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6成超市货品平均价格上升 杂粮及食米平均升幅较大市民百上加斤

  • 2020.04.15

到超市购买食品和日用品是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其产品价格升跌,自然备受关注。消费者委员会公布2019年度超市价格调查,检视本港3间大型连锁超市,共230项较受欢迎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发现较2018年轻微上升0.6%。儘管升幅低于同期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2.9%),但如果将货品划分为50组,并归纳为12大类,以类别计算,「杂粮/调味」及「粮油食品」的总平均售价录得的升幅最高,分别达3.3%及3.2%;以组别计算,则「食米」及「急冻食品」的总平均售价的升幅最高,分别达8.5%及6.7%,升幅均高于同期通胀率的2.9%。

消委会高度关注,无论以货品大类或组别计算,粮油食品类及食米组别均有显着升幅,加上面对经济下行,日常支出更为沉重。调查又发现,部分货品组别中,同一组别各款货品的最高及最低平均价格的变动幅度可相差逾2成,建议消费者购物前货比三家,精明消费,以减轻经济压力。

「杂粮/调味」是2019年总平均售价升幅最大的货品类别,该类别下的5组货品,除「粉麵」的总平均售价下跌0.4%外,其馀4组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升幅由「穀类早餐」的1.8%至「急冻食品」的6.7%。升幅最为显着的「急冻食品」,其总平均售价继2017年及2018年上升1.9%及6%,连续第3年上升。当中2018年底一度传出因生产商申请破产,而在本港掀起抢购潮的1款鸡肉肠,平均售价涨幅逾2成。虽然「调味/酱料」的总平均售价只上升2%,但组别内的2款生抽录得双位数(12.4%及11.8%)的升幅,其中一个品牌的鸡粉亦录得近1成(9.8%)的升幅。

「粮油食品」大类在2019年的总平均售价上升3.2%,为年内升幅第二高的货品大类。在该组别下,「食米」总平均售价继2018年上升10.7%后,去年升幅亦高达8.5%,是年内升幅最高的货品组别。组别内8款食米平均售价在过去两年全部连续上升,升幅由2018年上升6%至15.6%,至2019年再上升4.4%至18.5%,情况令人关注。

因应今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市面曾出现抢购食米现象,致该类货品缺货。消委会特别比较今年首两个月「食米」于2间超市网上购物平台的售价,发现7款食米的平均售价,在今年2月均上升,当中3款的单件货品平均售价分别较前一个月上升10.2%、9.9%和9.6%;儘管市场上的食粮有众多选择,但「食米」仍然是不少家庭的首选。消委会继续密切监察食米供应及价格,适时向市民发放正确讯息,同时嘑吁进口商及零售商稳定供应和价格。

此外,「罐头食品」大类在2019年的总平均售价上升2.3%,类别下的3组货品,除了「罐头肉」的总平均售价轻微下跌0.5%,「罐头鱼」和「罐头蔬菜/汤」的总平均售价则分别上升4.4%及4.2%,而该2组货品内的全部货品的平均售价全告上升。例如「罐头鱼」内的5款货品中,1款豆豉鲮鱼的平均售价升幅高达7.4%,而在「罐头蔬菜/汤」组别内,1款黄粟蓉的价格升幅更达8.5%。

不少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喜欢吃豆腐产品。「奶类食品/鸡蛋/豆腐」大类的总平均售价虽然仅上升1.1%,但当中的「豆腐」组别,其总平均售价分别在2017年及2018年上升11.7%及6.3%,在去年继续上升6.1%,当中组别内2款货品的升幅分别达8.1%及9.2%。同一大类下的「雪糕」,组别内全部5款货品的平均售价均有涨幅,在2019年的总平均售价上升3.5%。

调查发现同一货品于年内的售价变动差异可以很大,例如1款涵盖于年度调查并于两间超市网上购物平台有售的衞生纸,该款货品的网上平均售价(包括优惠价)自2018年2月的$31.8,到同年6月已上升至$36.1,升幅约1成,之后平均售价稍微回落,但在2019年初却反覆回升,至今年2月该货品的网上平均售价为$37.9,较1月份的$35.1上升8%。

年内跌幅最大的一类货品是「酒类饮品」,总平均售价下跌3.1%。当中「啤酒」同时是年内跌幅最大的组别,达5.6%,该组内跌幅最大的2款啤酒,分别为下跌10.4%及13.9%;而「葡萄酒」内的4款货品中,有2款下跌0.4%及5.7%,另外2款则上升0.3%及2.8%。

消委会自2005年起发表年度超市价格调查,以大型连锁超市的扫描数据为基础,让消费者比较不同牌子货品于不同店舖的价格,以增加市场价格的透明度,方便消费者作精明选择。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