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日用品补充装或「裸买」有助环保悭荷包 倡商户加强产品资讯和优惠增消费信心

  • 2024.08.19

走塑是全球环保首要任务之一,不少消费者为支持源头减废,开始有习惯重用日用品的塑胶容器,选购补充装产品,甚至「裸买」。消费者委员会比较了3间连锁超市125项日用品的原装和补充装的价格,发现近7成半样本(92项)的补充装单价较原装低,差距可逾3成,消费者可以实际悭荷包。消委会进一步分析当中16款产品的补充装是否真的较环保,结果发现相比原装产品,补充装的实际重量较低和运输过程使用空间相对较少,可以减少产品的碳排放。至于近年冒起的「裸买」服务,调查发现店内出售的无包装产品,部分没有标示详尽的产品成分及保质期等资讯,须予以改善让消费者安心选择。消委会乐见市场上有不同可持续消费的选择,期望厂商可以加快发展补充装和「裸买」市场,而商号可提供更多产品资讯和优惠,鼓励消费者以环保方法购买日用品,实践可持续消费。

消委会今年7月在本港3间大型连锁超市的网店及门市收集了125项同时有提供原装和补充装日用品的价格资料,以比较两者的单价(每100克、每100毫升或每片的售价),包括57项个人护理用品、29项洗衣用品、37项家居清洁用品及2项口腔清洁用品,并从中选择了16款作进一步的包装物料和环保表现的分析。此外,消委会亦拣选了12间有售卖无包装或补充式产品的「裸买」商号,以神秘顾客神身分,调查4类日用品,包括洗手或沐浴用品、洗发或护发用品、洗洁精或家居清洁液,以及洗衣液或粉的销售形式、价格计算方法及标示的产品资料等。

7成半补充装单价较原装低  3款差距逾3

消费者看到为日用品的「补充装」时,不其然会问是否真的可以节省金钱和支持环保。调查发现,在125项产品中,有92项(74%)补充装的单价较其原装的单价为低,由0.1%至36.4.%。其中相差最大的1款产品为座厕消毒清洁布,原装每片单价为$1.87,而补充装则为$1.19,补充装便宜36.4%;另外有1款洗手液及1款护发素的补充装,每100毫升单价亦较原装低逾3成,少数怕长计,对不少家庭而言,可以节省金钱。然而,有32项(26%)补充装产品的单价反而较其原装为高,相差幅度由0.1%至22%,惟当中有17项于调查之时其原装产品正以特价发售,例如其中有4项为同一品牌的洗衣液,其原装每100克单价于两间超市同为$4.38,而补充装单价同为$5.34,较原装高22%。由于价格是选购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消委会提醒厂商和商户订价时要支持购买补充装在环保方面的最终意义。

补充装碳排放较低  惟部分包装或无法回收

除了价格考虑外,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补充装产品主要目的是支持环保。消委会抽样9款个人护理用品、4款洗衣用品和3款家居清洁用品的原装及补充装样本,从包装上的标签和厂商所提供的资料,检视包装的物料类型、包装物料和产品重量的比例,以及运送过程所需的包装等,比较原装及补充装产品的环保程度。

包装物料的类型会影响其可回收度。调查中原装产品的樽身和泵或樽盖一般用上不同的塑胶物料,当中4款的樽身以HDPE物料制造,7款则使用PET物料,当中有4款标示使用再生塑胶。至于补充装,全部样本均是袋装式,当中11款含PE类塑胶,5款用铝箔胶袋,有4款标示使用再生塑胶。补充装所使用的包装物料较原装少,以包装与产品重量比例(Package-to-Product Ratio,PPR)作比较,16款样本的补充装为2%至4%,但其原装包装的PPR为8%至17%。不过值得留意的是,部分补充装使用复合物料如铝箔胶袋,铝箔胶袋在制造过程一般需要使用高温去气化或溶解铝,所产生的碳排放较一般塑胶为高,加上本港现时未有稳妥及可持续的铝箔胶袋回收商,各回收环保站目前亦不会接收铝箔胶袋,消费者购买时要留意。

除了产品本身的包装外,运输过程亦需使用二级包装,若每个运输纸箱可以存放愈多产品,所需要的纸箱便自然减少,最终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可相应降低。根据厂商提供的资料,部分产品的原装和补充装所用的纸箱尺寸不一,加上原装和补充装的容量也不一样,所以未能直接比较每箱产品的数量。消委会按产品的纸箱大小和产品容量去计算每毫升产品约占纸箱的体积(cm3/mL),发现6款样本补充装产品所占的体积均低于其原装产品,但亦有4款产品的补充装每毫升所占纸箱的体积比原装更大,可见部分厂商未有充分利用其弹性(flexible)包装的优点去提升包装效率,有改善空间。

部分「裸买」产品资料不足  宜改善

不少市场开始流行「裸买」,香港也有消费者跟随步伐,以「裸买」形式自备容器购买一些以无包装或补充式出售的产品。市场上逐渐有商号提供「裸买」服务,消委会参考本地环保组织的资料,拣选当中12间有售卖4类非食品类日用品的商号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近6成商号(7间)容许消费者在购物时自备合适的容器,当中2间有向自备容器的消费者提供优惠。若消费者没有自备容器,有5间可提供由其他消费者捐赠及已清洁的容器(主要为玻璃瓶)让消费者使用,惟其中2间需收取每个$1至$5。有4间则有售卖不同种类及容量的器皿(玻璃瓶和铝瓶),由$15至$80不等。此外,有4间商号则规定消费者须使用产品的原装旧瓶或即场购买指定容器,每个由$15.9至$28.9。

全部7间让消费者自备容器的商号,主要按产品净重计算售价,当中5间并没有设定最少购买量,消费者可购买小量产品试用,以免造成浪费。至于在必须使用指定容器的商号中,有4间按相关产品的指定容量售卖,而当中3间的补充式产品售价均以划一容量或重量计算,例如洗手、沐浴或洗发用品划一为500克,售价由$29.9至$78。

消委会职员以神秘顾客身分实地观察时,发现不同商号售卖的无包装或补充式产品,普遍有提供产品名称、品牌或生产商资料,惟只有部分产品有列明产品的详细成分及保质期等。大部分商号都需要消费者主动向店员查询,才会代为查阅有关产品的资料,又或者只将产品的详细资料列于其官网。有商号表示并非所有无包装产品都有特定保质期,而产品在开封后由于与空气接触,或会影响保质期,故此会经常检查货品及调节订货量。然而,于购买产品前获得正确和充足的资讯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消委会建议商号加强在店内及网上展示详细的产品资讯,让消费者于购买前清楚了解成分,以免购买不适合的产品而造成浪费。

是次调查检视整体日用消耗品的环保表现,发现本地只有较少品牌有提供补充装予消费者选择。消委会期望有更多厂商可以加入提供补充装之列,和多花心思采用更环保的包装设计和运输方法,从源头减废。消费者亦应在购买日用品时,多考虑选择较环保的产品并参考以下建议:

  • 选择单一物料、可撕式包装等补充装或到裸买店购买日用品,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废物;
  • 现时不少日用品亦有创新的设计,例如超浓缩的清洁液或干式的补充锭片,可自行加水稀释使用,大大减少产品所使用的包装物料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碳排放;
  • 考虑使用可重用的器皿购买散装产品;
  • 重用器皿时,应先用洗洁剂及清水清洗净,再风干数天以确保不含水气;消费者可参考环保署的「香港减废网站」了解最新回收资讯。

 

订阅全文:https://ccchoice.org/574-naked-shopping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