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資料
食糖的營養
消費者選購食糖時,普遍首要考慮種類,認為不同種類的營養成分及風味不同。另外,市面上售賣的食糖來自世界各地,部分為預先包裝,但亦有調味品售賣店把大包裝分裝成散裝出售,而該些產品或未有詳細說明品牌、成分或營養素含量,消費者未必能得知其製造方法和礦物質含量等資料。本會於較早前從市面上搜購了6種食糖樣本,包括蔗片糖、紅糖、黑糖、黃糖、白砂糖,以及冰糖,進行一項不記名的小型測試,旨在讓消費者了解各類食糖的營養素含量,解構食糖的營養成分的迷思。
礦物質
解構:測試結果顯示,蔗片糖、紅糖、黑糖和黃糖4種顏色較深的食糖樣本,均檢出礦物質鈣和鉀。而白砂糖和冰糖2種顏色較淺的食糖樣本中,大部分的鈣和/或鉀檢出量普遍低於4種顏色較深的食糖樣本,當中甚至有樣本檢不出該等礦物質成分,顯示測試結果與一般消費者的預期吻合。樣本若含有較多糖蜜,或會檢出較多糖蜜所含的鉀和鈣。不過有部分顏色較深的食糖樣本(例如蔗片糖和紅糖)的成分表顯示,其主要成分為白砂糖、糖蜜及焦糖色素,反映單靠產品的名稱及顏色也未必能完全反映其精製程度。測試結果亦反映,即使同類食糖,各樣本的礦物質含量或會有明顯差異。本會建議廠商盡可能於產品標籤提供更多資訊,讓需控制礦物質攝取量的人士計算食用分量。
解構:礦物質是重要的營養素,人體需要小量礦物質以促進身體生長、發育和維持身體正常功能。無論攝入不足或過多礦物質,都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鈣有助鞏固骨骼、幫助血液凝固、協助肌肉和血管收縮,及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而鉀有助維持體液平衡,攝取足夠鉀可降低血壓和減低中風的風險。
測試發現,即使是鈣和鉀含量較高的樣本,含量達《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下稱《規例》)所訂的「來源」聲稱條件,食用1滿茶匙(約6克)所攝入的鈣和鉀,分別僅佔中國營養學會就18歲至75歲人士建議的每日攝取量約1%和3%,結果反映在一般食用情況下,所有樣本皆不足以作為該2種礦物質的主要來源。消費者必須留意,食用1茶匙食糖的同時,會攝入約24千卡能量。以體重為60公斤的成人計,若以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步行,需要行約7分鐘(大概相等於350米)才能消耗相關攝取的能量。
鐵質是製造血紅素的必要元素,攝取不足可導致貧血。惟是次測試的所有樣本均沒有檢出鐵質。而中醫藥角度食糖是否具補血功效,則可參閱下文。
糖分的含量
消費者購買食糖時,普遍認為產品的總糖含量高,純度即較高。參考內地刊物《消費者報導》紅糖的測試報告,紅糖的總糖含量愈高,說明產品的純度愈高。內地國家標準GB/T 35885-2018《紅糖》以及GB/T 35883-2018《冰糖》的等級指標亦分別包括總糖及蔗糖含量。等級較高,要求的總糖或蔗糖含量較高。
測試結果顯示,蔗片糖類的平均總糖含量最低,每100克約含92克總糖,這或由於蔗片糖一般含較多糖以外的其他成分,例如糖蜜、水分等。樣本間平均總糖含量最高的食糖種類為黃糖和白砂糖,平均每100克含接近100克的總糖。其餘4種食糖,各樣本間的總糖含量差距較大,每種食糖樣本中,總糖含量最高與最低可相差6%至7%,而各種樣本平均每100克含91%至98%的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