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项目及结果
测试由国际消费者研究及试验组织(ICRT)统筹,委托欧洲的检定中心进行测试和评审,本会刊登当中在本港有售的型号的测试结果;至于过往曾经测试而仍然有供应型号的测试结果;可参阅第545期及562期的相关报告。
是次测试项目包括音响质素、音效加强设计、电池表现、舒适度及综合表现等。以下是各项目的简介,详细结果可参考表一。
音响质素:由5位专业试验人员评分,分别聆听演讲及3类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及爵士乐。
评审结果显示,各样本的表现参差,整体音色最佳的是真无线样本「Sony」WF-1000XM5(#1)及头戴式样本「Sony」WH-1000XM5(#26),评审员指该2款样本播放的音色清脆自然、细致而平衡,声音令人愉悦,#26更能营造开放的空间感,均获5点评分;「soundcore」Liberty 4 NC(#2)、「Denon」PerL(#3)、「Bowers & Wilkins」Px7 S2e(#27)、「Bose」QuietComfort Headphones(#28)及QuietComfort Ultra Headphones(#29)的整体音色亦不俗,同获4.5点评分。以骨传导方法发声的「Shokz」OpenRun Pro(#45)虽然可以让用户听见外间的声音,但音色始终难及其他样本,仅得1点评分;另外样本#19、#21至#25及#43的整体音响质素亦较为逊色,只得1.5点或2点评分。
音效加强设计:项目包括防止漏声设计、降噪效果、无线使用时防干扰能力及操控会否受到电池电量影响等方面的评审。
结果发现,全部样本以蓝牙无线操作时均丝毫不受干扰,大部分样本的降噪效果及防漏声设计亦未有表现特别差的情况,惟骨传导设计的「Shokz」OpenRun Pro(#45)漏声问题较严重,情况较同牌子开放式设计的#15更显著,分别得1点及3点评分;而「JBL」Tune Buds(#12)和Tune Flex(#14)的降噪效果未如理想,亦影响评分。
电池表现:量度样本充满电后,以相同音量播放音乐直至电池耗尽的时间,测试期间开启所有可以自行启动的功能,包括降噪等。
结果发现,真无线样本内置的充电池普遍较快耗尽,充满电后量得的可使用时间由4小时44分钟至12小时;头戴式样本充满电后量得的可使用时间由25小时41分钟至86小时6分钟;2款颈挂式样本充满电后的可使用时间差异亦颇大,分别为10小时47分钟及25小时26分钟。
除了样本#24、#42及#44外,其余样本都附送可拆式USB充电线作充电用途。若用户想延长耳机的无线使用时间,可考虑先关上部分较耗电(例如降噪)的功能,真无线耳机用户亦可以使用单一边耳机并启用单声度(Mono)模式聆听,当一边的耳机的电池接近耗尽时,才使用另一边的耳机继续听歌和观看影片。
舒适度:评审员就佩戴耳机样本的舒适度评分,以真无线「Shokz」OpenFit(#15)及头戴式「Bose」QuietComfort Headphones(#28)佩戴时较舒服,获4点评分。
综合表现:评审项目包括制造质量、附送的配件及产品标示等。评审员检视耳机或其充电盒的塑胶外壳,评估是否单薄或不够坚固,及机身有否清晰标示左右耳机,以避免用户聆听时把声道对调。「OnePlus」(#17)的耳机上没有任何左右标示,得3点评分,其余大部分样本都获得4点或以上评分。
更换头戴式型号的耳机套以延长使用期
头戴式耳机的构造较坚固,寿命通常较其他类型耳机长,尤其是有线型号,由于当中没有配备内置电池或较复杂电路,更为耐用。随着时间过去,头戴式耳机套皮质表面可能有剥落或龟裂的情况,剥落的皮料可能于使用后黏附在皮肤或头发上,用户可能因避免出现尴尬而停止使用,即使耳机的音响效果理想,亦可能遭掉弃。现时不少头戴式耳机型号均可更换耳机套,用户可考虑于代理商、音响店或网上订购,并自行更换原厂或代用配件,有需要更可更换残破的头梁垫,令耳机焕然一新,延长使用期并减少浪费。视乎耳机设计,用户只需拆下已破损的旧耳机套,再套上(见图)或扣上新配件,个别型号更有多个颜色及材质的耳机套以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