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银行关闭分行及增加收费对弱势社群的影响

  • 2007.03.29

在银行分行减少的情况下,要确保弱势社群得到银行服务,可能要考虑采用流动银行。

消费者委员会建议银行界研究在没有银行分行或自动柜员机、或长者较多的地区,提供流动银行服务的可行性。

消委会探讨银行减少分行对消费者的影响,提出以上建议。银行分行在近年大幅减少,由2001年的1,463间减少至2006年的1,209间  - 减幅达17%或共254间。

在家庭收入较低的地区,例如观塘、深水埗和天水围(这研究的区域),问题最为严重。部分地区的差异极为明显。

举例说,人口超过45,000和拥有4个大型屋邨的观塘区,只有一间银行;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例如湾仔则每1,400人即有一间。

银行关闭分行,居住在最受影响地区的居民(例如在蓝田),一般人现在要步行3045分钟,才到达某特定银行,不再是以往的5至10分钟。

消委会于今日(329日),发表研究报告「银行关闭分行及增加收费对弱势社群的影响」的结果和建议。

消委会呼吁银行向消费者推广使用自动柜员机和其他自动化银行的设施。

报告指出,将目前两个自动柜员机网络联网可能会遇到技术问题,但银行业宜深入探讨其可行性。

一些国家已实行了自动柜员机网络联网,以澳洲为例,支账卡或信用卡持有人,可以使用境内任何一个自动柜员机网络或支账系统。

报告亦建议改用其他识别身分方式(例如指模或瞳孔),代替私人密码(PIN)使用自动柜员机。

此外,银行应提供免费自动柜员机服务予贫困、年老和伤残等弱势社群;并让他们毋须同时购物,仍可在零售商铺付款处提取现金。

消委会亦在报告内建议,若客户(特别是领取福利援助人士)因银行关闭分行而需要转换到其他银行,银行应提供协助。

在这方面,银行业和社会福利署有需要研究简化手续和对所须文件的要求给予一站式服务、方便客户转换银行户口。

研究发现低收入人士对银行收费特别关注,但他们感觉没有选择馀地,因差不多所有银行也收费。大部分人都不知悉部分银行有提供豁免收费措施。

回应以上问题,消委会建议银行业改善豁免收费措施的透明度,与及自动豁免合资格人士(即领取综援及公共福利金人士)的收费。

其他减轻弱势社群负担的建议包括:豁免补发新卡或其他服务项目的收费,例如柜位服务费,提供有限度的免费提款及转账柜位服务。

在政府方面,消委会的其中一个建议是研究是否有需要仿效其他国家为消费者设立基本银行户口。

在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地,法例确保消费者能得到基本银行服务的权利。

金管局表示,鑑于一般银行都豁免向弱势社群客户的收费,故此不存在市民无法获得基本银行服务的情况,但仍会继续监察情况,有需要时会与行业跟进。

此外,政府应向银行提供特别安排,吸引银行到只有少数或甚至未有分行的公共屋邨开设分行,与及继续研究邮局可否提供小额提款服务。

报告同时促请消费者选择适当的户口与及正确使用银行服务,例如:减省不必要的户口,避免要缴付费用;应因个人需要而选择最合适的银行户口;学会使用自动柜员机及其他自动化银行设施。

消委会与金融管理局和银行公会,讨论报告书的研究结果和建议。

银行公会已展开了社区教育活动,推广使用自动柜员机,并且会研究消委会提出的部分建议。

研究报告摘要已上载消委会网页: http://www.consumer.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