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银行推出各式税贷计划的时候。
消费者委员会调查发现税贷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可能会难以抵受低息的诱惑。消委会收集了19间银行的分期交税计划,其中不少的最高贷款额都高于须缴税款,最高为税款的300%。
税贷计划的宣传点包括:免手续费、零利息、还款期长、贷款额高、保证最低利率等。
不过,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比较各计划的「实际年利率」(APR),这计算方法包含利率和手续费因素,可反映实际借贷成本。
消费者亦应评估个人准时还款的能力(一般是分12个月平均摊还),否则可能会缴付高昂的罚款,特别是以信用咭缴付个人税务。在初期即使税贷息率较低,但逾期还款时由于罚息手续费不轻,变成因减得加。
调查又发现各银行的实际年利率差异甚大。
以借款额$10,000为例,以12个月分期还款计算,实际年利率由3.65%至13.45%。 贷款额$100,000的实际利率界乎3.20%至8.16%;$500,000贷款额的实际年利率为2.12%至6.14%。
一般税贷计划是借贷额愈高,利率愈低。故此消费者必须多比较,找寻最合理的息率,并且要留意合约条款。
调查发现,并非所有人都可享有低息,部分只提供予指定客户,或者在某些条件或时期内才适用。
部分银行以「保证最低息率」作宣传,不同银行的「最低息率」意思不同。
一间银行的最低息率保证是指客户在往后连续每年成功申请及提取该行的税贷,并保持良好还款纪录及没有提早还款,才可享该行当时提供的最低息率。
亦有银行的最低利率保证是与其他银行的息率作比较,但客户需提供核准证明文件。消费者要留意,取得核准证明文件后撤销借贷申请,可能要缴付手续费。
近年不少信用卡公司都鼓励消费者以信用卡交税,与「碌卡」消费一样,可以享有免息还款期和累积信用卡积分。
消费者要留意若无法如期清还,便要缴付较高的信用卡逾期还款罚息和手续费。而卡数未清时,大部分发卡机构都会撤销新签帐项的免息期。
部分信用卡提供「免息分期交税」计划,但多要付手续费或行政费。
消费者要比较19间银行的税贷计划实际年利息和计划条款,宜参考12月份的《选择》月刊。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