的化验结果通知内地有关单位,并与他们核实该等食品有否出口到香港。」

锺医生提醒,食品业界须确保其出售的食品合乎本港食物法例,以及适宜供人食用。

业界亦应向可靠及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订购食品。

除努力进行食物监察,他亦强调食环署将继续致力提高市民对食物安全的认识。

转载自香港特区政府网页:
http://sc.isd.gov.hk/gb/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406/19/0619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