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欢用香薰精油来减压放鬆、抒缓痛楚,但你又知不知这些精油含有甚么成份?消委会测试了30款香薰精油,包括甜橙、尤加利,和薰衣草各10款。立即看看有甚么发现。
今次测试的30款香薰精油中,共检出这10种致敏物成分,其中以柠檬烯最普遍,在所有30款都找到。它会刺激实验动物和人类的皮肤,对眼睛也有刺激性。
样本中以甜橙的致敏物平均含量最高,其次是尤加利,最少是薰衣草。
从植物提炼出来的香薰精油,不少人喜欢用来按摩、浸浴。但如何评估这些精油内致敏物的风险呢?
香薰精油内的芳香物质浓度颇高,直接施用在皮肤上,有机会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导致红斑、水泡或肿胀。
根据欧盟化妆品规例,产品如含有26种常见的芳香致敏物质,并达至特定水平,便必须标示,选购时谨记留意标示。
今次测试并没有发现致癌物苯,同时亦找不到这4种重金属,以及细菌微生物,情况令人满意。但这些香薰精油的标签说明,仍然有改善空间。
香薰精油使用前需要稀释,但只有约一半样本提供稀释比例资料。
另外,由于精油瓶身较小,相关产品资料经常以小册子形式,或上载互联网,供客人参考,但说明书是重要产品资讯,应该随产品附上,方便消费者查阅。
有些人会将香薰精油用作调味剂食用,究竟有甚么要留意呢?
样本中,有一款薰衣草精油标示可作调味剂食用,但无详细解释食用方法。
消费者只适宜把声称可以食用的香薰精油,作调味剂之用,同时要有所节制。
如已知对某种香薰精油敏感或曾引起不适,要谨记切勿食用。
不要以为香薰精油可以随便入口,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可以掉以轻心。
根据香港中毒谘询中心的个案,有慢性皮肤患者使用混合精油后出现抽搐。
亦有小童使用含驱蚊成份的精油后,出现皮肤严重过敏,继而昏倒。
测试中只有一半样本的标签或说明书附有食用警告。
孕妇、高血压、肾病和脑痫患者都应小心使用香薰精油。
是时候消委会教你一些选用香薰精油的贴士:
想知多D关于选用香薰精油的贴士,记得留意502期,《选择》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