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质供应相对充裕,不少消费者或有一些只穿着过数次,甚至从未穿过的簇新衣物「埋藏」在衣柜底。近年有不少机构提供旧衣回收服务,消费者可将衣物捐赠,不致造成浪费。消费者委员会调查市面11间有提供衣物回收服务的机构,发现可回收的衣物无论在种类、新净程度,和卫生水平均须符合一定条件;同时,如要上门回收,捐赠的衣物须符合一定数量。回收衣物服务有助延长衣物的使用寿命,促进环保,然而要达致可持续消费,消费者除可捐赠衣物外,更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从源头减废,按「需要」而非「想要」理性消费,避免大量购买流行周期短、售价低,但不太耐用的「快时尚」成衣。
消委会强调,要做到真正的「断舍离」,消费者必须由「断」做起,断绝过度或不必要的消费,并提防不自觉地以「可回收」为由,继续放任购买和囤积衣饰,不断自制「舍」和「离」的衣物。
消委会职员今年5月至6月,以消费者身份检视11间有提供旧衣回收计划的机构,透过其网站、社交媒体专页、门市、客户服务热线等渠道,了解不同旧衣回收计划的详情。11间调查的机构中,6间属非牟利组织,5间为连锁服装店。其中在非牟利组织的组别,有4间为民政事务总署其下「社区旧衣回收箱计划」的管理机构。相关计划自2006年开始由政府及非政府机构合作推行,主要于港九新界的公众地方放置回收箱,方便市民捐赠旧衣。
可回收衣物的要求和条件不一
调查中各机构对回收衣物的种类均有不同要求。尽管6间非牟利组织接收的衣物类型大多类同,包括衣服、手袋、背包,然而当中5间订明不接收皮草、婴幼儿服装、床上用品等。个别机构更列明,不会回收鞋履及旧衣须为当季衣物,亦未必一年四季都会收集冬季服装。至于5间连锁服装店中,只有2 间服装店回收任何品牌的服装或运动衣物,另1间只接收自家品牌的产品,余下2间因隶属同一母公司,只接收自家和同公司品牌的衣服。此外无论是非牟利组织或是连锁服装店,一般都不接收内衣裤和袜子等贴身衣物、泳衣、制服、带标志的团体活动上衣等。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捐赠衣物前,应先浏览相关回收机构的网页或社交媒体专页,以在准备捐衣物时先了解清楚回收要求及资讯。
捐赠衣服要卫生免污染回收箱
捐赠者需注意,大部分机构对回收物品的新净程度都有一定要求。参与调查的回收机构当中,3间非牟利组织表明捐赠的物品须达8成新或以上,5间(3间非牟利组织和2间连锁服装店)要求衣饰须没有破损或污渍,另有4间(1间非牟利组织和3间连锁服装店)对衣物的新净程度则没有特定要求。同时,不少团体均反映曾在衣物回收箱内发现有污渍、发霉,或是带浓烈异味的旧衣。消委会提醒,卫生恶劣的衣物一旦被放入密封的回收箱内,有机会污染其他旧衣,甚至令整箱衣物无法回收再用,不但有违个人捐赠的原意,更可能浪费了其他捐赠者的心意。虽然大部分回收机构都会为旧衣消毒,但消费者切勿将回收箱当作丢弃残旧肮脏衣物的收集站,把旧衣送去回收前,须预先清洗,以确保衣物清洁卫生。
上门回收服务条件及收费各异
有别于连锁服装店,调查中绝大部分非牟利组织均有提供上门回收旧衣的服务,惟其免费上门的条件,或每袋回收衣物的收费差异颇大。例如4间机构要求捐赠者须捐赠至少3袋,至最高超过10袋的衣物,才可获免费上门回收服务。若捐赠的物品未达相关数量,有机构会收取$200费用,以支持其社会及人道服务。另一例子是,有机构要求每箱衣物的回收费为$500,每次上门回收的衣量至少要达3箱,即最低消费为$1,500。此外,消费者在计算旧衣袋数量时,需注意不同机构对于「一袋」衣物的定义各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使用相关服务时,宜先了解不同机构的衣袋参考尺寸。同时,若上门地点较为偏僻、缺乏适当的泊车设施,或是路况欠佳,回收机构将视乎实际情况,决定会否提供上门回收服务。
新冠疫情反复,近年衣物回收服务亦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当疫情严峻时,在10间有设置旧衣回收箱或回收点的受访机构当中,有4间非牟利组织会停止所有或个别的相关服务,1间连锁服装店则建议消费者暂停到门市捐赠;至于5间有提供上门回收服务的非牟利组织中,有4间会暂停上门回收。相反,有4间机构(1间非牟利组织和3间连锁服装店)声称不会因疫情而暂停任何回收服务。
有意捐赠衣物的消费者,可参考以下事项:
- 捐赠旧衣前,必须把衣物先行清洗和用袋包好,然后妥善放入回收箱或送到回收点。切忌把回收的物品放置于机构门前或回收箱旁,以防衣物被盗或被误当成垃圾弃置;
- 不少回收的衣物会被送到东南亚及非洲等气候炎热的地区,惟当地对御寒衣物的需求有限。市民可先把冬季衣物转赠亲友,如有剩余才送去回收;
- 调查中过半数的非牟利机构会把回收的衣物送到其下的二手店铺或摊档义卖,或在环保活动中将其分发或交换。消费者购买二手物品可减少浪费,支持可持续消费;
- 把旧衣丢弃前,应先考虑是否能重用、修补,或转赠亲友,尽可能延长衣物的使用寿命。
订阅全文: https://ccchoice.org/550clothing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