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价升幅扩大,小学与中学书价平均升幅分别为3.0%及3.7%。
消费者委员会今年的教科书价格调查包括36间出版社资料,合共631本广用教科书(267本小学及364本中学课本)。
调查显示今年的升幅扩大,去年的平均升幅为1.8%(小学课本)和1.5%(中学课本)。
小学的教科书中,以英文(4.0%)、数学(3.6%)和常识科(3.5%)升幅较大。中学以商业/会计(5.0%)、电脑(4.5%)和历史(4.3%)的书价升幅最大。
七月份《选择》月刊列出了广用书中升幅最高的10%书目和册数资料。它们的升幅为小学4.7%至5.0%,中学5.1%至11.8%。
本港经济好转,物价已逐步回升。但今年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只较去年同期上升0.4%。
出版商将书价上升归咎於纸价上升(升6%至13%),与及其他成本包括人手、租金、运输和资讯科技配套。但印刷费大部分与去年相若,甚至下降数个百分点。
其他加价原因包括:研发成本增加,课程改革使教科书使用期缩短;网上及多媒体教学要求大量资源研发;出生率低导致学生人数下降。
家长和学生选择购买旧书或影印教科书,影响教科书销量,亦是出版商要大幅提高书价的原因。
教育统筹局却认为,出版商须顾及现时的经济,控制教科书的印制成本,降低教科书价格,减轻家长的负担。
教统局向出版商发出的「课本编印设计简约指引」,呼吁出版商应以实而不华为原则,例如使用售价廉宜的纸张,不要在包装印刷上浪费成本。
教统局亦鼓励学校选用课本时,除注意内容质素外,应同时考虑其价格,并行使其议价能力。
消委会进行了学校选书调查,72间小学和51间中学表示,教科书的内容质素至为重要,并非价格。
但相比於1998年的同类调查结果,教科书价格重要性评分已由当年的1.2分上升至今年的1.8分(0分为不重要,3分为非常重要)。
部分中学在调查中也表示教科书太贵。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