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
测试
本会委托一所本地认可实验室,参考2015年最新版国际标准IEC 62552系列测试雪柜样本的性能。项目包括容量吻合度、能源测试、保温能力、冷冻和冷却能力、降温测试及储存温度等,使用方便程度则由本会评审。
新旧版国际标准的分别
本会进行产品测试时,一般会参考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是次测试亦不例外,采用的最新国际标准IEC62552与上一版本的有不少分别,主要分别在于耗电量测试的条件,新版要求测试需要分别于16℃及32℃室温下进行,并增加了降温和冷却能力等多项测试,此外,新版本修改了容积量度及储藏温度等项目的测试方法。由于机电署现行的雪柜能源效益标签计划是以旧版本的标准方法编制,样本于能效计划测试所得的耗电量是于25℃室温下进行,故测试型号标签上所列数据不能与是次测试结果作直接比较。
容量吻合度
按标准量度各样本的冷冻室、冷藏室及其他食物储存室的容量,再与其声称容量相比,根据标准,实际量度的容量不应比声称容量低3%或以上。测试结果显示,各样本量得的容量都符合要求,「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2)量得的冷藏室容量较其声称的多6%以上。
能源测试
测试模拟于冬季及夏季时的环境,按标准分别于16℃及32℃的环境下进行,把特定「测试包」(以下称负载)放进各雪柜样本,然后将冷藏室及冷冻室(包括#1至#12)的温度选择掣分别调校,目标是令该2个空间的平均温度分别达至约4℃及-18℃,然后量度样本的平均耗电量。
无霜型号(#1至#11)依靠除霜发热器去除蒸发器上的霜雪,试验人员会观察发热器启动时对耗电量及温度的变化,计算整体由于除霜所需的耗电量及出现频率,按比例加入基础耗电量之上。测试亦参考内地标准GB12021.2,假设全年平均温度为16℃及32℃的日数分别有192日及173日,计算各样本的标准能源效益指数,指数愈低表示雪柜能源效益表现愈佳,此外,亦以每度电(kWh)费用为$1.2,推算各样本的全年标准耗电量及电费。
另外,新版本IEC62552测试模拟用户偶尔开关雪柜门存取东西及制作冰粒,增加雪柜耗电,并分别于16℃及32℃的环境,按样本的冷藏及冷冻室容量分别放入水瓶及注水入冰模制冰,量度所需的额外耗电量,并推算综合能效指数、一年的综合耗电量及电费。
结果显示变频式设计型号(#1、#2、#4、#6及#7)的整体能效指数稍为占优,属定频压缩机式型号的「金章Zanussi」(#3)的表现亦理想,而直冷式型号由于不会自动除霜而耗用额外的电力,整体能效指数表现亦不俗。以综合耗电量计算,使用中型样本一年的电费约由$257至$471,以「金章Zanussi」(#3)的电费较低,「Sharp」(#11)的电费则较高,较小型样本的推算电费则由$107至$163,以「金田Kaneda」(#14)较悭电。
保温能力
测试模拟停电时,雪柜的冷冻室的保温能力,试验人员先把设有冷冻室的样本(#1至#12)的冷冻室调节到-18℃以下,再把电源关掉,然后量度冷冻室的温度变化,记录由-18℃开始直至样本负载温度上升至-9℃为止的时间,该时间可称为「保持温度时间」。各样本的保持温度时间由约3小时至12.5小时,以「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2)的表现最佳,「Sharp」(#11)的保温效能则较弱。
冷冻能力
测试按IEC标准在25℃室温进行,模拟新加入冷冻室(只适用于样本#1至#12)的食物对原有食物温度带来的改变。先把模拟冷冻及冷藏食物的负载,放入冷冻及冷藏室,并将温度分别维持于约-18℃及4℃,然后按标准要求将模拟需要被急冻食物的「轻负载」(light load,每100升冷冻空间3.5千克)放入冷冻室内进行测试,但轻负载不会接触到已存于冷冻室的负载,直至轻负载温度降至-18℃。全部样本的原有负载都没有因为加入室温食物而升温超过3℃,除了「Sharp」(#11)外,其余11款设有冷冻室的样本都可在26小时内把放入的轻负载从室温冷冻至-18℃,#1、#3及#12更可于14小时内完成,当中「伊箂克斯 Electrolux」(#1)设快速冷冻功能。计算样本平均每24小时可冷冻的负载重量以比较其冷冻速度,结果各样本量得的24小时冷冻能力由1.7千克至5.7千克,当中以#1的冷冻能力较高,#11则最低。
冷却能力
与冷冻能力测试相似,按IEC标准在25℃室温进行。先把冷藏室维持于约4℃,然后把标准要求(每100升冷藏空间4.5千克)的负载放入冷藏室内进行测试,直到其中3个附有感温器的负载的平均量得温度由室温降至10℃,记录所需的冷却时间。各样本量得的冷却时间由2.9小时至6.7小时,计算出样本平均每24小时可冷却的负载重量,结果中型样本量得的24小时冷却能力由20千克至72千克,以「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2)的冷却能力较高,「Sharp」(#11)的冷却能力则较低。较小型样本的24小时冷却能力则由9.6千克至21.6千克,以「White-Westinghouse」(#13)的冷却能力较高,「金田Kaneda」(#14)的则较低。
降温测试
测试样本的备用能力,模拟雪柜放置于较高温的环境下,能否快速把各储存室的温度降至标准要求的水平。测试时样本放置在43℃的环境下,并把柜门打开,让柜内空间及零件慢慢达至环境温度。待温度稳定后,关上柜门并接驳电源,然后记录冷藏室及冷冻室(#1至#12)分别降低到8℃及-12℃或以下的时间。除了「Sharp」(#11)外,其余样本的量得的降温时间由0.9小时至7小时不等,以较小型的「Dometic」(#15)降温时间最短,#11则用了超过23小时,冷藏室量得的平均温度仍然稍高于8℃,测试被终止。
储存温度
按IEC标准,分别在16℃及38℃的环境,以标准要求的负载进行测试,把样本的冷藏室及冷冻室(#1至#12)的温度设定掣分别调节至约4℃及-18℃,并记录过程中该2个储存空间的温度分布及变化。结果绝大部分样本的温度都符合标准的要求,例如冷冻室及冷藏室,于16℃及38℃的室温下均能调节温度至低于-18℃及4℃,仅「Sharp」(#11)的冷冻室在溶雪期间(defrost cycle)负载温度曾出现短暂稍微高于-15℃的情况。于较高的38℃环境下,该样本的冷藏室量得的平均温度也出现高于标准要求(4℃),「新朗Cinetron」(#12)的冷冻室则量得温度稍稍高于-18℃的情况。
使用方便程度
评审的项目包括标示说明、设定及操作、清理及保养等。
标示说明
除了「金田Kaneda」(#14)只有英文说明书外,其他样本都附有中英文说明书,惟部分样本的面板及设定标示以英文为主,对某些用户可能带来不便。不少型号的说明书内容都颇详尽,以#1、#2及#10就储存室温度及食物保存的描述较详细。一旦遗失说明书,除了#2、#8、#13、#16及#17外,其余的代理商或生产商的网页都提供中/英文说明书下载。
设定及操作
用户为了迁就家居设计及空间摆放雪柜,或需指定方向开雪柜门,#5、#9至#11及较小型样本(#12至#17)的开门方向可以随用户要求更改,但需要一些改装步骤,以上型号的代理商可为用户代劳,但需于购买时提出要求,#13不另收费,其余的代理商则收取费用$100至$500,喜爱DIY的用户也可自行动手,不过只有部分样本的说明书有提供指引,当中以#11及#17的指引较详尽。「伊箂克斯 Electrolux」(#1)、「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2)及「Panasonic」(#4)有大手柄设计,较方便开关门;相反「金章Zanussi」(#3)及「卓尔 Summe」(#16)的门柄较隐蔽及手指接触位较细。制冰功能以#2最好,只要倒入清水便可自动制作冰粒,样本#1、#3、#4及#6都有手动旋扭式制冰器,比其他型号方便。
调校温度及显示清晰度
「伊箂克斯 Electrolux」(#1)的温度调校掣设置在机面,调校目标温度会较方便,而且容许以每℃设定温度或冷冻程度,设定掌握较佳,机面的设定显示也方便用户不需打开雪柜门便可看到设定,其余样本的冷藏及/或冷冻设定掣都设置于雪柜内壁,用户可能需要移开柜内的食物方可调校温度。「Sharp」(#11)虽然只有1个温度设定掣,但可自动调校雪柜的2个储存室至合适温度,用起来颇为方便。
清理及保养
样本#1至#11都是无霜雪柜,意思是雪柜内冷管的雪霜会自动「溶雪」,毋须手动控制「溶雪」,样本#12至#17则需要用户定期溶雪,除非用户只放入包装饮品或其他不会挥发湿气的食物,否则结霜的速度会较快,积雪严重时会减少冷冻储存空间,甚至阻塞放入食物的通道。清洁方面,不少型号建议清洗时只用温水以软布及/或牙刷等轻抹,对较顽固的污渍才用温和的清洁剂,切勿用强力清洁剂及钢丝刷,以免造成雪柜的表面破损。由于#5、#12及#13采用灯胆照明,如需更换,必须先把雪柜的插头拔出,才可扭出坏灯胆,装上新灯胆后再插上电源,更换较为不便。
压缩机保用期可长达10年
本会向各代理商查询各测试型号的保用及零件提供的详情,样本机身保用期由1年至5年不等,压缩机的保用期则普遍较长,变频设计的#1、#2、#6及#7提供10年保用,惟#14只提供1年的保用期。另外,在保用期过后,有提供续保的年费约由$180至$800,以#8的续保年费较低,部分代理商表示不提供续保,代理商每次会收取$300至$540的上门检查费。本会向代理商查询包括电路板及其他维修时所需零件的存仓期,有回复的代理商表示,于停止售卖雪柜后3至7年内仍会提供零件,详情可参阅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