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項目及結果
樣本
市面上的運動上衣及運動內衣(sports bra)款式眾多,是次揀選的運動上衣樣本主要為供跑步、進行健身訓練或登山的款式,運動內衣樣本則主要為中或高強度支撐的款式。測試的15款男士運動上衣及15款女士運動內衣,售價分別由$80至$450及$129至$480不等。
測試內容
測試委託本港獨立實驗室進行,主要比較樣本的舒適度、耐用程度及纖維成分標籤準確度。男士運動上衣亦會比較樣本的異味控制(odor control)表現。由於女士運動內衣的結構複雜,當中包含多層布料及物料,加上異味控制測試方法的限制,為免測試結果或未能反映實際穿着時的情況,故未為女士內衣樣本進行異味控制測試。
舒適度
透水氣度愈高 愈能排出皮膚濕氣
人體於靜止狀態或進行運動時,皆會產生「濕氣」以維持皮膚表面的溫度,這些「濕氣」是由新陳代謝產生的熱而來。而「濕氣」會由皮膚表面透過衣物布料上的孔隙散發到空氣中。若布料的透水氣效果差,皮膚表面的「濕氣」便無法排出,並會慢慢凝結成水珠,聚集在皮膚表面與布料之間,產生焗熱及濕黏的感覺。故此,運動衣物的透水氣性能是決定舒適度的重要指標。
參考ASTM E96/E96M-16 Procedure B標準進行測試。量得的透水氣度愈高,即樣本愈易排走「濕氣」及散發身體的熱,穿着時愈感乾爽舒適。
全部男士運動上衣透水氣度高
測試結果顯示,運動上衣樣本的透水氣度都頗高,由984至1325g/m2/24hr,穿着時乾爽舒適,不會感到「焗身」。樣本中,以「New Balance」Impact Run SS(#3)及「Salomon」Sense Ultra Tee(#4)的透水氣度最高。
5款運動內衣穿着時容易感到悶熱
為反映實際穿着時的透氣情況,運動內衣的檢測位置包括衫身布料及罩杯部分,故此量得的透水氣度較運動上衣低,由525至911g/m2/24hr。樣本中,以「Reebok」 Puremove Move Bra(#23)的透水氣度最高,達911g/m2/24hr。另有5款(#18、#22、#24、#25及#30)的透水氣度較低,為600g/m2/24hr以下。生產商為增加運動內衣的承托力及穿着時的舒適性,往往於內衣罩杯內使用較厚的胸墊或加上多層布料,此類結構或會影響其透水氣度,穿着時或容易感到悶熱。消費者在選購時宜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取捨。
排汗快乾有助運動時維持適當的體溫
進行運動時,若皮膚表面的汗水未能迅速蒸發,會導致體溫升高,容易出現疲倦及身體過熱的情況。相反,運動過後,身體靜止下來,皮膚表面的汗水反會令體溫下降,於戶外大風環境時,會使人感到濕冷甚至引起寒顫。因此,運動衣物的排汗快乾功能有助改善運動時的悶熱和黏膩感,維持適當的體溫。
1款運動上衣快乾表現遜色 出汗時或會感到濕黏不適
參考AATCC 201標準,先將運動上衣樣本覆蓋在模擬人體皮膚的電熱板上,然後在電熱板上加上0.2毫升的水,透過儀器量度樣本的溫度變化,從而計算出其水分的蒸發速度(drying rate)。
15款運動上衣樣本的水分蒸發速度為每小時蒸發約0.76至3.27毫升的水分,水分蒸發速度最快與最慢的樣本相差達3倍。8款(#1、#3、#4、#7、#8、#11、#12及#13)樣本的水分蒸發速度較快,達到每小時2.1毫升以上。「H&M」Training Slim Fit(#9)的水分蒸發速度則較慢,每小時只能蒸發0.76毫升水分,當大量出汗時,汗水會積聚在皮膚上,穿着者或會有濕黏不適的感覺。
運動內衣快乾程度懸殊
由於AATCC 201標準的測試方法只適用於單層布料的衣物,並不適用於有多層結構的運動內衣,故此,另參考AATCC TM199標準,在模擬人體體溫(37℃)的環境下,利用測量儀器量度運動內衣樣本(包括胸墊/罩杯部分)由濕透至乾透所需的時間,藉此比較各運動內衣樣本的水分蒸發表現。
各運動內衣樣本由濕透至乾透需時153至829分鐘,以「CW-X」Move Bra(#29)需時最短(153分鐘)。「Adidas」Don't Rest Bra(#25)需時最長,達829分鐘。同樣地,水分蒸發速度較慢的樣本,其胸墊都較厚,吸水後積存的水分較多,或因此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乾透。
1款運動內衣底圍及肩帶壓力較大 穿着時或會有壓迫感
運動內衣的底圍和肩帶的壓力亦影響穿着時的舒適度。運動內衣主要是透過壓力或罩杯的設計等為胸部提供保護和支撐,以免胸部下垂或受傷。不過,壓力過大或底圍過緊均會讓穿着者有壓迫感,造成不適。參考ISO 13935-2標準,量度運動內衣樣本的底圍從自然狀態拉伸至穿着狀態所需的力度。力度愈大,底圍就會愈緊。大部分樣本所需的力度相若,惟「Nike」Swoosh Bra(#24)所需的力度較大,穿着時或會有較緊的感覺。
此外,本會亦檢視了各樣本底圍及肩帶對前胸、背部及肩膀所造成的壓力。「6IXTY 8IGHT」 BR08067(#21)的底圍及肩帶壓力都較大;而「Under Armour」 UA Infinity Mid Sports Bra(#17)、「lululemon」Energy Bra Long Line(#19)、「Nike」Swoosh Bra(#24)及「Adidas」Don't Rest Bra(#25)則肩帶或底圍壓力較大。檢視亦發現肩帶較寬的樣本(#16、#18、#20、#23、#24、#25、#28、#29及#30)壓力普遍較低,較能分擔肩膀和胸部的壓力。
專家評審運動內衣對胸部的支撐
運動內衣的主要功用是在運動時給予胸部足夠的支撐,減少乳房的晃動。有見及此,本會邀請了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內衣及運動服裝學副教授易潔倫博士就15款運動內衣進行試用評審。評審以一個上圍為75B的假人模型分別在沒有穿上任何衣物及穿上運動內衣樣本的情況下模擬快速步行,評估各樣本於運動時減低乳房晃動的幅度。各樣本減低晃動的幅度差別不太大,以穿上「lululemon」Energy Bra Long Line(#19)、「H&M」Active Medium Support Push Up Effect Sports Bra(#26)及「Uniqlo」Women Wireless Bra(Active)(#30)樣本後乳房晃動的幅度較少。
抗菌消臭比較
由於運動衣物的異味問題一直受到消費者關注,不少消費者更會因運動衣物被汗水沾濕後發出陣陣汗臭而很快棄掉衣物。故此,本會為各運動上衣樣本進行抗菌及消臭測試,從而比較其異味控制的表現。
汗水的成分一般包括水分、蛋白質、脂肪、鹽分及微量礦物質,雖然汗水本身是沒有氣味的,但當汗液被依附在皮膚上的微生物分解後,便會產生難聞的氣味。若衣物的異味控制表現佳,可防止或消除異味,讓衣物保持清新,對熱愛運動或汗多人士來說是一大賣點。異味控制一般分為防臭及消臭。防臭是防止異味產生,主要透過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從而減低異味。消臭則是吸附衣物上產生的異味或是將異味消除。
運動上衣樣本中,11款樣本(#1至#11)都沒有聲稱具備異味控制功能,4款(#12至#15)聲稱具異味控制或抑制異味(odor control)功能,其中#12聲稱透過減少微生物的生長而控制異味。
2款抗菌表現優異
進行運動時,人體體溫會升高及大量排汗,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衣物布料就成為了微生物滋生的溫床。若衣物布料的抗菌表現愈好,即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產生異味的機會亦愈低。參考JIS L1902標準中的測試方法評估各樣本的抗菌表現。試驗以金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作為測試菌種。檢測員先在樣本布料上培養測試菌種,經過特定時間後,檢測存活菌種的數量,並計算測試菌種數量的減幅。
測試結果顯示,「Columbia」Trinity Trail Graphic Tee(#1)及「Under Armour」UA Streker 2.0 Shift Crew(#12)的菌種數量減幅最高,而且樣本於洗濯30次後的抗菌能力都未有減少,抗菌能力高並且持久。
「Puma」Essential Puretech Heather T(#2)、「Adidas」Aero 3S Tee(#8)及「Uniqlo」DRY-EX Crew Neck Short Sleeve T(#13)於洗濯前的抗菌表現不俗,惟洗濯30次後,抗菌能力均告下降。此外,「Mizuno」V2MA011209(#7)於洗濯前後都只能抑制其中一種測試菌種的生長。餘下9款樣本抗菌表現遜色,於洗濯前後均未能有效抑制測試菌種的生長。
大部分能降低汗味中的醋酸味濃度
布料若有良好的消臭能力,即使抗菌能力不高而未能抑制異味產生,亦能減少甚或消除異味。為同時比較各運動上衣樣本的消臭表現,參考ISO 17299-2及ISO 17299-3標準和海外有關臭味的研究,以3種模擬人體汗臭味的氣體,包括氨氣(ammonia)、醋酸(acetic acid)及異戊酸(isovaleric acid)進行試驗。檢測員先在3個固定的容器內分別注入一定濃度的氨氣、醋酸及異戊酸,並將測試樣本放置於容器內密封2小時,然後透過儀器分析容器內的臭氣於試驗前後的濃度值,以計算臭氣減少率。臭氣減少率愈高,代表樣本的消臭/去除異味的能力愈佳。
大部分樣本都可減低醋酸及/或異戊酸的氣味濃度達70%以上,表現理想。當中以「Reebok」RC Activchill Tee(#5)、「Giordano」G-motion T-恤(#10)及「Decathlon」DOMYOS 360°Cardio Training(#15)的表現最佳,洗濯前及洗濯30次後的測試結果發現,兩種臭氣的濃度減少率都達85%或以上。
惟各樣本減低氨氣的濃度則只有13%至75%,表現十分參差。「Puma」Essential Puretech Heather T(#2)、「Uniqlo」DRY-EX Crew Neck Short Sleeve T(#13)及「Decathlon」DOMYOS 360°Cardio Training(#15)的氨氣濃度減少率為60%或以上,表現較佳。而「Patagonia」Capilene Cool Lightweight Shirt(#14)則表現遜色,氨氣濃度減少率只有13%。
耐用程度
4款運動上衣及6款運動內衣多次洗濯後外觀變化較大
參考ISO 6330標準及按樣本附上的護理標籤建議對樣本進行30次洗滌及晾乾,然後評估其尺寸及外觀變化。
大部分運動上衣樣本及運動內衣樣本的尺寸都沒有太大變化,洗濯前後的差異都低於5%,表現令人滿意。其中「Reebok」RC Activchill Tee(#5)有較多位置(衫身長度、胸圍、衣袖、領口等)出現收縮情況。
外觀變化上,部分運動上衣樣本出現不同程度的褪色,當中以「Adidas」Aero 3S Tee(#8)、「Giordano」G-motion T-恤(#10)、「Under Armour」UA Streker 2.0 Shift Crew(#12)及「Decathlon」DOMYOS 360°Cardio Training(#15)的情況較明顯。運動內衣樣本方面,「Reebok」Puremove Move Bra(#23)出現輕微褪色及外罩杯有皺痕,「Her Own Words」Daily Medium Impact Sports Bra(#22)、「H&M」Active Medium Support Push Up Effect Sports Bra(#26)、「Decathlon」KALENJI Running Bra Comfort(#27)、「CW-X」Move Bra(#29)及「Uniqlo」Women Wireless Bra (Active)(#30)則於罩杯內出現皺痕或略有變形。
部分樣本有機會染色至其他衣物
參考ISO 105-C06及ISO 105-E04標準評估樣本經洗濯及被模擬汗水浸濕一段時間後,布料的褪色程度以及與其他纖維(包括醋酸、棉、尼龍、聚酯、羊毛等)緊貼在一起時,樣本的顏色沾染至該等纖維的程度。
運動上衣樣本中,「Asics」Lite Show Running T-shirt(#11)於洗濯1次及被模擬汗水浸濕後,導致部分纖維被染色的情況嚴重。
運動內衣樣本方面,「Nike」Swoosh Bra(#24)、「Adidas」Don't Rest Bra(#25)及「H&M」Active Medium Support Push Up Effect Sports Bra(#26)於洗濯後,導致部分纖維出現不同程度的染色,其中#25及#26的染色情況較嚴重。此外,#25的前身布料(shell front)被模擬汗水浸濕後,亦導致部分纖維被染色。
1款日曬測試後褪色較明顯
參考ISO B02標準評估樣本在陽光下日曬一段長時間後的褪色程度。結果顯示,「Uniqlo」DRY-EX Crew Neck Short Sleeve T(#13)的布料褪色較明顯,其餘樣本都只是輕微或未有出現褪色,表現不俗。
2款較易起毛球
衣物穿上後,有機會因活動時受力而引致破裂,特別是縫口(seam)部分更容易因受力而爆開。全部運動上衣及運動內衣的衫身布料及/或縫口的耐爆能力都很高,表現不俗。
樣本布料的抗起毛球能力,大部分都表現優異,外觀在磨擦測試前後都沒有明顯分別。惟「Mizuno」V2MA011209(#7)及「Under Armour」UA Streker 2.0 Shift Crew(#12)於10,800轉的磨擦測試後,衫身出現少許毛球,抗起毛球能力稍遜。
此外,各內衣樣本的肩帶的拉伸彈性表現不俗,測試後亦沒有變形或失去彈性;而洗濯30次後,肩帶的彈性亦未有明顯的改變。
1款的實際纖維成分不太準確 2款未有詳細標示纖維成分
參考國際標準,單一纖維衣物的標示成分必須與實際成分完全相符,而混紡纖維衣物的標示成分與實際成分的差異則不可超過3%。「Reebok」Puremove Bra(#23)標示的成分與實際測出的相差較大。此外,「Under Armour」UA Streker 2.0 Shift Crew(#12)未有將其衫身布料中的成分(聚酯纖維及彈性多聚酯纖維)分開獨立標示,而「CW-X」Move Bra(#25)沒有詳細標示纖維成分(詳情見表一及表二)。本會已將結果交給海關跟進。
以上部分資料由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內衣及運動服裝學副教授葉曉雲博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