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资料与其他事项
可要求移除电话号码
惟个别商户或仍会保留已删除资料
如消费者需要从资料库中移除自己的电话号码,调查的5款程式都可处理有关申请,而「芝麻来电Jima Caller ID」(#3)指出该要求必须合理,例如是公司代表希望修正白名单中的资料,或是用户的电话号码因被误加到黑名单而须要移除等。消费者一般可以电邮提交除名(unlist)要求,或经Facebook专页联络#3;「CallApp」(#1)和「Truecaller」(#4)则另设网页处理上述事宜。根据网站资料所列,在收到有关除名要求后,#1需要数天去发送确认电邮并展开除名程序,#4则最多需时24小时。消费者在输入欲除名的电话号码时,要紧记同时输入该电话的所属区号(香港的区号为「+852」)。
根据本会的实试,于#1和#4的网站发送除名要求后,与该电话号码相关的个人资料会在商户承诺的指定时间内,不再显示于程式的反向搜索结果之中。
于「CallApp」(#1)的指定网页提出除名要求后,消费者须等候并回复商户发送的确认电邮以完成整个除名程序。
于「Truecaller」(#4)的指定网页要求除名时,则须输入经短讯发送的一次性密码以作确认。
撇除毋须注册帐户的#3,若用户需要删除拦截程式的帐户,#1、#4、「Whoscall」(#5)的应用程式内都可作出相关选项;「小熊来电Call Defender」(#2)的用户则须发送电邮作出有关要求。至于闲置帐户方面,#5表示会把闲置达1年或以上的帐户及附带的用户资料删除,#4的私隐政策中则未订明相关条款。
当帐户被停用或删除后,商户在正常情况下会依照其私隐政策,保存有关用户资料若干时间后再予以销毁。#1的个人资料保存期限,包括按要求除名的资料也会被保留最多5年;#5的保存期限则为30日。值得关注的是,#1的私隐政策亦提及即使个人资料保存期限已过,用户资料可能仍会存放于商户的备份系统中。
「CallApp」(#1)的私隐政策提及,按要求除名的资料会被保留最多5年,而即使个人资料保存期限已过,用户资料仍可能会存放于商户的备份系统中。
其他注意事项
《个人资料(私隐)条例》附表一下的六项保障资料原则,列出资料使用者应如何收集、持有、处理及使用个人资料。商户在收集、持有、处理及使用个人资料时,应留意各项保障资料原则,以确保用户的个人资料受到妥善保障。
另外,是次调查的部分拦截程式可能并非于香港营运。消费者如欲对程式开发商作出追讨,或会遇上一定困难,故选用有关程式时宜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