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皮膚癌
預防皮膚癌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在2017年發表的統計數據,皮膚癌屬於香港常見癌症的第7位,單單在2017年錄得的癌症新症當中就有3.6%屬皮膚癌個案。最常見的三種皮膚癌是基層細胞瘤、鱗狀細胞瘤(統稱非黑素瘤皮膚癌)及黑素瘤。其他皮膚癌病,如軟組織肉瘤,當中包括真皮和皮下組織及附帶的腫瘤卻甚少發生。
經常做好防曬保護 降低皮膚癌風險
消費者應該採取適當方法,減少患上皮膚癌的風險:
- 消費者應按當日戶外活動的時間和參考天文台提供的紫外線指數來選擇合適的防曬產品,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活動,特別是參與水上活動,應最少每兩小時為身體和面部補上防水的防曬產品,以免皮膚被紫外線曬傷。
- 為盡量減低紫外線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消費者應盡量減少皮膚曝曬的時間及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眼睛。
- 在紫外線指數偏高(6或以上)的日子,應避免長時間在戶外逗留。
- 如果必須待在陽光下,消費者應採取以下的防曬措施:
- 戴闊邊帽
- 選擇有遮蔭的地方,或利用傘子,減低直接被太陽照射的機會
- 使用能阻隔紫外線的太陽眼鏡,好好保護眼睛
- 穿深色長袖和寬鬆的衣物
皮膚癌的 | |
---|---|
謬誤 | 真相 |
皮膚癌只是白種人、西方國家的問題,香港亦不常見 | 皮膚癌是人類最常見的癌症,全球發病數字不停增加,香港的發病數字亦不斷上升,2015年(1,018宗)和2004年(594宗)相比的非黑素瘤皮膚癌新症數字高出超過70%。 |
偶然曝曬,不會引致皮膚癌 | 皮膚經過2次曝曬並形成水泡的話,日後引發黑素瘤皮膚癌的相對風險為1.7。如果連續經過3次曝曬並形成水泡的話,相對風險更會增加到3.8。(相對風險1表示風險沒有增加或減少) |
要經常長時間曬太陽,身體才能製造足夠的維他命D | 每日曬太陽數分鐘已能製造足夠的維他命D,同時消費者亦可從日常飲食中吸收維他命D。 含豐富維他命D的食物包括三文魚、吞拿魚、魚肝油和蛋黃等。 |
古銅色皮膚可抵禦紫外線照射 | 曬黑的皮膚所提供的保護,僅如塗上SPF4的防曬產品的功效。 |
(資料由香港防癌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