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费者在挑选「家居保险」计划时,可能只着眼于保障范围,往往忽略了保单的垫底费及索偿限制,以及不承保事项。
消费者对保单内容了解不够详细,容易引起争拗及投诉。消费者委员会在2010及2011年共收到26宗关于家居保险的投诉,今年首6个月则接获8宗。
投诉内容主要涉及索偿不果、收费和销售手法等。
消委会调查了24个适用于1,500平方呎或以下私人楼宇的保险计划,供消费者了解不同「家居保险」计划的承保与不承保事项。
调查发现,一般「家居财物保险」计划的保障范围不只限于因水浸、山泥倾泻或地陷等自然灾害造成对楼宇及家居财物的损失,亦有其他的保障,例如因爆窃或在室 内装修期间所引致的损毁。
调查中的保险计划,保费视乎个别计划及主要按楼宇建筑面积来釐定。以一个500平方呎或以下的单位为例,年缴保费由港币520元至1,131元不等。家居 保险的垫底费及不保事项
不少消费者在挑选「家居保险」计划时,可能只着眼于保障范围,往往忽略了保单的垫底费及索偿限制,以及不承保事项。
消费者对保单内容了解不够详细,容易引起争拗及投诉。消费者委员会在2010及2011年共收到26宗关于家居保险的投诉,今年首6个月则接获8宗。
投诉内容主要涉及索偿不果、收费和销售手法等。
消委会调查了24个适用于1,500平方呎或以下私人楼宇的保险计划,供消费者了解不同「家居保险」计划的承保与不承保事项。
调查发现,一般「家居财物保险」计划的保障范围不只限于因水浸、山泥倾泻或地陷等自然灾害造成对楼宇及家居财物的损失,亦有其他的保障,例如因爆窃或在室 内装修期间所引致的损毁。
调查中的保险计划,保费视乎个别计划及主要按楼宇建筑面积来釐定。以一个500平方呎或以下的单位为例,年缴保费由港币520元至1,131元不等。
而家居财物投保总额,则由最少每年或每宗事故的港币100,000元至最多3,000,000元。
当中有7个计划会于7月至9月的颱风、暴雨季节、及特别日子如圣诞节至农历新年期间,额外提升家居财物投保总额10%至最多50%。
大部分保险计划提供装修或翻新工程的保障,每次事故的最高赔偿额由港币60,000元至1,200,000元不等,但这类保障大多限于不超过2个月的装修 工程。
24个保险计划的「法律责任」的总保额,由最少港币3,000,000元至最多12,000,000元,主要保障因疏忽导致他人身体或财物受损。部分保障 更延伸至大厦公共地方的法律责任,并提供法律责任的诉讼费。
消费者必须留意,若投保的物业楼龄超过30年,属村屋或独立房屋,位处水浸「黑点」或低洼地区,保险公司可能会预先要求评估及审批后,才接受投保。
无论保险计划的涵盖面有多全面,保单一般都设有最高赔偿额的限制,消费者应确保购备保额充足的保障,否则,当受保财物的价值较投保额大时,他们有可能须自 负部分损失。
此外,「家居保险」均设自负额(Excess)或「垫底费」,投保人一般需承担的垫底费每宗港币200元至1,000元不等,而较严重的灾害如水灾、山泥 倾泻或地陷引致的损坏,消费者须自负较高的费用。
消费者还必须留意,在索偿时保险公司是采取「以新代旧」或「市值赔偿」的计算准则。
「以新代旧」的赔偿额会按重新购置受保物品的类似型号或功能的市值计算,而非按受保物品的最新型号的市值计算。以「市值赔偿」的金额则根据受保物品扣除折 旧后的市值计算。
为减少日后索偿的争拗,消费者不可忽略保单内的不承保事项,一般包括:违例僭建、在保单生效前已发生或已存在的损毁、居所空置连续逾30至60天,以及因 自然损耗、战争、辐射污染、恐怖分子活动或政府法令等而引致的损失或破坏。
投保前消费者宜多比较不同计划的收费、保单条文及不承保事项。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