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人氣鑄鐵鍋傳熱速度快?金屬釋出量慎提防

美觀又實用的鑄鐵鍋深受下廚人士歡迎。不論烹飪中西佳餚,一個傳熱快、熱度均勻又保溫的鑄鐵鍋,是入廚的好幫手。部分鑄鐵鍋色彩絢麗,能增添下廚的樂趣之餘,烹調後整鍋直接端上餐桌亦美觀得體。是次測試包括5款有琺瑯塗層及2款無琺瑯塗層的鑄鐵鍋,測試項目包括金屬釋出量、傳熱速度、熱力均勻度、保溫表現及琺瑯塗層的耐用程度等。食物器皿不應釋出過量金屬,以減低對食物及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然而測試發現在持續高溫使用下,4款樣本的金屬釋出量超出國際標準或歐洲委員會所訂的上限,其中2款檢出的金屬釋出量分別超出有關上限16倍及54倍。

持份者意見或回應

就本會的測試結果,海關表示已根據相關的資料作出跟進,派員到市面巡查,發現其中1款產品已經下架,及成功試購當中3款產品,並根據有關產品認可標準作安全測試。海關其後再派員到全港各區零售點巡查,暫未發現該款已下架的產品在市場出售。如發現有關貨品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會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一般在香港市面出售予私人使用的消費品,如不受其他特定法例規管,其產品安全均受《消費品安全條例》規管。根據《消費品安全條例》,消費品必須符合「一般安全規定」,即相關製造商、進口商及供應商有責任確保其消費品達到合理的安全程度。任何人如進口、製造或供應未能符合一般安全規定的消費品,即屬違法。違例者首次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十萬元及監禁一年,而其後各次定罪則最高可被判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兩年。

 

食安中心表示,這次測試結果只反映鑄鐵鍋樣本在特定實驗室測試條件下釋出的金屬量,並不代表在一般正常烹調過程中可能由廚具遷移到食物的金屬量。

 

「Vermicular」(#4)的代理商向本會提供相關測試報告,以證明產品經認可的獨立實驗室進行金屬釋出量測試,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4806.3-2016、日本的「食品衛生法·食品、添加物等之規格基準」,與及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和加州第65號法案的相關要求。


「Bruno」(#5)的代理商向本會提供相關測試報告,以證明產品的化學安全性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4806.3-2016、國際標準ISO 4531、德國LFGB規例及日本的「食品衛生法•食品、添加物等之規格基準」。該代理商表示收到本會的測試報告後,已再要求廠商委託認可的獨立實驗室為其產品按國際標準ISO 4531及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相關要求進行化學安全性測試,結果亦是合格,並已向本會提供相關測試報告。該代理商表示對本會的金屬釋出量測試結果有疑惑,但為安全起見及釋除顧客的疑慮,已暫停銷售相同批次的有關產品;日後再銷售有關產品前,會先為該批次進行測試或取得有關化學安全報告才開始銷售。另外,包裝盒內附有隔熱手套,而將來會在使用說明內提醒用戶需使用隔熱裝備。


「柳宗理Sori Yanagi」(#6)的代理商表示由於產品的主要成分為鑄鐵而且沒有塗層,所以有較高的鐵釋出量為正常現象。


「Lodge」(#7)的廠商表示根據歐洲委員會就金屬食物器皿的相關指引,錳屬毒性最低的金屬之一,過往亦沒有因膳食中攝取錳而出現問題的報告;而鐵屬人體必需的金屬,與鐵有關的問題主要是攝取不足而非毒性問題,故歐洲委員會僅以「可合理做到的盡可能低水平」的原則就金屬食物器皿訂定鐵的釋出量上限。另外,該廠商向本會提供認可的獨立實驗室為其產品進行化學測試的報告,以證明產品符合歐洲委員會的金屬釋出量要求。該廠商表示若本會將其產品跟有琺瑯塗層的產品比較對其產品並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