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会推出的数码化电视广播,与现时的收费电视有什麽相同之处?
答案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服务。
近年来电视发展多元化,为市民提供更多节目频道以供选择。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及亚洲电视有限公司提供以模拟(Analogue)方式传送的4条免费电视节目频道,收费电视营办商则提供收费电视服务,节目频道多达200条。根据政府推行的数码地面电视广播计划数码化,4条免费频道最迟由2007年开始,会以模拟及数码化两种方式同步广播。
不过,一般大众可能对数码化电视广播认识不多,部分不良收费电视推销员可能哄骗及误导他们申请成为客户。
由此而起对收费电视的消费者投诉亦大增,主要关于销售手法和随后出现的收费争拗。
消费者委员会接获有关收费电视的投诉由2004年的1,015宗,上升至去年的2,211宗,今年首7个月有达到1,680宗。当中包括189宗有关节目台的数目、141宗有关误导和销售手法。
根据投诉人提供的资料,收费电视推销员误导他们申请成为客户的不良手法包括:
第一, 若不申请服务,2007年数码广播启动后,便接收不到(或接收很差)免费电视台的节目。
第二, 讲解服务合约内容不尽不实,务求取得消费者签名完成交易。
事实上,收费电视与地面电视广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和广播平台。现时所用的收费电视解码器是不能够接收将来的数码地面电视服务。
要收看数码地面电视服务,消费者将来只须购买一部内置解码器的综合数码电视机,或在现有的电视机上加装具有数码地面电视接收功能的解码器。
而且,即使实行了数码化广播后,免费电视频道仍然会以现行的模拟(Analogue)方式同步传送最少5年,再视乎市场和技术研究结果,才决定是否终止。
故此要提防推销员以免费电视广播数码化为借口,被游说使用收费电视服务。
消费者宜留意以下的不良销售手法:
- 如电视或上网数据机运作正常,勿让陌生人以检查天线或数据机为借口而入屋推销。必须核实他们的身份,可向管理处或有关服务商查询。若有疑问,不应开门。
- 签署任何文件前应清楚了解内容,要特别留意想收看的频道是含包括在内、安装费用、合约期限、搬迁安排、取消服务的通知期等。
- 如服务计划条款与推销员所述的有所不同,应要求他们在合约上注明原先同意的条款,或即时致电服务商查询。
- 不应随便将身份证、银行户口、信用卡等资料或副本交予推销员。
- 在答应转换服务前,不应相信推销员可以取消旧合约,倘消费者仍与其他服务商签有合约,应先了解能否解约,及解约的收费。
- 应留意收费电视合约往往有自动续约条款。
此外,应提点家中长者各种不良销售手法,及提防陌生人赚门入屋。
服务商应加强培训和管理其职员,减少个别职员的不负责任行为影响公司声誉,亦可避免与顾客不必要的争拗。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