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普遍牙齿问题
蛀牙和牙周病是本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亦是导致长者失去牙齿的主要原因。呼吸、进食、与空气接触,均有机会令细菌进入口腔并黏附于牙齿表面(亦即牙菌膜)。牙菌膜中的部分细菌较容易引起蛀牙或牙周病,所以要有效预防这2种牙患,应定期清除牙菌膜。
蛀牙
每次饮食后,牙菌膜中的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素,导致牙齿组织的矿物质流失。虽然唾液有中和酸性的作用,但若吃喝次数频密,导致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流失量较修复量为多,牙齿慢慢就会被侵蚀出蛀洞。
长者较易蛀牙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
佩戴了假牙托或镶牙桥 | 佩戴假牙会增加清洁牙齿的难度,假如部分长者的手眼控制不太灵活,就会令清洁牙齿更为困难,以致假牙托或牙桥与牙齿的接触面成为蛀牙的高危位置。 |
药物影响 | 因身体状况和药物的影响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增加蛀牙的风险。例如长者若患有糖尿病,内分泌失调令唾液分泌减少,引致口干,较易引致蛀牙;而部分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如降血压药、抗抑郁药等,亦会引致口干。 |
患有牙周病 | 部分长者因患有牙周病,导致牙肉和牙床骨(牙槽骨)收缩,令没有珐琅质保护的牙根外露,容易被蛀掉。
|
如能及早发现蛀牙,在未出现蛀洞前可以非手术方法治疗(例如由牙医涂上高浓度氟化物);如已出现蛀洞,一般只需利用合适的牙科物料修补破洞,便能恢复牙齿的功能。但若破损的范围较大,则可能需要加上牙套,以保护牙齿。
牙周病
如牙齿清洁不够彻底,牙菌膜内的细菌会分泌毒素,刺激牙肉并引致发炎(牙龈炎)。当牙菌膜长时间没有被清理,变成牙石积聚在牙齿表面,就会引致更多的细菌积聚,使牙肉持续发炎,甚至恶化成严重的牙周病,包括牙肉与牙根分离,形成一个空间(牙周袋)让食物残渣、牙菌膜和牙石积聚,引致牙周炎。早期的牙周病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当发展至牙肉收缩及牙根外露,部分患者的牙齿逐渐会变疏及移位,可引致牙齿变松和出现痛楚, 甚至脱落。
牙周病与其他疾病的关连:
糖尿病 | 有研究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病有相互影响,若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有可能令牙周病迅速恶化,演变成严重的牙周病;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亦可能因牙周病控制不善而令血糖更难受控。故一般会建议牙周病患者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而治疗牙周病时亦需控制血糖和节制饮食。同时,由于糖尿病会影响伤口愈合,患者如需接受牙科手术(如脱牙),手术前后需严格控制血糖,帮助伤口愈合。 |
心血管疾病 | 有研究发现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与牙周病有共同的行为风险因素,如个人卫生欠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吸烟等,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由于牙周病是慢性牙肉发炎,若经常发炎,发炎因子有机会影响血管,形成血块,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的风险。 |
一旦患上牙周病,牙肉很难完全恢复原状,若接受适切的治疗或可让情况得到控制后好转。初期牙肉发炎只需接受洗牙及加强口腔清洁,但若牙肉和牙床骨已受损,便需进一步的治疗,包括深层移除藏于隐蔽位置的牙石(牙根刮治);严重的话需接受小型牙周手术。无论如何,最重要是患者配合,努力清洁牙齿,牙周病治疗才会事半功倍。
减少牙患方法
彻底清洁牙齿 | 除了透过刷牙清除牙菌膜,及使用含适当氟化物的牙膏,保护牙齿减少蛀牙的机会外,或需使用不同辅助工具(如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
|
减少进食次数 | 每次进食后,牙齿都有约半小时在流失矿物质,进食次数愈多,矿物质流失的累积时间便愈长,蛀牙机会也愈高。因此不应不停地进食、轻嚼或小啜饮品(例如在3餐正餐以外再有2次小吃和1杯饮品,已等于6次进食)。如能减少进食小吃,并将饮品加在正餐内一次过享用,便能减少进食次数。
|
减少进食酸性物质 | 因酸性食物及饮料会侵蚀珐琅质,所以应减少进食,亦应避免长时间把酸性食物及饮料留在口腔中。 |
保持口腔湿润 | 时常口干的人士应多喝清水,保持口腔湿润。另外,亦应避免咀嚼坚硬的食物(如硬壳和骨头),以免牙齿崩裂。 |
不吸烟 | 香烟中的化学成分会使血管收缩及削弱牙周组织的愈合能力。牙周病初期征状是牙肉发炎,刷牙时容易出血,而由于吸烟者的血管收缩、牙肉出血不明显,故患者不易察觉牙肉已发炎,继而导致牙周病恶化。 |
留意长者的口腔问题 | 长者如因患病,例如中风、柏金逊症、脑退化症等,手脚活动能力或自理能力会受影响,增加清洁口腔困难,家人应多加留意及协助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牙齿是预防牙患的不二法门,愈早发现牙齿问题,治疗程序会相对简单,费用亦较少。 |
出现缺齿问题的治疗方法
假如长者不幸出现缺齿问题,首先要谘询牙医,由牙医检查仅存的牙齿(例如是否仍足以发挥咀嚼功用)、病人口腔清洁程度、各治疗方案的利弊所需时间与价钱等因素后,才决定治疗方案。
简单介绍镶配假牙的3种方法:
活动假牙托 | 可自行戴上和除下,利用假牙托底部伸延出来的金属扣环,把假牙托固定在剩余的真牙上;亦可替代全部失去的牙齿,利用紧贴颌骨上的黏膜及其吸吮力,把假牙固定在颌骨上。
|
牙桥(固定假牙) | 以两旁余下的真牙作桥趸,支撑中间的假牙部分。
|
植牙(种牙) | 把身体能接受的物料如钛金属,植入牙床骨内,作为口腔内支撑假牙的部分,代替牙根的功用。然后在植体上镶嵌人造牙冠、牙桥或放置假牙托。 |
除了考虑镶配假牙前要谘询牙医,镶假牙后亦要定期让牙医检查口腔,避免假牙托因耗损变得不合戴,或因长时间佩戴假牙托令牙床骨收缩,未能与假牙紧贴。若于植牙后口腔护理不足,同样会引致植体周边的组织发炎,形成类似牙周病的炎症,甚至使植体最终脱落。
想了解更多,请参阅【537期《选择》月刊 「老掉牙」成因多多 要及早处理】。
延伸阅读:慎选3大牙科服务
除了上文提到的镶假牙外,补牙、漂牙亦是大众常用的牙科服务。然而,过去本会曾接获一些使用牙科服务的相关投诉,亦有消费者或因未有详细了解疗程细节,而选用了不合适的服务。马上参阅《补牙、订造假牙、漂牙有咩要知?慎选3大牙科服务 免得「牙痛咁声」》,做定功课,免得花费额外金钱。
延伸阅读:电动牙刷知多点
近年越来越多消费者选用电动牙刷,觉得洁齿效能比较好。关于电动刷牙,你又有多少认识?不同的电动牙刷刷头,原来要用不同方法刷牙;某些电动牙刷更有新奇功能,你又知道吗?即看《电动牙刷冷知识:刷牙都有App?刷头形状不同有何分别?》,了解更多。
想知更多
- 2025.02.05
- 健康及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