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乳胶气球当心玩!
近7成释出过量怀疑致癌物

在庆祝活动或派对时,场地常会以色彩缤纷的气球来增添气氛,而气球亦是不少儿童爱不释手的玩具。不过,欢乐背后或有安全隐忧。近年欧洲多国不时出现回收乳胶气球的个案,大部分涉及产品检出过量的怀疑致癌物质亚硝胺及相关物质。本会检测了市面上19款乳胶气球产品型号,检测结果显示,近7成型号未能符合欧盟相关的玩具安全规定,情况亟待改善。

安全小贴士

本会留意到部分玩具店、派对用品或气球专门店及相关网店,会以散装模式销售气球产品;款式多、颜色夺目,的确吸引人选购。不过,是次检测中,3款购自气球专门店的型号都有亚硝胺及/或可亚硝化物质总迁移量较高的情况,亦没有在包装标示供应商资料。尽管是次检测结果未必能充分反映相关营运模式店铺所供应货品的情况,但本会认为,无论是供应完整包装或以散卖形式销售,实体店和网店同样有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程度,要清楚说明气球产品的品牌、型号和产地等基本资料,并适当标示警告字句提醒消费者。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在2021年公布与玩具相关的死亡和受伤个案研究报告指出,于2020年共接获9宗与玩具有关引致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事故,其中3宗涉及气球阻塞呼吸道。而美国消费者组织亦提醒,未经充气的气球和气球碎片都有机会被幼儿误吞,有导致窒息的危险。故此,另提醒公众不应让8岁以下幼童接触未经充气的气球;家长亦要时刻留意已充气气球的状况,如有破烂,应及时清理。

1. 部分人士可能会对乳胶/橡胶过敏,有严重过敏人士要特别小心。

 

2. 建议使用气泵为气球充气,避免用口直接吹气,有助减低接触到有害物质或出现过敏的机会。此外,如发现幼儿有咬或吸吮气球表面等情况,应即时阻止。

 

3. 部分人士或会使用氦气(helium)注入气球,不过,家长必须留意,切勿让儿童刻意吸入,否则亦有窒息的危险。

 

充气不足或已泄气,以及已破烂的气球应立即丢弃。

 

4. 幼儿可能以为色彩缤纷的气球碎片是糖果,而将其放入口中咀嚼。故此,应让小朋友在成人陪同下玩耍。未充气的气球要适当储存,而充气不足或已泄气,以及已破烂的气球应立即丢弃。

 

5. 把玩气球后,应先洗手才拿取食物,避免经口服途径摄入相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